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护设备,尤其是一种适于破碎围岩的全断面快速支护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水利水电、公路隧道及地下资源开采等岩土工程施工规模和作业深度的不断扩大,生产企业和施工单位所面临的各种工程问题也日益严重。其中各种硐室及巷道开挖过程中的严重变形问题尤为突出。硐室及巷道严重变形对工程进度及人员安全产生巨大影响。以煤矿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矿每年新掘进的巷道总长度超过10000km,这其中包括松软破碎围岩巷道、高地应力巷道、受强烈动压影响巷道、大断面巷道等围岩变形较严重的巷道,这些巷道围岩变形量大(一般在500mm以上,有些巷道的位移高达3 000mm以上,如淮南、铁法小康等矿区,金川镍铂矿区),巷道围岩难以控制。同时,在我国的煤矿各类事故中,巷道顶板的发生次数占总事故数量的52.9%,位居第一。如何快速有效的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确保采掘过程中巷道围岩的稳定,尤其是在地质构造复杂的深部进行开采,是关系到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和矿工生命安全的首要任务。但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能够快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的支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深部地下工程资源开采过程中,巷道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破碎围岩的全断面快速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柱(1),左侧向支柱(2),右侧向支柱(3),底板千斤顶(4),主支护板(5),左侧向支护板(6)和右侧向支护板(7);所述主支护板(5)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支柱(1)顶端,所述左侧向支护板(6)固定安装于所述左侧向支柱(2)顶端,所述右侧向支护板(7)固定安装于所述右侧向支柱(3)顶端,所述主支柱(1)位于所述底板千斤顶(4)顶端,所述左侧向支柱(2)和所述右侧向支柱(3)分别安装于所述主支柱(1)左右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善坤,邓志刚,李峰,欧阳振华,李宏艳,李少刚,张宁博,吴宝杨,李晓璐,刘学,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