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才丰专利>正文

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0371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2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其包括:第一铲板、第二铲板及第三铲板,第一铲板与第二铲板固定连接,第三铲板可上下移动,其位于最下方时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构成三棱锥状壳体;手持部分,其由连接臂及把手构成,连接臂另一端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上端固定连接;推拉部分,其包括推拉杆、手柄及导向套,推拉杆下端与第三铲板固定连接,导向套经支臂与手持部分固定连接。利用其完成移苗后苗株四周不会形成缝隙,保证了周围水分与营养的供应,不会妨碍苗株根系向四周扩展,提高了移苗成活率,其操作方便快捷,移苗后无需浇水,农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生产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秧苗移植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棉花、玉米、西瓜等农作物在苗期的时候,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缺苗断垄的现象,这就需要进行移苗补苗。传统的移苗器由取土筒、手柄及推卸机构构成,使用时在缺苗处用取土筒打个孔穴,再用利用取土筒从多苗处取苗过来植入孔穴中,最后将取土筒拔出完成操作。如图1所示,采用这种方式完成移苗后,由于苗株所带的土体2半径(取土筒内径)小于孔穴3半径(取土筒外径),苗株所带的土体2与外围土体之间存在一个圆柱形的缝隙1,该缝隙1不容易填充、压实,其阻止了外围土体对苗株的营养及水分供给,同时也造成苗株根系难以跨越该缝隙而向外围土体进行拓展,进而导致补苗、移苗后的作物缓苗期长,长势差,甚至不能成活,成活率较低,严重影响作物产量。按照传统农作方式,移苗后随即进行浇水,促使苗株所带的土体与外围土体快速结合,来避免上述圆柱形缝隙长期存在而带来的不利,同时也为苗株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应,但这种浇水所带来的后果并非如此,在取苗时秧苗所带土体被压实,尽管秧苗根部受到部分损伤,但并不致命,浇水后被压实的土体的内在应力一时全部释放,土体松散开来,使得秧苗根部的毛细根再次受到破坏,大大降低了移苗的成活率。由此可见,移苗后进行浇水有利于苗株与外围土壤快速结合,但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弊大于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秧苗移植成活率高,且简单易行的作物移苗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作物移苗器的操作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其包括:第一铲板、第二铲板及第三铲板,三者呈等大的等腰三角形,其中第一铲板与第二铲板固定连接,第三铲板可在其所在平面内上下移动,第三铲板位于最下方时,其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构成一倒置的三棱锥状壳体,第三铲板位于最上方时,其下端高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的上端;手持部分,其由连接臂及与其上端固定连接的把手构成,连接臂另一端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上端固定连接;推拉部分,其包括一推拉杆、连接于推拉杆上端的手柄、与推拉杆轴向滑动配合的导向套、为导向套提供支撑的支臂,所述的推拉杆下端与第三铲板固定连接,且两者平行,所述的支臂另一端与手持部分固定连接。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挖穴:利用手柄将第三铲板调节至最高位置,手持把手使第一铲板与第二铲板在上端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下插入待补苗位置的泥土中,下压手柄使第三铲板插入泥土中并移动至最下端,利用把手将本装置从土中提出,即在地表制得一倒置的三棱锥状的孔穴;(2)取苗:利用手柄将第三铲板调节至最高位置,将挖穴时取出的泥土丢弃,手持把手使第一铲板与第二铲板在上端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下插入苗株一侧的泥土中,下压手柄使第三铲板从苗株另一侧插入泥土中,利用把手将本装置从土体中提出,即获得带有土体的苗株;(3)载苗:利用第一铲板、第二铲板及第三铲板将苗株放置于步骤1制好的孔穴中,然后利用手柄将第三铲板向上抽出,然后利用把手将第一铲板、第二铲板抽出,借助手脚或其他物品向苗株自带的土体上方轻轻施压,确保该土体与孔穴接触紧密即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移苗前挖出的孔穴呈倒置的三棱椎状,取苗时苗株所带的土体呈倒置的三棱椎状,将苗株栽入预先挖好的孔穴后,苗株所带的土体在自身重力或人为压力下而与孔穴外围土体紧密结合,使得移苗后苗株四周不会形成缝隙,保证了周围水分与营养的供应,不会妨碍苗株根系向四周扩展,提高了移苗成活率,克服了以往移苗器移苗成活率低的不足。另外,其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快捷,移苗后无需浇水,农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利用现有移苗器移苗后的示意图。图2为本移苗器取苗或取土时示意图。