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2631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胶框、收容于胶框内的导光板及光源组件,所述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及与出光面连接的入光面,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柔性线路板、多个第一灯源及多个第二灯源,所述胶框与所述导光板支撑所述柔性线路板,并且所述多个第一灯源及多个第二灯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胶框之间;所述多个第一灯源与所述多个第二灯源设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并且所述多个第一灯源与所述多个第二灯源交错且等间距呈直线排列,每个第一灯源与其相邻的第二灯源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灯源的灯体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灯源的灯体长度尺寸,并且所述第一灯源的亮度大于所述第二灯源的亮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随着电子产品轻薄化的发展,液晶显示装置备的厚度尺寸也越来越小。而背光模组则是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现有技术中的随着液晶显示产品向薄而大,高亮度高色饱方向发展,而背光模组的光源的亮度及色域要求越来越高,光源决定着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高亮度高色饱的因素。而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多是采用普通的3004LED作为背光灯源,对于如4.7寸屏的显示装置来说满足窄边框及薄型化外形条件下采用12个3004LED,而由于3004LED亮度较低导致亮度不够;而且混光距离设置不当容易出现灯源斑点(萤火虫现象)。如果全部采用亮度较高的LED作为背光源,因LED体积的增加会增加背光模组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在保证不增加背光模组体积的同时满足液晶显示装置亮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收容于胶框内的导光板及光源组件,所述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及与出光面连接的入光面,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柔性线路板、多个第一灯源及多个第二灯源,所述胶框与所述导光板支撑所述柔性线路板,并且所述多个第一灯源及多个第二灯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胶框之间;所述多个第一灯源与所述多个第二灯源设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并且所述多个第一灯源与所述多个第二灯源交错且等间距呈直线排列,每个第一灯源与其相邻的第二灯源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灯源的灯体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灯源的灯体长度尺寸,并且所述第一灯源的亮度大于所述第二灯源的亮度。其中,所述第一灯源数量等于所述第二灯源数量,所述第一灯源数量比所述第二灯源数量多一个,或者所述第一灯源数量比所述第二灯源数量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灯源为型号为3804LED灯,第二灯源为型号为3004LED灯。其中,所述胶框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包括顶面及与顶面连接的侧面,所述侧面朝向所述入光面,所述侧面上相对应所述间隙凸设有隔板,所述柔性线路板两侧分别与所述顶面及导光板抵持,所述隔板容纳于所述第一灯源与所述第二灯源之间的间隙内并支撑所述柔性线路板。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固定于所述胶框上远离所述导光板出光面的一侧,并且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导光板层叠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灯源与所述第二灯源厚度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灯源为高色域LED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面板装设于所述背光模组上并与出光面相对。其中,所述第一灯源为高色域LED灯。其中,所述液晶面板包括彩膜基板、与彩膜基板相对的阵列基板及连接彩膜基板也阵列基板的胶框,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的阵列基板及胶框围成收容液晶的收容空间。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光源组件采用亮度不同的所述第一灯源与所述第二灯源交错排列,实现两种灯源光线的互补来提高背光模组光源的亮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一截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光源组件与胶框组装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另一角度截面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用于为显示装置提供背光源。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10、收容于胶框10内的导光板12及光源组件13。所述导光板12包括出光面121及与出光面121连接的入光面122。所述光源组件13包括柔性线路板131、多个第一灯源132及多个第二灯源133。所述胶框10与所述导光板12支撑所述柔性线路板131,并且所述多个第一灯源132及多个第二灯源133位于所述导光板12的入光面122与所述胶框10之间;所述多个第一灯源132与所述多个第二灯源133交错且等间距呈直线排列设于所述柔性线路板131上,每个第一灯源132与其相邻的第二灯源133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灯源132的灯体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灯源133的灯体长度尺寸,并且所述第一灯源132的亮度大于所述第二灯源133的亮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灯源132数量等于所述第二灯源133数量,所述第一灯源132数量比所述第二灯源133数量多一个,或者所述第一灯源132数量比所述第二灯源133数量少一个。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源132数量等于所述第二灯源133数量,具体为第一灯源132数量为6个,所述第二灯源133数量为6个。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以用于4.7寸屏幕为例说明,所述柔性线路板131为长条状,所述6个第一灯源132与所述6个第二灯源133交错且等间距排列设于柔性线路板131的一表面上;也就是说所述6个第一灯源132与所述6个第二灯源133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灯源132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二灯源133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柔性线路板131长度延伸方向相同。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光源组件采用亮度不同的所述第一灯源132与所述第二灯源133交错排列,实现两种灯源光线的互补来提高背光模组光源的亮度,所述第一灯源132的灯体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灯源133的灯体长度尺寸,那么在柔性线路板131有限的长度空间上,在保证一定间隙的情况下尽量利用空间分布灯源,减少两种灯源间混光间距,避免出现斑点现象,而且不需要而外增加背光模组的体积。另外,本专利技术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收容于胶框内的导光板及光源组件,所述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及与出光面连接的入光面,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柔性线路板、多个第一灯源及多个第二灯源,所述胶框与所述导光板支撑所述柔性线路板,并且所述多个第一灯源及多个第二灯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胶框之间;所述多个第一灯源与所述多个第二灯源设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并且所述多个第一灯源与所述多个第二灯源交错且等间距呈直线排列,每个第一灯源与其相邻的第二灯源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灯源的灯体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灯源的灯体长度尺寸,并且所述第一灯源的亮度大于所述第二灯源的亮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仕祥徐鹏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