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作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7210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3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田作业机。根据该水田作业机,在通过油路连接控制阀单元和液压缸的情况下,合理地通过油路连接控制阀单元和液压缸。该水田作业机构成为,在机体的后部可自由升降地连结有连杆机构(5),在连杆机构(5)的后部连结有作业装置。具有使连杆机构(5)升降的液压缸,在液压缸的前侧具有控制阀单元(38),将液压泵的工作油提供给控制阀单元(38)。将液压泵的工作油提供给液压缸的滑阀(32)从控制阀单元(38)的前面部(38a)向前侧突出,通过控制阀单元(38)的前侧的升降杆(29)操作滑阀(32)。横跨控制阀单元(38)的后面部(38b)和液压缸,连接有液压缸系油路(72)和液压缸系油路(7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乘坐型插秧机、乘坐型直播机等水田作业机(插播系水田作业机)中的、支承在机体后部的秧苗插植装置、直播装置等作业装置(插播系作业装置)的升降构造。
技术介绍
就作为水田作业机的一例的乘坐型插秧机而言,如专利文献I所揭示的,在机体后部可自由升降地连结有连杆机构(专利文献I中图1的3),在连杆机构后部连结有秧苗插植装置(专利文献I中图1的4)(相当于作业装置),该乘坐型插秧机还具有使连杆机构升降的液压缸(专利文献I中图1的2)。该乘坐型插秧机通过使液压缸进行伸缩动作,经由连杆机构使秧苗插植装置升降。在专利文献I中,该乘坐型插秧机还具有控制阀单元(专利文献I中图1、图6、图7的25),由控制阀单元向液压缸供排工作油,使液压缸进行伸缩动作。向液压缸供排工作油的滑阀(专利文献I中图6和图7的28)从控制阀单元的前面部向前侧突出,通过位于控制阀单元前侧的操作杆(专利文献I中图6和图7的14)操作滑阀。(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12-1612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上述水田作业机中,在通过钢管或耐压软管等的油路将控制阀单元和液压缸连接的情况下,对于合理地将油路横跨控制阀单元和液压缸地进行连接这一问题而言,尚有改善的余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在通过油路连接控制阀单元和液压缸的情况下,能够合理地通过油路连接控制阀单元和液压缸。(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技术的水田作业机的特征在于,在机体的后部可自由升降地连结有连杆机构,在所述连杆机构的后部连结有作业装置,具有使所述连杆机构升降的液压缸,且在机体的位于所述液压缸的前侧的部分具有控制阀单元,所述水田作业机向所述控制阀单元供排液压栗的工作油,使滑阀从所述控制阀单元的前面部向前侧突出,通过位于所述控制阀单元的前侧的升降杆可自由操作所述滑阀,其中,所述滑阀向所述液压缸供排所述液压栗的工作油,横跨所述控制阀单元的后面部和所述液压缸,连接有供排工作油的液压缸系油路。根据本技术,使控制阀单元的滑阀从控制阀单元的前面部向前侧突出,通过位于控制阀单元的前侧的升降杆,可自由操作控制阀单元的滑阀,在机体的位于液压缸的前侧的部分具有控制阀单元(在控制阀单元的后侧具有液压缸)。此时,控制阀单元的后面部面向液压缸,因此,通过横跨控制阀单元的后面部和液压缸连接液压缸系油路,能够合理地配置液压缸系油路。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横跨所述控制阀单元的下面部和所述液压栗,连接有供排工作油的液压栗系油路。根据本方案,在横跨控制阀单元和液压栗连接有液压栗系油路的情况下,在控制阀单元的前面部具有滑阀,在控制阀单元的后面部连接有液压缸系油路。由此,通过横跨控制阀单元的下面部和液压栗连接液压栗系油路,能够在避免液压栗系油路与控制阀单元的滑阀、液压缸系油路等之间的干涉的基础上,合理地配置液压栗系油路。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在所述控制阀单元的前侧具有所述液压栗。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阀单元具有断流阀,所述断流阀切断对所述液压缸进行的工作油的供排,在所述控制阀单元的上面部具有所述断流阀的操作部。根据本方案,在控制阀单元具有切断对液压缸进行的工作油的供排的断流阀的情况下,滑阀位于控制阀单元的前面部,液压缸系油路连接在控制阀单元的后面部,液压栗系油路连接在控制阀单元的下面部。由此,通过在控制阀单元的上面部具有断流阀的操作部,能够在避免断流阀的操作部与控制阀单元的滑阀、液压缸系油路、液压栗系油路等之间的干涉的基础上,合理地配置断流阀的操作部。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连结在机体框架上的支承部件支承有:所述升降杆;连结部件,使所述升降杆和所述滑阀连结,通过所述升降杆操作所述滑阀;制动部件,使所述升降杆保持在多个规定位置上;以及杆导向部,用于引导所述升降杆。