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隔爆电动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030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重隔爆电动滚筒,包括设有左法兰轴的左支座、设有右支撑轴的右支座、电动滚筒总成,所述电动滚筒总成通过左右两个轴承活络转接在所述左法兰轴及右支撑轴上,所述右支撑轴上还设有连通外界及电动滚筒总成内部空间的呼吸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个连通电动滚筒总成内部空间及外界的呼吸装置,可以将滚筒内部因发热而产生的高压膨胀气体或者爆炸时产生的高压及时消除,保证滚筒内部当爆炸气体混合物爆炸时,其各零件不会损坏或产生影响隔爆性能的变形,内部爆炸火焰不会通过外壳的隔爆接合面引起其外部的爆炸气体混合物爆炸,并防止滚筒内的冷却润滑油与外界爆炸性气体的接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滚筒,尤其涉及一种双重隔爆电动滚筒
技术介绍
双重隔爆电动滚筒包括两层隔爆系统,第一层就是电机防爆系统,通常采 用专门的防爆电机,第二层防爆系统就是电机外的滚筒及接线盒与外界的防爆 系统,第一层防爆系统在第二层防爆系统内部,形成双重隔爆结构,具有极好的隔爆效果,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1年8月29日授权的名称为粉尘防 爆电动滚筒即为这种结构,其授权公告号为CN2444909Y。这种结构,其要保证 滚筒内部当爆炸气体混合物爆炸时,其各零件不会损坏或产生影响隔爆性能的 变形,内部爆炸火焰不会通过外壳的隔爆接合面引起其外部的爆炸气体混合物 爆炸,并防止滚筒内的冷却润滑油与外界爆炸性气体的接触,因此电动滚筒内 部的压力控制极其重要,其内部因发热而产生的高压膨胀气体或者爆炸时产生 的高压需要及时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双重隔爆电动滚筒,可以将 滚筒内部因发热而产生的高压膨胀气体或者爆炸时产生的高压及时消除,保证 滚筒内部当爆炸气体混合物爆炸时,其各零件不会损坏或产生影响隔爆性能的 变形,内部爆炸火焰不会通过外壳的隔爆接合面引起其外部的爆炸气体混合物 爆炸,并防止滚筒内的冷却润滑油与外界爆炸性气体的接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重隔爆电 动滚筒,包括设有左法兰轴的左支座、设有右支撑轴的右支座、电动滚筒总成,所述电动滚筒总成通过左右两个轴承活络转接在所述左法兰轴及右支撑轴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轴上还设有连通外界及电动滚筒总成内部空间的呼吸 装置。优选的,所述呼吸装置包括设在右支撑轴上的内小外大的台阶型气体通道, 所述气体通道内端连通电动滚筒总成内部空间,所述气体通道外端设有一个透 气元件,所述透气元件包括伸入气体通道内的台阶部,台阶部的小端与气体通 道间形成具有一定透气间距的隔爆透气通道,台阶部的大端与气体通道密封连 接,所述台阶部的大端内还设有连通外界及隔爆透气通道的第二透气通道。这 样,滚筒内部因发热而产生的高压膨胀气体或者爆炸时产生的高压就可以通过 隔爆透气通道及第二透气通道及时安全的排除。改进的,所述隔爆透气通道及第二透气通道间还设有过渡透气通道,形成 缓冲效果,更好的达到隔爆及缓压作用。优选的,所述第二透气通道的透气间距大于隔爆通道的透气间距。优选的,所述台阶部的大端与右支撑轴间通过设置防松密封垫圈实现密封 并起加固作用。当然,本技术的呼吸装置也可以设置在电动滚筒总成上,如电动滚筒 总成的侧壁。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个连通电动滚筒总成内部 空间及外界的呼吸装置,可以将滚筒内部因发热而产生的高压膨胀气体或者爆 炸时产生的高压及时消除,保证滚筒内部当爆炸气体混合物爆炸时,其各零件 不会损坏或产生影响隔爆性能的变形,内部爆炸火焰不会通过外壳的隔爆接合 面引起其外部的爆炸气体混合物爆炸,并防止滚筒内的冷却润滑油与外界爆炸 性气体的接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歩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重隔爆电动滚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呼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双重隔爆电动滚筒,包括设有左法兰轴11的左支座l、设有右支撑轴21的右支座2、电动滚筒总成3,所述电动滚筒总成 通过左右两个轴承8活络转接在所述左法兰轴11及右支撑轴21上,所述右支 撑轴21上还设有连通外界及电动滚筒总成的内部空间31的呼吸装置4,如图2, 所述呼吸装置4包括设在右支撑轴21上的内小外大的台阶型气体通道41,所述 气体通道41内端连通电动滚筒总成3的内部空间31,所述气体通道41外端设 有一个透气元件5,所述透气元件5包括伸入气体通道41内的台阶部,台阶部 的小端51与气体通道41间形成具有一定透气间距的隔爆透气通道61,台阶部 的大端52与气休通道41螺纹密封连接,所述台阶部的大端52内还设有连通外 界及隔爆透气通道61的第二透气通道62,所述隔爆透气通道及第二透气通道间 还设有过渡透气通道63,形成缓冲效果,更好的达到隔爆及缓压作用,所述第 二透气通道的透气间距大于隔爆通道的透气间距,所述台阶部的大端52通过防 松密封垫圈7实现密封并起加固作用。