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托盘和片材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9969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30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片材托盘和片材传送装置,能够简单地伸缩到适合于支撑所期望的尺寸的片材的长度,且容易向装置主体插入。供送托盘(20)具备第一托盘(71)、第二托盘(72)和连接部件(73)。第一托盘(71)和第二托盘(72)的相对位置能够保持在适合于A4尺寸的记录纸张的第一位置、适合于A3尺寸的记录纸张的第二位置以及适合于B4尺寸的记录纸张的第三位置。当第一托盘(71)和第二托盘(72)的相对位置为第三位置且连接部件(73)位于能够向前后方向(8)移动的范围内的前方朝向的移动端时,连接部件(73)的横板(73B)的后端比第二托盘(72)的底板(77)的后端更向后方朝向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能够支撑不同尺寸片材的片材托盘和具备该片材托盘的片材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打印机等图像记录装置具备传送记录有图像的片材的片材传送装置。片材传送装置具备传送片材的传送部以及支撑由传送部传送的片材的排出托盘。期望图像记录装置所搭载的片材传送装置能够传送大尺寸的片材并且能够小型化。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由多个托盘构成的排出托盘。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排出托盘在支撑小尺寸的片材的情况下,在多个托盘重叠的状态下使用,在支撑大尺寸的片材的情况下,在多个托盘被依次拉出而延长的状态下使用。而且,还存在通过仅拉出多个托盘中的一部分而能够支撑中等尺寸的片材的排出托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 2359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例如,在将两个托盘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重叠配置的片材托盘中,在使由两个托盘形成的支撑面最大时,如果不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两个托盘的重复面积,则托盘的连接部分的刚度降低。然而,如果扩大托盘的重复面积,则存在相对于各托盘的尺寸的最大的支撑面不那么大而难以实现轻量化和成本降低的问题。与此相对地,本申请人提出了利用角钢等连接部件连接两个托盘而通过角钢提高连接部分的刚度的结构。然而,由于夹设有连接部件,在两个托盘之间相应地产生间隙,在将片材托盘插入到装置主体时,容易产生该间隙卡挂于开口周缘的部件这样的不良情况。因此,本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材托盘,能够简单地伸缩到适合于支撑所期望的尺寸的片材的长度,并且容易插入装置主体。(1)本技术涉及的片材托盘包括:第一托盘,包括具有支撑片材的第一支撑面的第一底壁以及分别在沿着该第一支撑面的第一方向的两侧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壁立起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二托盘,包括第二底壁以及分别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相对于所述第二底壁立起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二底壁具有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相连并支撑片材的第二支撑面,使所述第二支撑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下方,并以改变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重叠的程度的方式使所述第二托盘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托盘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及一对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并分别具有底壁部以及侧壁部,所述底壁部分别夹设于所述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之间,所述侧壁部夹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或夹设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所述侧壁部以能够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卡合或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卡合。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的相对位置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适合于具有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长度的片材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适合于具有比所述第一长度长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长度的片材的位置,所述第三位置是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适合于具有比所述第一长度长且比所述第二长度短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长度的片材的位置。在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的相对位置为所述第三位置且所述一对连接部件位于能够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范围内的所述第二方向中的所述第二托盘侧的朝向即前方朝向的移动端时,所述底壁部的与所述前方朝向相反的朝向即后方朝向的第三端相比所述第二底壁的所述后方朝向的第二端向所述后方朝向突出。通过将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的相对位置设为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能够使片材托盘的尺寸适合于沿着第二方向的长度不同的片材。在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的相对位置是第三位置且一对连接部件位于能够向第二方向移动的范围内的前方朝向的移动端时,由于底壁部的第三端相比第二底壁的第二端向后方朝向突出,因此在第一底壁的第一端和第二底壁的第二端之间不会产生与连接部件的厚度相应的间隙。(2)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的相对位置是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底壁的所述第二端位于与所述第一底壁的所述后方朝向的第一端相同的位置,或相比所述第一端向所述后方朝向突出。