图3为本移苗器取苗或取土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推拉杆轴与导向套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限位机构示意图。图6为利用本移苗器移苗后的示意图。图中,1、缝隙,2、土体,3、孔穴,4、第一铲板,5、第二铲板,6、连接臂,7、把手,8、支臂,9、手柄,10、导向套,11、限位机构,12、推拉杆,13、滑槽,14、第三铲板,15、第一定位孔,16、第二定位孔,17、定位销,18、弹簧,19、空心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2、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其由第一铲板4、第二铲板5、第三铲板14、手持部分及推拉部分构成。其中,第一铲板4、第二铲板5及第三铲板14,三者均呈等大的等腰三角形,且分别呈斜置方向,尖端朝下;其中第一铲板4与第二铲板5固定连接;第三铲板14可沿其所在的平面内上下移动,当第三铲板14位于最下方时,其与第一铲板4及第二铲板5共同构成一倒置的三棱锥状壳体,第三铲板14位于最上方时,其下端高于第一铲板4及第二铲板5的上端;上述第一铲板4、第二铲板5及第三铲板14构成的三棱锥状壳体的上端是开放的,且其中一侧壁是可上下活动的,因此具备了分两步铲入地下或从地下抽离的技术要求,同时也具备了从地表挖出土体2及苗株的功能。其中,所述的手持部分由连接臂6及与接臂6上端固定连接的把手7构成,连接臂6的另一端与第一铲板4及第二铲板5的上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的推拉部分包括一个推拉杆12、连接于推拉杆12上端的手柄9、与推拉杆12轴向滑动配合的导向套10、为导向套10提供支撑的支臂8,所述的推拉杆12下端与第三铲板14上端固定连接,且两者平行,所述的支臂8另一端与手持部分的连接臂6或把手7固定连接;利用手柄9驱动推拉杆12即可带动第三铲板14沿其所在平面方向进行移动,推拉杆12的行程范围由限位机构11来限定,可满足前述的第三铲板14的位置要求;推拉部分采用上述设计后,推拉部分与手持部分连接在一起,更便于携带、操作。参看附图2、3、6所示,上述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为。首先,进行挖穴,利用手柄9将第三铲板14调节至最高位置,手持把手7使第一铲板4与第二铲板5在上端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下插入待补苗位置的泥土下,下压手柄9使第三铲板14插入泥土中并移动至最下端,此时第一铲板4、第二铲板5及第三铲板14共同构成一个三棱锥状壳体,而该三棱锥状壳体内布满了泥土,利用把手7将本装置从泥土中提出,即在地表制得一倒置的三棱锥状的孔穴3;然后,进行取苗,利用手柄9将第三铲板14调节至最高位置,将挖穴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铲板、第二铲板及第三铲板,三者呈等大的等腰三角形,其中第一铲板与第二铲板固定连接,第三铲板可在其所在平面内上下移动,第三铲板位于最下方时,其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构成一倒置的三棱锥状壳体,第三铲板位于最上方时,其下端高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的上端;手持部分,其由连接臂及与其上端固定连接的把手构成,连接臂另一端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上端固定连接;推拉部分,其包括一推拉杆、连接于推拉杆上端的手柄、与推拉杆轴向滑动配合的导向套、为导向套提供支撑的支臂,所述的推拉杆下端与第三铲板固定连接,且两者平行,所述的支臂另一端与手持部分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铲板、第二铲板及第三铲板,三者呈等大的等腰三角形,其中第一铲板
与第二铲板固定连接,第三铲板可在其所在平面内上下移动,第三铲板位于最下
方时,其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构成一倒置的三棱锥状壳体,第三铲板位于最上
方时,其下端高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的上端;
手持部分,其由连接臂及与其上端固定连接的把手构成,连接臂另一端与第
一铲板及第二铲板上端固定连接;
推拉部分,其包括一推拉杆、连接于推拉杆上端的手柄、与推拉杆轴向滑动
配合的导向套、为导向套提供支撑的支臂,所述的推拉杆下端与第三铲板固定连
接,且两者平行,所述的支臂另一端与手持部分固定连接。
2.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挖穴:利用手柄将第三铲板调节至最高位置,手持把手使第一铲板与
第二铲板在上端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下插入待补苗位置的泥土中,下压手柄使第
三铲板插入泥土中并移动至最下端,利用把手将本装置从土中提出,即在地表制
得一倒置的三棱锥状的孔穴;
(2)取苗:利用手柄将第三铲板调节至最高位置,将挖穴时取出的泥土丢
弃,手持把手使第一铲板与第二铲板在上端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下插入苗株一侧
的泥土中,下压手柄使第三铲板从苗株另一侧插入泥土中,利用把手将本装置从
土体中提出,即获得带有土体的苗株;
(3)载苗:利用第一铲板、第二铲板及第三铲板将苗株放置于步骤1制好
的孔穴中,然后利用手柄将第三铲板向上抽出,然后利用把手将第一铲板、第二
铲板抽出,借助手脚或其他物品向苗株自带的土体上方轻轻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才丰
申请(专利权)人:王才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