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纪向东专利>正文

悬挂物品自动提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54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物品自动提取机,包括输送装置、控制装置和取物装置,其中取物装置与输送装置连接,取物装置实现从输送装置上取下悬挂物品,控制装置分别与输送装置和取物装置连接,并控制输送装置和取物装置运动,自动完成整个取物过程。其提取过程不仅实现了在无人值守状态下,客户可自动提取悬挂物品,而且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悬挂物品提取准确、可靠,既降低了工作人员日常的工作强度,又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取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在无人值守状态下的实现客户自动提取悬挂物品的悬挂物品自动提取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都在加快,洗衣店已经悄悄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现有提供清洗衣物服务的操作过程,主要是通过人为的送交衣物和按时间约定取走衣物,其来往过程都是人为完成,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和交通不便,客户方便来取衣物的时间多为晚上,故洗衣店在晚间通常要保持正常的营业时间,无形中延长了员工的工作时间,增大了员工的工作强度,增加了洗衣店的成本。为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现在已出现一些可以辅助取走衣物的取衣机,这种取衣机的传送带上设有简单的定位装置,通过对每件衣物设定一个唯一号码后,控制装置可方便的按照指令确定该编号需取走衣物的大致位置,并经过传送装置传送到工作人员适合提取的位置,经工作人员取下衣物后再转交给客户,从而避免了工作人员查找衣物的烦琐过程,减少了取物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现有取衣机的整个操作过程,还存在一定的缺点,其工作过程还处在一种半自动状态,不能全面满足降低员工工作强度和大幅减少干洗店成本的要求,特别是取走衣物的服务过程中仍然需要工作人员的参与,远未达到更方便的为客户服务的目的。如何改善现有取衣机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是本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成本低、效率高、可无人值守的客户自动提取悬挂物品的自动提取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悬挂物品自动提取机,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循环传送带、传动支架和循环传送带电机,其中循环传送带和循环传送带电机分别设于传动支架上,循环传送带电机带动循环传送带在传动支架上运转,还包括控制装置和取物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输送装置和取物装置连接,并控制输送装置和取物装置运动;所述取物装置与输送装置连接,取物装置实现从输送装置上取下物品。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第一传感器和回位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回位传感器设于传动支架上,并分别通过导线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于传动支架上,并通过导线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所述取物装置包括取物臂、连接件、拨叉、气缸、拨轮和拨轮电机,其中所述气缸连接在传动支架上;所述拨叉的一端与气缸连接,拨叉的另一端位于循环传送带下方,并随着气缸的伸缩上、下旋转;所述连接件为弧形的连接体;所述取物臂与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与传动支架连接,取物臂的一端与拨叉向上运动的极限位置相接触;所述拨轮电机连接在连接件上;所述拨轮连接在拨轮电机上,拨轮整体位于取物臂的内侧,高于拨叉向上运动的极限位置。所述取物臂包括取物传送带电机、取物传送带、取物支架和取物尖,所述取物传送带电机固定连接在取物支架上;所述取物传送带设于取物支架上,并与取物传送带电机连接;所述取物支架通过连接件与传动支架连接;所述取物尖连接在取物支架上,取物尖的一端与拨叉向上运动的极限位置相接触,取物尖的另一端位于取物传送带一端的上方。所述拨叉的形状为不等臂的U形,在不等臂U形拨叉的长臂上设有连接孔,长臂的端部向前倾斜,在不等臂U形拨叉的短臂端部设有U型槽,循环传送带的底边位于U型槽中;所述取物装置还包括旋转光轴,旋转光轴穿过连接孔后将不等臂U形拨叉与传动支架连接。在所述不等臂U形拨叉的长臂上、位于连接孔的上端还设有一个的横梁,所述横梁的端部设有带有弧形曲线的压片,弧形曲线位于压片的下方,压片与循环传送带保持平行。所述压片上的弧形曲线为半圆形。所述取物装置还包括取物柜,所述取物柜中设有挂钩,挂钩位于取物传送带另一端的下方,物品经取物传送带传出后可自动挂置在取物柜中的挂钩上。本技术所述悬挂物品自动提取机,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输送装置和取物装置的运动,实现悬挂物品自动提取的过程。不仅具有悬挂物品定位准确、可靠,实现了无人值守状态下的客户自助提取悬挂物品,又简化了提取过程,缩短了提取时间,而且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具有广泛适用于各种悬挂物品的自动提取过程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悬挂物品自动提取机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悬挂物品自动提取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B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为图3中拨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右视图;图8为图6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悬挂物品自动提取机分为输送装置15、控制装置16和取物装置17。其工作原理为首先将悬挂物品悬挂在椭圆形的输送装置15上,通过输送装置15运转,带动悬挂物品在输送装置15上转动,在输送装置15运转的过程中,控制装置16通过安装在输送装置15上的第一传感器18和第二传感器19,以及回位传感器20可以精确控制和掌握当前悬挂物品运行的状态和精确位置,并协调取物装置17和输送装置15工作,快速、准确的取出悬挂物品。如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技术所述悬挂物品自动提取机的具体结构为输送装置包括循环传送带1、传动支架2和循环传送带电机,循环传送带1设于传动支架2上,循环传送带电机与循环传送带1连接后,循环传送带电机也固定连接在传动支架2上,通过循环传送带电机的旋转,带动循环传送带1在传动支架2上转动。控制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回位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回位传感器分别连接在传动支架上,并通过导线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回位传感器的功能是发出回位信号,可编程控制器通过回位信号确定循环传送带运行的起点;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功能是在随时发出循环传送带运行情况信号的同时,还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对两组反馈信号进行相互校验,以确定循环传送带运行的状态和各悬挂物品的准确位置,避免由于机械传动过程中的传动误差和传感器反馈信号失真造成悬挂物品提取不准确,产生错取和误取情况的发生。取物装置包括取物臂、连接件11、拨叉4、旋转光轴8、气缸6、拨轮5、拨轮电机7和取物柜10,取物臂还包括取物传送带电机12、取物传送带14、取物支架9和取物尖3。其中连接件11为一个h形的连接体,取物支架9与连接件11连接后,通过连接件11与传动支架2固定连接,拨轮电机7连接在连接件11上,气缸6固定连接在传动支架2上。拨叉4的形状为不等臂的U形,在不等臂U形拨叉4的长臂21上设有连接孔,长臂21的端部27向前倾斜,旋转光轴8穿过连接孔后将不等臂U形拨叉4与传动支架2连接,在连接孔的上方位于不等臂U形拨叉长臂21上还设有一个的横梁24,横梁24的端部设有带有半圆形弧线的压片25,半圆形弧线位于压片25的下方,压片25整体与循环传送带1保持平行,并且靠近循环传送带1。在不等臂U形拨叉短臂22的端部还设有U型槽23,循环传送带1的底边位于U型槽23中。不等臂U形拨叉长臂21的端部27与固定在传动支架2上的气缸6相连接,当气缸6的缸杆伸缩时,不等臂U形拨叉4整体可绕旋转光轴8旋转,而不等臂U形拨叉短臂22和长臂21上方的横梁24,则会分别向不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挂物品自动提取机,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循环传送带、传动支架和循环传送带电机,其中循环传送带和循环传送带电机分别设于传动支架上,循环传送带电机带动循环传送带在传动支架上运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和取物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输送装置和取物装置连接,并控制输送装置和取物装置运动;所述取物装置与输送装置连接,取物装置实现从输送装置上取下物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纪向东李飞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