根据本方案,由于在连结在机体框架上的支承部件上,支承有升降杆、连结部件、制动部件以及杆导向部,因此,能够精确地设定升降杆、连结部件、制动部件以及杆导向部的相互位置关系。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所述支承部件由铸件一体成形。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操作连杆从侧面看经过所述控制阀单元的下侧,且横跨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和所述升降杆,其中,在所述升降杆被操作至上升位置的状态下,当所述连杆机构超过设定高度时,所述操作连杆将所述升降杆操作至中立位置。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具有自动升降控制,所述自动升降控制通过操作所述滑阀使所述液压缸动作,使所述作业装置维持在距离农田面的设定高度,在从侧面看在位于所述控制阀单元和所述升降杆之间且位于所述操作连杆上侧具有灵敏度杆,所述灵敏度杆将所述自动升降控制的控制灵敏度向不灵敏侧和灵敏侧进行操作。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具有行驶用的静液压无级变速装置,所述水田作业机将从所述液压栗系油路返回的工作油提供给所述静液压无级变速装置的供给回路。根据本方案,由于将从液压栗系油路返回的工作油提供给静液压无级变速装置的供给回路,因此,在静液压无级变速装置中不需要专门用于供给的液压栗等,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单化。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所述作业装置为,秧苗插植用或稻种直播用的插播系作业装置。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和本方案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具有秧苗插植装置或直播装置等秧苗插植用或稻种直播用插播系作业装置的插播系水田作业机。【附图说明】图1是乘坐型插秧机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乘坐型插秧机的整体俯视图。图3是连杆机构、升降杆、灵敏度杆以及控制阀单元附近的侧视图。图4是升降杆、灵敏度杆以及控制阀单元附近的侧视图。图5是灵敏度杆以及杆导向部附近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升降杆、灵敏度杆、控制阀单元、中央浮板、插植离合器以及连杆机构的连结状态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连杆机构的上连杆部的操作臂和操作连杆的连结状态的横截面俯视图。图8是升降杆、控制阀单元以及连杆机构的上连杆部附近的侧视图,表示了连杆机构(秧苗插植装置)到达上限位置时升降杆和滑阀被操作向中立位置的状态。图9是控制阀单元的液压回路图。附图标记说明5:连杆机构;6:作业装置、插播系作业装置;7:液压缸;20:机体框架;23:支承部件;29:升降杆;30:制动部件;32:滑阀;34:杆导向部;38:控制阀单元;38a:控制阀单元的前面部;38b:控制阀单元的后面部;38c:控制阀单元的下面部;38d:控制阀单元的上面部;40、41:连结部件;56:操作部;58:静液压无级变速装置;60:液压栗;62、64、85、91液压栗系油路;66:断流阀;72、73液压缸系油路;80:供给油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由可自由转向操作的右侧的前轮I和左侧的前轮1、右侧的后轮2和左侧的后轮2支承的机体具有发动机3和驾驶部4。在机体后部可自由升降地连结有平行的4连式连杆机构5,在连杆机构5的后部连结有秧苗插植装置6 (相当于作业装置及插播系作业装置),还具有使连杆机构5升降的液压缸7,由此构成了作为乘坐型水田作业机(乘坐型插播系水田作业机)的一例的乘坐型插秧机。如图1和图2所示,秧苗插植装置6具有4个插植传动箱8、在插植传动箱8后部的右侧及左侧可自由回转驱动地支承的一对回转箱9、在回转箱9的两端具有的一对插植臂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田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在机体的后部可自由升降地连结有连杆机构,在所述连杆机构的后部连结有作业装置,具有使所述连杆机构升降的液压缸,且在机体的位于所述液压缸的前侧的部分具有控制阀单元,所述水田作业机向所述控制阀单元供排液压泵的工作油,使滑阀从所述控制阀单元的前面部向前侧突出,通过位于所述控制阀单元的前侧的升降杆可自由操作所述滑阀,其中,所述滑阀向所述液压缸供排所述液压泵的工作油,横跨所述控制阀单元的后面部和所述液压缸,连接有供排工作油的液压缸系油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儿岛祥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