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二维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1816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具有隐蔽性及立体动态效果的单层膜微结构防伪标识与二维码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带有特殊光学防伪效果及信息的防伪二维码。这种防伪二维码,利用单层膜微结构防伪标识作为二维码的防伪载体,利用所制作的二维码读取商品的信息。其特点是,在二维码的周边区域,以及二维码的不透光点(或透光点)上,都有浮雕图形的微结构。这种微结构图形既起防伪作用,又不影响二维码信息的读取。利用智能手机的LED灯光,能够对防伪二维码的防伪标识进行光学真伪识别;利用智能手机的扫码功能,能够读取防伪二维码的数据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将一种具有隐蔽性及立体动态效果的微结构防伪标识与二维码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带有特殊光学防伪效果及信息的二维码。
技术介绍
目前二维码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这种技术识别商品信息最为方便和快捷。网络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消费者不再需要专门仪器,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手段进行验证。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就能读取商品的相关信息。但是二维码本身并不具备防伪的功能,目前市场上所有二维码及其类似的技术都可以通过照相,扫描等复制手段进行大量的复制,其后台数据链接也可造假,于是二维码自身的防伪问题就尤为突出。如果二维码自身就是假的,消费者是无法辨别的,甚至商家自身也无法辨别被复制的二维码的真假。在中国专利201320649826.1中公开了一种单层浮雕图形微透镜防伪标识,其微结构特征是将微图文阵列和微透镜阵列叠加在一起,制作在一个膜层上,形成单层浮雕图形。在中国专利申请201420169051.2中提供了一种单层浮雕图形微结构防伪标识,其微结构特征是将两组或多组微图文阵列重叠在一起,制作在一个膜层上,形成单层浮雕图形。在中国专利201020143542.1中公开了一种微透镜防伪标识,并给出其分体式产品由微图文阵列构成的防伪标识和由微透镜阵列构成的检验片组成,其防伪标识的微结构特征是将微图文阵列制作在一个膜层上,形成单层浮雕图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二维码本身只是一个信息识别技术,并不防伪这个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解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二维码制作在单层膜微结构防伪标识上,构成具有单层浮雕图形微结构的防伪二维码。这种防伪二维码,利用单层膜微结构防伪标识作为二维码的防伪载体,利用所制作的二维码读取商品的信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首先制作防伪载体,然后在防伪载体上制作二维码,再经后续工艺完成产品制作。本专利技术防伪载体的制作工艺,防伪载体的形式与识别特征: 按照专利 201320649826.1 和专利申请 201420169051.2,以及专利 201020143542.1 中提供的单层膜浮雕图形微结构防伪标识制作工艺,通过计算机绘图,微光刻制版,电铸,模压等工艺,将具有单层浮雕图形微结构的防伪标识制作在镀铝膜的信息层上,成为防伪二维码的防伪载体。本专利技术根据防伪标识中的图案特征,有下列几种形式的防伪载体: 1、由微图文阵列与微透镜阵列重叠在一起,制作在镀铝膜的信息层上,构成的单层浮雕图形微透镜防伪标识载体。其识别特征是,在自然光或普通灯具照明下不显现图像,具有防伪隐蔽性;在强光(如太阳光)照射下或在点光源(如单个LED光源)照射下能够显现出放大的微图文阵列图像,在点光源平移时呈现出具有景深的立体动态效果。2、由两组或多组微图文阵列重叠在一起,制作在镀铝膜的信息层上,构成的单层浮雕图形微结构防伪标识载体。其识别特征是,在自然光或普通灯具照明下不显现图像,具有防伪隐蔽性;在强光(如太阳光)照射下或在点光源(如单个LED光源)照射下能够显现出放大的微图文阵列图像,在点光源平移时呈现出具有景深的立体动态效果。3、单独由微图文阵列制作在镀铝膜的信息层上,构成的单层浮雕图形微图文防伪标识载体。