由此,在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的相对位置是第一位置时,处于最底侧的第二底壁的第二端最向后方朝向突出,因此框体等部件不易进入第一底壁的第一端和第二底壁的第二端之间。(3)优选的是,所述侧壁部和所述第三壁及所述第四壁通过在一方形成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孔与插入到该长孔的卡合爪而进行卡合。由此,第二托盘和连接部件牢固地连接,第二托盘和连接部件的位置关系不易产生扭转。其结果是,在第二托盘和连接部件之间不易产生间隙。(4)优选的是,在所述底壁部的第三端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的所述第一底壁侧的一端位于比所述第二底壁侧的一端靠所述后方朝向的位置,并且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第二底壁倾斜。利用倾斜面,将与底壁部的第三端抵接的部件向第二底壁侧引导。(5)本技术也能够作为片材传送装置而进行把握,该片材传送装置包括所述片材托盘以及能够通过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插拔所述片材托盘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供送被所述片材托盘支撑的片材的供送部。根据本技术,能够使片材托盘简单地伸缩到适合于支撑所期望的尺寸的片材的长度。而且,能够实现容易向装置主体插入的片材托盘。【附图说明】图1是复合机1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打印部11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供送托盘20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第一托盘71和第二托盘72的相对位置为第一位置时供送托盘20和排出托盘21的立体图。图5是第一托盘71和第二托盘72的相对位置为第一位置且转动托盘160在突出位置时供送托盘20和排出托盘21的立体图。图6是第一托盘71和第二托盘72的相对位置为第三位置且转动托盘160在突出位置时供送托盘20和排出托盘21的立体图。图7是第一托盘71和第二托盘72的相对位置为第二位置且转动托盘160在突出位置时供送托盘20和排出托盘21的立体图。图8是第二托盘72位于第二位置时的供送托盘20的俯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对第二托盘72相对于第一托盘71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锁定机构90的图,图9(A)是第一托盘71的背面图,图9(B)是图9(A)的B — B剖视图。图10是用于说明允许第二托盘72相对于第一托盘71的移动的锁定机构90的图,图9 (A)是第一托盘71的背面图,图9⑶是图9 (A)的B — B剖视图。图11 (A)是连接部件73的上表面侧的立体图,图11⑶是连接部件73的下表面侧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技术的一例,在不改变本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适合地改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复合机10设置成能够使用的状态(图1的状态)为基准来定义上下方向7,将设置开口 13 —侧作为近前侧(正面)来定义前后方向8,从近前侧(正面)观看复合机10来定义左右方向9。另外,前后方向8是第一方向的一例,左右方向9是第二方向的一例。如图1所示,复合机10大致形成为长方体,并具备以喷墨记录方式在记录纸张等片材上记录图像的打印部11。复合机10具有传真功能和打印功能等各种功能。打印部11相当于图像记录装置。打印部11具有在前表面形成有开口 13的框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片材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托盘,包括具有支撑片材的第一支撑面的第一底壁以及分别在沿着该第一支撑面的第一方向的两侧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壁立起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二托盘,包括第二底壁以及分别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相对于所述第二底壁立起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二底壁具有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相连并支撑片材的第二支撑面,使所述第二支撑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下方,并以改变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重叠的程度的方式使所述第二托盘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托盘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及一对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并分别具有底壁部以及侧壁部,所述底壁部分别夹设于所述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之间,所述侧壁部夹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或夹设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所述侧壁部以能够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卡合或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卡合,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的相对位置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适合于具有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长度的片材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适合于具有比所述第一长度长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长度的片材的位置,所述第三位置是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适合于具有比所述第一长度长且比所述第二长度短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长度的片材的位置,在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的相对位置为所述第三位置且所述一对连接部件位于能够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范围内的所述第二方向中所述第二托盘侧的朝向即前方朝向的移动端时,所述底壁部的与所述前方朝向相反的朝向即后方朝向的第三端相比所述第二底壁的所 述后方朝向的第二端向所述后方朝向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鹫野善行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