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热除湿、保肝利胆的牛筋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1608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热除湿、保肝利胆的牛筋草口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牛筋草10~50份,茵陈10~20份,茯苓10~20份,夏枯草10~20份,栀子10~20份,蒲公英10~20份,灯心草10~20份,玉米须10~20份,桑寄生10~20份,排钱草10~20份,连翘10~20份,垂盆草10~20份,陈皮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鸡骨草10~20份,小米草10~20份,车前草10~20份,鸡内金10~20份,芦根10~20份,苍术10~20份,赤芍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渗湿于热下之理,使湿热从二便中排泄出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较好的保肝利胆,清热解毒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保健品,特别涉及一种清热 除湿、保肝利胆的牛筋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看中医时,我们常会听医生说"湿热"。那么,什么是湿热,湿热有哪些表现,应注意 什么问题呢?要明白湿热,先应了解什么叫湿,什么叫热。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 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 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 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则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 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因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所谓 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 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 存在是很常见的。湿热体质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粉刺、疮疖,常感到口苦、口臭或 嘴里有异味,经常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 潮湿多汗。发病倾向:湿热体质的人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病等征。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 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疔疱;在关节筋脉 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 心厌食,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其它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 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 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 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 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 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汤、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 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此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 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甜食。 牛筋草,因其贴地有力不易铲锄,茎和花柄颇为结实,不易拉断,河南部分地区称 为"老驴拽",山东方言叫钝刀驴。拉丁学名Eleusine indica(L. )Gaertn.,分布于全世界 温带和热带地区。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治清热、利湿。可以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 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此草煎水,经常大量服用,自古相传有防疫、抗瘟病时毒 奇效。自魏晋以来民间及中医久传不衰,因其平常而被称为千人踏,少年用其为逗蛐蛐草。 牛筋草与金银花制剂配合常服,可预防流感及其它流行疫病。效果大大强于板蓝 根,板蓝根冲剂无论对普通感冒或流感都基本无效,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的药品。 牛筋草茎叶含异荭草素(isoorientin),木犀草素-7-0-芸香糖甙 (luteolin-7-〇-rutinoside),小麦黄素(tricin),5,7-二羟基-3',4',5' -三甲氧 基黄酮(5,7_dihydroxy-3',4',5' -trimethoxyflavone),木犀草素-7-0-葡萄糖戒 (luteolin-7-O-glucoxide),特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三色堇黄酮戒 (violanthin)及 3-〇- β -D-吡喃葡萄糖基-β -谷留醇(3-〇- β -D-glucopyranosyl- β -si tosterol)和6' -〇-棕榈酰基-3-〇-β-Ρ比喃葡萄糖基-β-谷甾醇(6' -〇-palmitoyl-3 -〇-β -glucopyranosyl-β -sitosterol) 〇 牛筋草甘,平,无毒,入肝经《百草镜》;入肺、胃二经《闽东本草》。功用主治:清热、 利湿。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15~25克(鲜者50~150克);或捣汁。 ①治高热,抽筋神昏:鲜牛筋草四两,水三碗,炖一碗,食盐少许,十二小时内服尽。 (《闽东本草》)②治脱力黄,劳力伤,治瘵:牛筋草连根洗去泥,乌骨雌鸡腹内蒸热,去草食 鸡。(《纲目拾遗》)③治湿热黄疸:鲜牛筋草二两,山芝麻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 册》)④治下痢:牛筋草一至二两,煎汤调乌糖服,日二次。(《闽东本草》)⑤治小儿热结,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鲜牛筋草根二两,酌加水煎成一碗,分三次,饭前服。(《福建民间草 药》)⑥治伤暑发热:鲜牛筋草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⑦治淋浊:鲜牛筋草二两。 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⑧治腰部挫闪疼痛:牛筋草、丝瓜络各一两,炖酒服。(《闽东本 草》)⑨治疝气鲜牛筋草根四两,荔枝干十四个,酌加黄酒和水各半,炖一小时,饭前服,日两 次。(《福建民间草药》)⑩治乳痈初起,红肿热痛:牛筋草头一两,蒲公英头一两,煮鸡蛋一 个服。并将草渣轻揉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经常用来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用鲜草每日1两,1次煎服,连服3 天;间隔10天,再服3天;或每天2~4两,1次煎服,连服3~5天,在184130人次预防服 药中,发病仅2例,发病率为0.91/100000,与以往6年的发病率相比,是最低的1年。治疗 每日用干草1~3两,洗净加水浓煎成50~100毫升,3次分服,7~10天为一疗程。以此 为主药,治疗27例,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获痊愈。体温降至正常所需日数短者1天,长者 12天,重症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3. 2天。少数服药后有轻微短暂的腰痛、腹泻、头痛、恶心、 呕吐等反应,对于血液及肾脏未见不良影响。(临床所用的牛筋草,有时与同科植物的鼠尾 粟混用。) 文献论述:①《百草镜》:"行血,长力。"②《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热,消 疝气。"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强筋骨,治遗精。"④《闽东本草》:"治小儿急惊,石 淋,腰部挫伤,肠风下血,反胃,喘咳。"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活血补气。治脱力劳伤, 肺结核。" 亚健康状态特别多见于湿热体质。症状表现:湿热质人的型体特征:形体偏胖或 消瘦;常有表现:面垢油光、多有痤疮粉刺、常感口干口苦、眼睛红赤、心烦懈怠、身重困倦、 小便赤短、大便燥结或黏滞、男性多有阴囊潮湿、女性常有带下增多。病时上述征象加重;舌 象:舌质偏红怠黄腻;脉象:多见滑数;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容易发怒;适应能力:不能耐 受湿热环境。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湿疹、银肩病、汗疱疹,湿癣、脂溢性皮炎、酒糟鼻等。 调养法则:调体方法:分消湿浊,清泄伏火。调体要点:一,宣疏化湿以散热:中医 认为"火郁发之",就是说体内火邪郁滞,要想办法把火发出来,配方中可加入泻火解毒、宣 疏清化的成分。二,通利化湿以泄热,根据渗湿于热下之理,使湿热从二便中排泄出来。在 疏肝利湿同时佐以通利之白茅根、淡竹叶、薏苡仁、决明子,使热从下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热除湿、保肝利胆的牛筋草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牛筋草10~50份,茵陈10~20份,茯苓10~20份,夏枯草10~20份,栀子10~20份,蒲公英10~20份,灯心草10~20份,玉米须10~20份,桑寄生10~20份,排钱草10~20份,连翘10~20份,垂盆草10~20份,陈皮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鸡骨草10~20份,小米草10~20份,车前草10~20份,鸡内金10~20份,芦根10~20份,苍术10~20份,赤芍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安倍康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