汽车门内板冲压切断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700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汽车门内板冲压切断模具;它包括模柄、导套、导柱、下模座、上模座、下模固定板、上模固定板、下模、上模、定位板;其特征是:还包括切断刀、卸料板和二次送出机构;上模和下模均为复合模,中间均设有凹槽,切断刀沿横向设置在上模的中部,卸料板通过螺栓和弹簧固定在上模固定板上,卸料板;二次送出机构设置在下模具上并位于切断刀后方,其包括一对上下设置的辊、驱动两根辊的气动夹臂机构和电机,下辊设于下模的凹槽内,上辊位于下辊的上方,电机带动下辊做旋转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将板料的切断和初次冲压合成一个工位,减少运送板料的时间,提高一次冲压的加工数量,如此提高加工效率并减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门内板冲压切断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门内板的制造都是通过模具进行冲压成型的,而对于冲压成型来说,工位越多所需要的加工时间也就越多,从而使生产效率下降。在汽车门内板生产的流水线上,板料是经过切断工序后,单块送入冲压模具,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的冲压工序,其过程还需要更换几次工位,最终才得到零件。在板料切断的工序中,由于板料要比零件尺寸大,因此材料的利用率受到了限制,板料的冲压和切断也是单块进行的,也使得汽车门内板加工的效率收至IJ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汽车门内板冲压切断模具,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加工时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种汽车门内板冲压切断模具,它包括模柄、导套、导柱、下模座、上模座、下模固定板、上模固定板、下模、上模、定位板;模柄与上模座相连接,上模固定板通过螺栓与上模座连接;上模固定板将上模固定;导套和导柱共有四对,分别固定在上模座和下模座四周;下模固定板通过螺栓安装在下模座上,下模被下模固定板固定在下模座上,定位板也固定在下模座上;还包括切断刀、卸料板和二次送出机构;上模和下模均为复合模,中间均设有凹槽,用以冲压板料,切断刀沿横向设置在上模的中部,用以切断板料,卸料板为弹性卸料板,通过螺栓和弹簧固定在上模固定板上,卸料板在弹簧作用下做竖直运动;二次送出机构设置在下模具上并位于切断刀后方,其包括一对上下设置的辊、驱动两根辊的气动夹臂机构和电机,下辊设于下模的凹槽内,上辊位于下辊的上方,电机带动下辊做旋转运动。所述的汽车门内板冲压切断模具,卸料板有两块,两者前后设置,两卸料板之间间隔上模和下模的凹槽。所述的汽车门内板冲压切断模具,二次送出机构中的气动夹臂机构包括交叉设置的上臂和下臂,其中下臂的长度大于上臂,使得气动夹臂机构在夹紧状态下,上下辊的连心线与竖直平面具有5°夹角。本技术采用上述设计,将板料的切断和初次冲压合成一个工位,减少运送板料的时间,提高一次冲压的加工数量,最后只需利用二次送出机构就能将两个冲压件送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加工,如此提高加工效率并减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本装置的结构侧视图。图2、本装置的结构主视图。图3、本装置气动夹紧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标号说明:1模柄、2导套、3导柱、4下模固定板、5定位板、6下模座、7板料、8切断刀、9 二次送出机构、10下模、11上模、12卸料板、14上模固定板、15上模座、16上辊、17下辊18上臂、19下臂、20滑杆、21支撑座。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门内板冲压切断模具,它包括模柄1、2导套、3导柱、6下模座、15上模座、4下模固定板、14上模固定板、10下模、11上模、5定位板;1模柄上方与冲床连接,下方与15上模座相连接,14上模固定板通过螺栓与15上模座连接;14上模固定板将11上模固定;2导套和3导柱共有四对,分别固定在15上模座和6下模座四周;4下模固定板通过螺栓安装在6下模座上,10下模被4下模固定板固定在6下模座上,5定位板也固定在6下模座上;还包括8切断刀、12卸料板和9 二次送出机构;11上模和10下模均为复合模,中间均设有凹槽,用以冲压7板料,8切断刀沿横向设置在11上模的中部,用以切断7板料,12卸料板为弹性卸料板,通过螺栓和弹簧固定在14上模固定板上,12卸料板在弹簧作用下做竖直运动;9 二次送出机构设置在10下模上并位于8切断刀后方,其包括一对上下设置的辊16、17、驱动两根辊的气动夹臂机构和电机,下辊17设于下模10的凹槽内,16上辊位于17下辊的上方,电机带动17下辊做旋转运动。