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排毒、疏肝利胆的栀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1607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09:23
一种除湿排毒、疏肝利胆的栀子口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栀子10~50份,茵陈10~20份,茯苓10~20份,佛手10~20份,香附10~20份,赤芍10~20份,益母草10~20份,玉米须10~20份,贯众10~20份,白茅根10~20份,桂枝10~20份,知母10~20份,败酱草10~20份,连翘10~20份,夏枯草10~20份,黄芩10~20份,黄精10~20份,金莲花10~20份,墨旱莲10~20份,鸡骨草10~20份,小米草10~20份。栀子清热,泻火,凉血。湿热体质的人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病等征,本发明专利技术选取清火除湿的中药,宣疏化湿以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保健品,特别涉及一种除湿 排毒、疏肝利胆的栀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看中医时,我们常会听医生说"湿热"。那么,什么是湿热,湿热有哪些表现,应注意 什么问题呢?要明白湿热,先应了解什么叫湿,什么叫热。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 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 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 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则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 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因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所谓 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 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 存在是很常见的。湿热体质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粉刺、疮疖,常感到口苦、口臭或 嘴里有异味,经常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 潮湿多汗。发病倾向:湿热体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湿排毒、疏肝利胆的栀子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栀子10~50份,茵陈10~20份,茯苓10~20份,佛手10~20份,香附10~20份,赤芍10~20份,益母草10~20份,玉米须10~20份,贯众10~20份,白茅根10~20份,桂枝10~20份,知母10~20份,败酱草10~20份,连翘10~20份,夏枯草10~20份,黄芩10~20份,黄精10~20份,金莲花10~20份,墨旱莲10~20份,鸡骨草10~20份,小米草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安倍康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