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农机后轮距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整机机架上的燕尾导轨、轴承盒、螺杆、侧板、后轮装置、燕尾滑块和螺套;所述的燕尾导轨与整机机架连接,燕尾导轨上设置有燕尾滑块,所述的燕尾滑块内设置有螺套和螺杆;所述的燕尾滑块连接后轮装置;所述的燕尾导轨的外侧设置有侧板和轴承盒;所述的螺杆穿过设置在侧板中央的轴承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且运行稳定,通过下方设置有后轮装置的燕尾滑块在燕尾导轨上的左右滑动,来实现后轮局的调节,能够通过调节后轮距以适用于不同垄距的烟田内行走,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的适用范围,减少了对烟叶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烟叶采收机的农机后轮距调节 目.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来说,在农业领域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并且向高智能化农业机械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必须发展趋势。在烟叶采收机械领域,采收机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农业机械,由于其后轮距为固定距离,且无法实现轮距调节,存在如下不足:a、由于各烟草种植的垄距不同,其固定的轮距通过率低;b、由于轮距的不可调,导致在应用于不同垄距的烟田时,容易刮伤烟叶。因此,改善现有的烟草种植农业设备,提供其广泛的适用性,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且运行稳定,能够通过调节后轮距以适用于不同垄距的烟田内行走的新型农机后轮距调节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新型农机后轮距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整机机架1上的燕尾导轨2、轴承盒3、螺杆4、侧板5、后轮装置6、燕尾滑块7和螺套8 ;所述的燕尾导轨2与整机机架1连接,燕尾导轨2上设置有燕尾滑块7,所述的燕尾滑块7内设置有螺套8和螺杆4 ;所述的燕尾滑块7连接后轮装置6 ;所述的燕尾导轨2的外侧设置有侧板5和轴承盒3 ;所述的螺杆4穿过设置在侧板5中央的轴承盒3 ;所述的燕尾滑块2为两块,通过设置在滑块内的燕尾滑道在燕尾导轨2上左右滑动;所述燕尾导轨2通过螺栓固定在整机机架1的后上方。积极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且运行稳定,通过下方设置有后轮装置的燕尾滑块在燕尾导轨上的左右滑动,来实现后轮局的调节,能够通过调节后轮距以适用于不同垄距的烟田内行走,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的适用范围,减少了对烟叶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后轮距调节装置整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轮距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轮距调节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为:整机机架1、燕尾导轨2、轴承盒3、螺杆4、侧板5、后轮装置6、燕尾滑块7、螺套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新型农机后轮距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整机机架1上的燕尾导轨2、轴承盒3、螺杆4、侧板5、后轮装置6、燕尾滑块7和螺套8 ;所述的燕尾导轨2与整机机架1连接,燕尾导轨2上设置有燕尾滑块7,所述的燕尾滑块7内设置有螺套8和螺杆4 ;所述的燕尾滑块7连接后轮装置6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燕尾导轨2的外侧设置有侧板5和轴承盒3 ;所述的螺杆4穿过设置在侧板5中央的轴承盒3 ;所述的燕尾滑块2为两块,通过设置在滑块内的燕尾滑道在燕尾导轨2上左右滑动;所述燕尾导轨2通过螺栓固定在整机机架1的后上方。使用时,通过螺栓将燕尾导轨固定在整体机架的后上方,将燕尾滑块7与燕尾导轨之间靠燕尾滑道相连接,通过燕尾滑块内部置入的螺套和螺杆实现燕尾滑块与燕尾导轨直接的位置固定;侧板与轴承盒靠螺栓紧固于燕尾导轨外侧,螺杆内穿于侧板和轴承盒,减少阻力;燕尾滑块与后轮装置连接。工作时,在外侧转动螺杆,燕尾滑块在燕尾导轨滑道中左右移动,燕尾滑块带动后轮装置横向移动,完成后轮距之间的调节。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且运行稳定,通过下方设置有后轮装置的燕尾滑块在燕尾导轨上的左右滑动,来实现后轮局的调节,能够通过调节后轮距以适用于不同垄距的烟田内行走,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的适用范围,减少了对烟叶的伤害。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进等,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主权项】1.新型农机后轮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整机机架(1)上的燕尾导轨(2)、轴承盒(3)、螺杆(4)、侧板(5)、后轮装置(6)、燕尾滑块(7)和螺套(8);所述的燕尾导轨(2 )与整机机架(1)连接,燕尾导轨(2 )上设置有燕尾滑块(7 ),所述的燕尾滑块(7 )内设置有螺套(8 )和螺杆(4 );所述的燕尾滑块(7 )连接后轮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农机后轮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燕尾导轨(2)的外侧设置有侧板(5)和轴承盒(3);所述的螺杆(4)穿过设置在侧板(5)中央的轴承盒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农机后轮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燕尾滑块(2)为两块,通过设置在滑块内的燕尾滑道在燕尾导轨(2)上左右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农机后轮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导轨(2)通过螺栓固定在整机机架(1)的后上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农机后轮距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整机机架上的燕尾导轨、轴承盒、螺杆、侧板、后轮装置、燕尾滑块和螺套;所述的燕尾导轨与整机机架连接,燕尾导轨上设置有燕尾滑块,所述的燕尾滑块内设置有螺套和螺杆;所述的燕尾滑块连接后轮装置;所述的燕尾导轨的外侧设置有侧板和轴承盒;所述的螺杆穿过设置在侧板中央的轴承盒。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且运行稳定,通过下方设置有后轮装置的燕尾滑块在燕尾导轨上的左右滑动,来实现后轮局的调节,能够通过调节后轮距以适用于不同垄距的烟田内行走,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的适用范围,减少了对烟叶的伤害。【IPC分类】B62D61/00【公开号】CN205010366【申请号】CN201520698532【专利技术人】程功, 常建伟, 张生杰, 李建华, 李俊强, 胡自强, 李向阳, 程相国 【申请人】河南省烟草公司许昌市公司, 许昌同兴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3日【申请日】2015年9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农机后轮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整机机架(1)上的燕尾导轨(2)、轴承盒(3)、螺杆(4)、侧板(5)、后轮装置(6)、燕尾滑块(7)和螺套(8);所述的燕尾导轨(2)与整机机架(1)连接,燕尾导轨(2)上设置有燕尾滑块(7),所述的燕尾滑块(7)内设置有螺套(8)和螺杆(4);所述的燕尾滑块(7)连接后轮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功,常建伟,张生杰,李建华,李俊强,胡自强,李向阳,程相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烟草公司许昌市公司,许昌同兴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