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98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衬底、背光源、视角控制膜材,背光源设置于衬底的上方,视角控制膜材设置于背光源远离衬底的一侧,视角控制膜材至少包括中间层、设置于中间层朝向背光源一侧的第一微结构层,第一微结构层的折射率大于中间层的折射率,第一微结构层包括多个第一微部,第一微部朝向背光源一侧的表面呈曲面或斜面设置;通过第一微结构层将部分的入射光反射回去形成反射光线,当反射光线经过曲面或斜面时,进一步改变反射光线的出射角度,使更多的反射光线能够经衬底的反射后从第一微结构层射出,增加了光效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背光显示,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1、现有背光模组架构的光线透过率约为5%-8%,导致显示装置达到需求的出光亮度时,背光模组的功耗会大幅增加,故而亟需提升背光模组的光效利用率以降低背光模组功耗。

2、因此,现有背光模组存在光效利用率低、功耗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可以缓解现有背光模组存在光效利用率低、功耗大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3、衬底;

4、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方;

5、视角控制膜材,所述视角控制膜材设置于所述背光源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出光方向上,所述视角控制膜材至少包括中间层、设置于所述中间层朝向所述背光源一侧的第一微结构层;

6、其中,所述第一微结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中间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微结构层包括多个第一微部,所述第一微部朝向所述背光源一侧的表面呈曲面或斜面设置。

>7、可选的,在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角控制膜材还包括第二微结构层,所述第二微结构层设置于所述中间层远离所述背光源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微结构层包括多个第二微部,所述第二微部的纵截面为非对称图形,所述第二微部远离所述背光源的一侧表面呈曲面或斜面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折射率为N1,所述第一微结构层的折射率为N2,其中,N2/N1>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部为三维立体对称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角控制膜材还包括第二微结构层,所述第二微结构层设置于所述中间层远离所述背光源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微结构层包括多个第二微部,所述第二微部的纵截面为非对称图形,所述第二微部远离所述背光源的一侧表面呈曲面或斜面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折射率为n1,所述第一微结构层的折射率为n2,其中,n2/n1>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部为三维立体对称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结构层的折射率为n3,n3/n1>1.2,所述n3的取值范围为1.4至1.6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坤刘凡成查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