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医治胆囊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胆囊癌为胆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女性,原因不明,但与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的长期刺激有关。肉眼观胆囊癌多呈弥漫浸润性生长,使囊壁增厚,变硬,灰白色,砂粒样。粘膜无明显肿块,与慢性炎症或瘢痕不易区别。有时呈息肉状生长,基底部较宽。胆囊底及邻近肝组织内常有转移灶形成。除转移至邻近器官如十二指肠、结肠和胃外,还可发生胆囊管、局部淋巴结及小网膜淋巴结的转移。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后期可出现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黄疸、发热和右上腹肿块等症状。由于胆囊癌多与胆囊结石炎症并存故疼痛性质与结石性胆囊炎相似。开始为右上腹不适继之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有时伴阵发性剧痛并向右肩放射。由于胆囊功能不足以对脂肪物质进行消化因而会出现厌油腻、嗳气、胃纳不佳。黄疸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现。癌组织侵犯胆管会引起黄疸,同时伴有消瘦、乏力甚至出现恶病质,皮肤、黏膜黄染,伴皮肤瘙痒。部分病人出现发热。肿瘤迅速增
【技术保护点】
用于医治胆囊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野菊花8‑13,山飘儿草10‑16,六棱麻4‑10,绣球防风根5‑11,石榴皮7‑13,土常山5‑9,北沙参12‑20,热痱草9‑13,剪夏罗4‑8,佛手花3‑7,水杨梅根6‑12,金果榄6‑10,红旱莲4‑9,泥胡菜10‑18,车桑子叶7‑14。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医治胆囊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
份:野菊花8-13,山飘儿草10-16,六棱麻4-10,绣球防风根5-11,石榴皮7-13,土常山5-9,北
沙参12-20,热痱草9-13,剪夏罗4-8,佛手花3-7,水杨梅根6-12,金果榄6-10,红旱莲4-9,泥
胡菜10-18,车桑子叶7-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治胆囊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野菊花9-12,山飘
儿草12-14,六棱麻6-8,绣球防风根7-9,石榴皮9-11,土常山6-8,北沙参14-18,热痱草10-
12,剪夏罗5-7,佛手花4-6,水杨梅根8-10,金果榄7-9,红旱莲5-8,泥胡菜12-16,车桑子叶
9-12(优选的,野菊花10.5,山飘儿草13,六棱麻7,绣球防风根8,石榴皮10,土常山7,北沙参
16,热痱草11,剪夏罗6,佛手花5,水杨梅根9,金果榄8,红旱莲6.5,泥胡菜14,车桑子叶
10.5)。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用于医治胆囊癌的中药组合物的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六棱麻、土常山和车桑子叶除杂,加米泔水浸润20-30分钟(优选的,浸润25分
钟),取出,加炼蜜水拌匀,放入底部铺有糯米的容器内,隔水蒸透,取出,除去糯米,晒干;
(2)取水杨梅根洗净,切片,用姜汁拌匀,浸润20分钟,取出,与热痱草和佛手花一同置
于炒锅内,文火加热翻炒5分钟后淋入陈醋拌匀,拌炒至原料药表面干燥,取出,晾凉;
(3)将金果榄切片,与红旱莲和泥胡菜置于炒锅内,加粳米拌匀,中火加热翻炒,翻炒至
原料药表面微黄,取出,筛去粳米,晾凉;
(4)取野菊花、山飘儿草、绣球防风根、石榴皮、北沙参和剪夏罗置于沸水中,加热5-10
分钟(优选的,加热7分钟),取出,与步骤(1)(2)(3)所制原料药一同置于恒温干燥箱内烘
干,粉碎过筛,灭菌,即得散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医治胆囊癌的中药组合物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4)粉碎过200-36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240-320目筛;更加优选的,粉碎过280目筛)。
5.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用于医治胆囊癌的中药组合物的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六棱麻、土常山和车桑子叶除杂,加米泔水浸润20-30分钟(优选的,浸润25分
钟),取出,加炼蜜水拌匀,放入底部铺有糯米的容器内,隔水蒸透,取出,除去糯米,晒干;
(2)取水杨梅根洗净,切片,用姜汁拌匀,浸润20分钟,取出,与热痱草和佛手花一同置
于炒锅内,文火加热翻炒5分钟后淋入陈醋拌匀,拌炒至原料药表面干燥,取出,晾凉;
(3)将金果榄切片,与红旱莲和泥胡菜置于炒锅内,加粳米拌匀,中火加热翻炒,翻炒至
原料药表面微黄,取出,筛去粳米,晾凉;
(4)取野菊花、山飘儿草、绣球防风根、石榴皮、北沙参和剪夏罗置于沸水中,加热5-10
分钟(优选的,加热7分钟),取出,与步骤(1)(2)(3)所制原料药一同置于恒温干燥箱内烘
干,粉碎过60-100目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