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轮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轮椅领域,尤其涉及康复轮椅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助行康复轮椅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人们希望赋予康复轮椅更多的功能以方便使用。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腰部受损需要锻炼的病人,长期坐在康复轮椅上不利于健康,但是由于他们的体能较差,起坐较为困难。目前大多数的助行康复轮椅并没有辅助起坐的功能。尤其是对于需要通过起坐训练来进行腰部康复训练的病人,并没有相应的辅助锻炼康复轮椅。中国专利CN101828995A公布了一种带有起坐机构的电动助行康复轮椅,通过采用升降机调整座椅的高度来实现人体重心的提升,从而使使用者能够站起来。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者的上身躯体固定在靠背上,在起立的过程中由于座椅的限制上身仍处于竖直状态,不符合人体起立运动的自然轨迹,使用者主要是靠座椅被动地站起,难以达到锻炼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康复轮椅,所述康复轮椅具有助起装置,用以辅助使用者站起或坐下,所述助起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单自由度的六杆机构和连接在所述六杆机构上的靠背,所述六杆机构通过控制其中一杆转动进行伸缩,以推动所述靠背按照指定轨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轮椅具有助起装置,所述助起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单自由度的六杆机构(13)和连接在所述六杆机构(13)上的靠背(9),所述六杆机构(13)通过控制其中一杆转动进行伸缩,以推动所述靠背(9)按照指定轨迹往复运动从而向使用者施以帮助起坐的助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轮椅具有助起装置,所述助起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单自由度的六杆机构(13)和连接在所述六杆机构(13)上的靠背(9),所述六杆机构(13)通过控制其中一杆转动进行伸缩,以推动所述靠背(9)按照指定轨迹往复运动从而向使用者施以帮助起坐的助力;所述六杆机构(13)的六个杆按照第一杆(13a)、第二杆(13b)、第三杆(13c)、第四杆(13d)、第五杆(13e)、第六杆(13f)、第一杆(13a)的顺序依次可旋转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杆(13c)与所述第六杆(13f)的中部可旋转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六杆机构(13)在伸展态下,形成两个顶角相连的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一杆(13a)和所述第二杆(13b)的长度均大于所述第四杆(13d)和所述第五杆(13e)的长度,使得所述六杆机构(13)从收拢态向伸展态运动以及所述六杆机构(13)从伸展态向收拢态运动时所述靠背(9)能够沿人体起坐时的背部运动轨迹往复运动;所述第三杆(13c)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一杆(13a)和所述第二杆(13b)的长度之和,且所述第六杆(13f)的长度短于所述第四杆(13d)和所述第五杆(13e)的长度之和,且所述第六杆(13f)位于所述第三杆(13c)与所述第四杆(13d)之间,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杆(13a)与所述第六杆(13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萍,杨矫云,刘崇蒙,安宁,占文州,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