所述的汽车门内板冲压切断模具,12卸料板有两块,两者前后设置,两卸料板之间间隔11上模和10下模的凹槽。所述的汽车门内板冲压切断模具,二次送出机构中的气动夹臂机构包括交叉设置的上臂18和下臂19,其中下臂19的长度大于上臂18,使得气动夹臂机构在夹紧状态下,上下辊的连心线与竖直平面具有5°夹角。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模柄与冲床相连接,当板料7由送入机构送入模具中并根据定位板5定位好之后,模柄1在冲床的作用下带动上模11和卸料板12做冲压运动,当卸料版12与板料接触之后,由于弹簧的作用停止运动,而上模11继续向下运动,穿过卸料板后和下模10 —起对板料7进行了冲压,而安装在上模10的切断刀8则对板料进行了切断。上模11和卸料版12在完成冲压后被抬起,由于弹簧要恢复到原来的长度,卸料板12相对于上模11向下运动就将卡在上模的料给卸了下来,此时下模10上就有两个分离的冲压件,前一个冲压件由送料机构送往下一个工位继续加工,后一个冲压件需由二次送出机构送出。二次送出机构9在上模被抬起之后,上辊和下辊连接的支撑臂在气压的作用下可以做适当的上下运动。上模11被抬起之后,气压装置带动滑杆20向后运动,而滑杆20带动上臂18和下臂19做旋转运动,上臂18和下臂19又带动上辊16和下辊17使它们夹紧后冲压件,之后电机带动下辊17旋转将后冲压件送到送出机构上,再由送出机构送往下一个工位。所述二次送出机构9上的上辊16和下辊17由于下臂19要比上臂18长,因此在夹紧状态时,上辊16和下辊17的连心线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5度,当下辊17由电机带动之后,后冲压件斜向上运动,便于后冲压件送到送出机构上。当两个冲压件都被送出之后,二次送出机构9的夹紧机构在气压装置的作用下回到松放状态的位置。这就是一次完整冲压的过程。【主权项】1.一种汽车门内板冲压切断模具,它包括模柄、导套、导柱、下模座、上模座、下模固定板、上模固定板、下模、上模、定位板;模柄与上模座相连接,上模固定板通过螺栓与上模座连接;上模固定板将上模固定;导套和导柱共有四对,分别固定在上模座和下模座四周;下模固定板通过螺栓安装在下模座上,下模被下模固定板固定在下模座上,定位板也固定在下模座上;其特征是:还包括切断刀、卸料板和二次送出机构;上模和下模均为复合模,中间均设有凹槽,用以冲压板料,切断刀沿横向设置在上模的中部,用以切断板料,卸料板为弹性卸料板,通过螺栓和弹簧固定在上模固定板上,卸料板在弹簧作用下做竖直运动;二次送出机构设置在下模具上并位于切断刀后方,其包括一对上下设置的辊、驱动两根辊的气动夹臂机构和电机,下辊设于下模的凹槽内,上辊位于下辊的上方,电机带动下辊做旋转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内板冲压切断模具,其特征是:卸料板有两块,两者前后设置,两卸料板之间间隔上模和下模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内板冲压切断模具,其特征是:二次送出机构中的气动夹臂机构包括交叉设置的上臂和下臂,其中下臂的长度大于上臂,使得气动夹臂机构在夹紧状态下,上下辊的连心线与竖直平面具有5°夹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具体是一种汽车门内板冲压切断模具;它包括模柄、导套、导柱、下模座、上模座、下模固定板、上模固定板、下模、上模、定位板;其特征是:还包括切断刀、卸料板和二次送出机构;上模和下模均为复合模,中间均设有凹槽,切断刀沿横向设置在上模的中部,卸料板通过螺栓和弹簧固定在上模固定板上,卸料板;二次送出机构设置在下模具上并位于切断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门内板冲压切断模具,它包括模柄、导套、导柱、下模座、上模座、下模固定板、上模固定板、下模、上模、定位板;模柄与上模座相连接,上模固定板通过螺栓与上模座连接;上模固定板将上模固定;导套和导柱共有四对,分别固定在上模座和下模座四周;下模固定板通过螺栓安装在下模座上,下模被下模固定板固定在下模座上,定位板也固定在下模座上;其特征是:还包括切断刀、卸料板和二次送出机构;上模和下模均为复合模,中间均设有凹槽,用以冲压板料,切断刀沿横向设置在上模的中部,用以切断板料,卸料板为弹性卸料板,通过螺栓和弹簧固定在上模固定板上,卸料板在弹簧作用下做竖直运动;二次送出机构设置在下模具上并位于切断刀后方,其包括一对上下设置的辊、驱动两根辊的气动夹臂机构和电机,下辊设于下模的凹槽内,上辊位于下辊的上方,电机带动下辊做旋转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文杜军孙斌李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朋联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