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直流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0136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30 22:51
一种微型直流水泵,所述微型直流水泵包括壳体、电机、叶轮以及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上设置驱动电路;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且所述定子包括U型铁芯、分别套设于U型铁芯的两个铁芯臂上的线架、以及由一根导线按着相反方向分别缠绕在两个线架上的线圈;所述线圈的一个端子与驱动电路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线圈的另一个端子与驱动电路的第二端相连接;其中,所述驱动电路通过霍尔开关检测磁场变化并根据该霍尔开关的输出切换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由一根导线绕制而成的线圈实现对水泵转子持续转动的控制,对产品的加工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电机的起动电压及工作功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栗产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型直流水栗。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微型水栗电机驱动电路多采用交流电源直接驱动水栗电机,或通过开关电源,以及通过传统的带变压器电源将交流转为直流后驱动水栗电机,并且市面上大部分小型直流水栗多数通过两组线圈并绕且通过一个霍尔开关来切换两组线圈交替工作,使水栗转子持续转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微型直流水栗,对产品的加工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电机的起动电压及工作功率。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解决的技术方案:一种微型直流水栗,所述微型直流水栗包括壳体、电机、设置于壳体内且用于促进水流动的叶轮、设置于壳体内且用于盖住叶轮的叶轮盖、以及设置于电机一侧且用于驱动电机转动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电机转动的驱动电路;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其中,所述壳体内分别设置有定子腔、转子腔和叶轮腔,所述定子设置在定子腔内、所述转子设置在转子腔内、所述叶轮设置在叶轮腔内,所述定子包括U型铁芯、分别套设于U型铁芯的两个铁芯臂上的线架、以及由一根导线按着相反方向分别缠绕在两个线架上的线圈;其中,所述线圈的一个端子与驱动电路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线圈的另一个端子与驱动电路的第二端相连接;其中,所述驱动电路通过霍尔开关检测磁场变化并根据该霍尔开关的输出切换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在本技术的微型直流水栗中,所述转子的转轴采用两次包胶的方式注塑到壳体上。在本技术的微型直流水栗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霍尔开关、以及用于控制电机启动电压和工作功率的开关电路;所述霍尔开关的正极端与电源相连接,霍尔开关的负极端与参考地相连接,其输出端与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线圈的两个端子与开关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接,其中,所述线圈采用漆包导线缠绕制成。在本技术的微型直流水栗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三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霍尔开关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电源相连接。在本技术的微型直流水栗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与霍尔开关的输出端相连接,其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与电源相连接,其发射极与参考地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在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三极管和第三电阻之间,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容与电源相连接,其发射极通过第六电阻与参考地相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与霍尔开关的输出端相连接,其发射极与参考地相连接; 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第一电容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相连接,其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其中,所述第八电阻连接在第六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三开关电路包括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二电阻与霍尔开关的输出端相连接,其发射极与参考地相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相连接,其集电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七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其发射极通过第十一电阻与参考地相连接,其基极通过第十三电阻与霍尔开关的输出端相连接。在本技术的微型直流水栗中,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在霍尔开关的正极端和输出端。在本技术的微型直流水栗中,所述第九电阻和第二电容连接第七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所述第八电阻和第一电容连接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基极。在本技术的微型直流水栗中,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五电阻之间,另一端与参考地相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第十二电阻之间,另一端与参考地相连接。在本技术的微型直流水栗中,所述第六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三三极管集电极之间设置有开关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七三极管集电极和第四三极管集电极之间设置有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线圈的一个端子与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线圈的另一个端子与第二端相连接。在本技术的微型直流水栗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和第五三极管分别采用NPN型三极管;所述第六三极管和第七三极管分别采用PNP型三极管。实施本技术的微型直流水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驱动电路只需一组线圈实现对水栗转子持续转动的控制,对产品的加工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电机的起动电压及工作功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使用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基于微型直流水栗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基于微型直流水栗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微型直流水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基于微型直流水栗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微型直流水栗的驱动电路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为本技术的微型直流水栗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微型直流水栗中,所述微型直流水栗包括壳体5、电机M、设置于壳体5内且用于促进水流动的叶轮、设置于壳体5内且用于盖住叶轮的叶轮盖2、以及设置于电机Μ —侧且用于驱动电机Μ转动的驱动板9,所述驱动板9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电机Μ转动的驱动电路;所述电机Μ包括定子和转子4,其中,所述壳体5内分别设置有定子腔、转子腔和叶轮腔,所述定子设置在定子腔内、所述转子4设置在转子腔内、所述叶轮设置在叶轮腔内,所述定子包括U型铁芯6、分别套设于U型铁芯6的两个铁芯臂上的线架7、以及由一根导线按着相反方向分别缠绕在两个线架7上的线圈8 ;其中,所述线圈8的一个端子与驱动电路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线圈8的另一个端子与驱动电路的第二端相连接;其中,所述驱动电路通过霍尔开关HST的高低电平的输出,切换电路三极管的开启或关闭控制线圈的磁场变化,从而驱动电机Μ的转动。在本技术的微型直流水栗中,转子的转轴采用两次包胶的方式,即先将转轴带滚花的一端注塑一部分塑胶,再将此件放入水栗壳体的胶件中注塑到栗壳体上。其中,所述水栗的工作电压实现在3V以下,水栗的功率实现在0.2W以下;其中,所述驱动板上的驱动电路实现在3V以下启动。水栗采用鼻吸式进水口,实现水栗吸水位比传统的中间吸水位要低,其中,工作水位实现在5mm以下。水栗采用高精度轴与转子4,明显提高水栗效率及降低噪音,提高寿命,其中,其噪音可以做到36dB以下。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微型水栗的轴只通过一次性注塑到主体中,而本技术采用两次包胶的方式,先将轴带滚花的一端注塑一部分塑胶,再将此件放入水栗壳体的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直流水泵,所述微型直流水泵包括壳体、电机、设置于壳体内且用于促进水流动的叶轮、设置于壳体内且用于盖住叶轮的叶轮盖、以及设置于电机一侧且用于驱动电机转动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电机转动的驱动电路;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其中,所述壳体内分别设置有定子腔、转子腔和叶轮腔,所述定子设置在定子腔内、所述转子设置在转子腔内、所述叶轮设置在叶轮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U型铁芯、分别套设于U型铁芯的两个铁芯臂上的线架、以及由一根导线按着相反方向分别缠绕在两个线架上的线圈;所述线圈的一个端子与驱动电路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线圈的另一个端子与驱动电路的第二端相连接;其中,所述驱动电路通过霍尔开关检测磁场变化并根据该霍尔开关的输出切换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钜泰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