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水除铀的材料,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原位处理含铀地下水的除铀材料,以及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为了人类的健康以及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已展开对含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其中对低浓度含铀地下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粘土矿物的吸附作用、化学药剂的吸附沉淀作用、微生物处理法、高分子材料处理技术以及农作物对铀的吸附效果。目前现有的处理技术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修复周期长及二次污染风险大的弊端。纳米零价铁能将溶液中高价态的金属离子还原为低价态,已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修复研究中,其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的特征,但纳米零价铁极易团聚,导致减小其表面积,从而影响其对污染物的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原位处理含铀地下水的除铀材料,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该材料在低浓度铀的地下水修复过程中,集合了伊利石良好的吸附性能和纳米零价铁的强还原性,处理效果好。该材料能够有效的去除地下水中的铀,去除率可达98%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原位处理含铀地下水的除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铀材料呈粉末状,包括作为支撑材料的伊利石颗粒以及附着在伊利石颗粒表面的纳米零价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原位处理含铀地下水的除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铀材料呈粉末
状,包括作为支撑材料的伊利石颗粒以及附着在伊利石颗粒表面的纳米零价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原位处理含铀地下水的除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
述伊利石颗粒为1250目,其粒径大小为0.1~10μm。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除铀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
伊利石研磨粉碎,筛分至1250目以下,然后将其放入干燥箱,在75~85℃下干燥,干
燥后备用;
(2)、将上步骤中干燥后的伊利石粉末加入容器中,并在容器中配置浓度为
0.143mol/L~0.716mol/L的铁盐溶液,在通氮气的情况下机械搅拌10~15min,使铁盐
溶液与伊利石粉末充分混合,伊利石粉末均匀分散在铁盐溶液中;
(3)、向容器中滴加浓度为0.187mol/L~0.935mol/L的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溶液,整
个反应过程持续通入氮气并机械搅拌直至反应结束,反应结束后继续搅拌15~20mi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晨,李义连,徐佳丽,崔瑞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