图中32为防爆电机,33为接线盒组件, 34为滚筒外壳。当然,本技术的呼吸装置也可以设置在电动滚筒总成上,如电动滚筒 总成的侧壁,如图1中的右端盖35上。工作原理电动滚筒在使用过程中,内部元器件发热温度升高时,内腔的 压力会相应增大,此时内腔的高压气体可通过呼吸装置的隔爆透气通道进入透气元件的第二透气通道泄压(呼气作用),当设备停止使用后温度降低,内腔的 压力又会相应降低,此时又可通过呼吸装置回压(吸气作用),通过呼吸装置使 防暴电气设备内腔的压力与外界空气的压力始终保持一致,使电气设备外壳零 件在无压力状态下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双重隔爆电动滚筒,包括设有左法兰轴(11)的左支座(1)、设有右支撑轴(21)的右支座(2)、电动滚筒总成(3),所述电动滚筒总成(3)通过左右两个轴承(8)活络转接在所述左法兰轴(11)及右支撑轴(2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轴(21)上还设有连通外界及电动滚筒总成(3)的内部空间(31)的呼吸装置(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重隔爆电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装置(4) 包括设在右支撑轴(21)上的内小外大的台阶型气体通道(41),所述气体通道(41)内端连通电动滚筒总成(3)的内部空间(314),所述气体通道(41)外 端设有一个透气元件(5),所述透气元件(5)包括伸入气体通道(41)内的台 阶部,台阶部的小端(51)与气体通道(41)间形成具有一定透气间距的隔爆 透气通道(61),台阶部的大端(52)与气体通道(41)密封连接,所述台阶部 的大端(52)内还设有连通外界及隔爆透气通道(61)的第二透气通道(6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重隔爆电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爆透气通 道(61)及第二透气通道(62)间还设有过渡透气通道(63)。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重隔爆电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气通 道(62)的透气间距大于隔爆通道(61)的透气间距。5、 根据权利要求2、 3或4所述一种双重隔爆电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台 阶部的大端(52)与右支撑轴(21)间设有防松密封垫圈(7)。6、 一种双重隔爆电动滚筒,包括设有左法兰轴(11)的左支座(1)、设有右支 撑轴(21)的右支座(2)、电动滚筒总成(3),所述电动滚筒总成(3)通过左 右两个轴承(8)活络转接在所述左法兰轴(11)及右支撑轴(21)上,其特征 在于所述电动滚筒总成(3)上还设有连通外界及电动滚筒总成(3)的内部 空间的呼吸装置(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双重隔爆电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装置(4) 设置在电动滚筒总成(3)的侧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重隔爆电动滚筒,包括设有左法兰轴的左支座、设有右支撑轴的右支座、电动滚筒总成,所述电动滚筒总成通过左右两个轴承活络转接在所述左法兰轴及右支撑轴上,所述右支撑轴上还设有连通外界及电动滚筒总成内部空间的呼吸装置。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重隔爆电动滚筒,包括设有左法兰轴(11)的左支座(1)、设有右支撑轴(21)的右支座(2)、电动滚筒总成(3),所述电动滚筒总成(3)通过左右两个轴承(8)活络转接在所述左法兰轴(11)及右支撑轴(2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轴(21)上还设有连通外界及电动滚筒总成(3)的内部空间(31)的呼吸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土根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电动滚筒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