这种防伪标识需要用微透镜阵列构成的检验片进行识别,其识别特征是,将检验片放在标识上转动,能够观察到微图文阵列的连续缩放现象,以及具有景深的立体动态效果。如果不用检验片,则看不见图案,同样具有防伪隐蔽性。4、上述防伪载体I和3的复合结构。由一种结构的微图文阵列与微透镜阵列重叠在一起(第一种结构),再与另一种结构的微图文阵列(第二种结构)叠加,构成的复合结构防伪标识载体。其识别特征是,同时具有防伪载体I和3的识别特征,用点光源识别第一种结构的微图文阵列,用检验片识别第二种结构的微图文阵列,具有双重防伪功能。5、上述防伪载体2和3的复合结构。由一种结构的两组或多组微图文阵列重叠在一起(第一种结构),再与另一种结构的微图文阵列(第二种结构)叠加,构成的复合结构防伪标识载体。其识别特征是,同时具有防伪载体2和3的识别特征,用点光源识别第一种结构的微图文阵列,用检验片识别第二种结构的微图文阵列,具有双重防伪功能。本专利技术在防伪载体上制作二维码的工艺,以及所制作的防伪二维码的形式与特占-^ \\\.1、通过激光雕刻工艺直接在防伪载体镀铝膜上雕刻出的二维码。激光雕刻过的地方为二维码的透光点,未雕刻的地方为二维码的不透光点。其特点是,在这种二维码的周边区域和二维码的不透光点上,都有浮雕图形的微结构。2、通过喷码、印刷等工艺直接制作在防伪载体上的二维码。其特点是,在这种二维码的周边区域和二维码的透光点上,都有浮雕图形的微结构,而其不透光点由油墨构成。3、先通过喷码、印刷等工艺将二维码图案制作在防伪载体上,再以二维码的油墨层作为掩蔽层,通过洗铝,在镀铝膜上洗出二维码的透光点,而油墨掩蔽处成为二维码的不透光点,去除油墨后,形成本专利技术的防伪二维码。其特点是,在这种二维码的周边区域和二维码的不透光点上,都有浮雕图形的微结构。本专利技术完成产品的后续工艺及产品的形式与外形: 经过上述防伪载体制作,二维码制作等工艺后,再经打底、涂胶、分切等后续已有工艺完成产品的制作。产品的形式多样,有粘贴膜防伪二维码、烫印膜防伪二维码等,产品的外形可以是矩形、圆形、椭圆形等。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在二维码的周边区域,以及二维码的不透光点(通过喷码、印刷等工艺直接制作在防伪载体上的二维码为透光点)上,都有浮雕图形的微结构。这种微结构图形只起防伪作用,不影响读取二维码信息。利用智能手机的LED灯光,能够对防伪二维码的防伪标识进行光学真伪识别;利用智能手机的的扫码功能,能够读取防伪二维码的数据信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给普通二维码加了一层具有浮雕图形微结构的光学防伪载体,使光学防伪与二维码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弥补了普通二维码自身不具备防伪功能这个缺陷。防伪二维码的识别方式简单,并具有独特的观察识别特征。由光学微结构所组成的防伪二维码不可复制,防伪性能极高。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独特,产品形式多样,适用范围很广,特别适用商品的物流管理、高端产品的追溯、食品安全的监管等众多领域。本专利技术也可与条码、S2i码等信息读取技术结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伪载体的重叠图案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I为防伪标识载体,2为制作在防伪标识载体上的二维码。在二维码的周边区域和二维码的不透光点(通过喷码、印刷等工艺直接制作在防伪载体上的二维码为透光点)上,都有微结构浮雕图形。实施例: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伪载体的重叠图案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防伪载体采用了两种结构的复合结构防伪标识。第一种结构为按正三角形方式排列的微透镜阵列与微图文“CN”阵列的重叠图形,其中微透镜的焦距为50微米,微透镜的中心距为100微米,微图文“CN”的中心距为95微米,字高为30微米,微图文“CN”的阵列与微透镜阵列的夹角为5度;第二种结构为按正方形方式排列的微图文“中”的阵列,其行距和列距均为120微米,字高40微米,微图文“中”的阵列与微透镜阵列的夹角为10度。图2是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伪二维码,其特征是:将二维码制作在单层浮雕图形微结构防伪标识上,利用单层浮雕图形微结构防伪标识作为二维码的防伪载体,利用所制作的二维码读取商品的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德胜赵容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得迈科贸有限公司侯德胜赵容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