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热电模组制备过程的定位夹紧装置。前、后、左、右定位块分别通过自身凹槽和凸台围成矩形空间,在矩形空间内安装下夹紧板,下陶瓷片定位在下夹紧板中;顺着前、后、左、右定位块方向等距布置有多条导向槽,槽内分别装有前后定位条和左右定位条,前后定位条与左右定位条交叉形成矩形定位槽;下陶瓷片位于前后定位条下面;上陶瓷片定位在上夹紧板下端面中,在矩形定位槽内依次交叉放置P型、N型热电臂,P型、N型热电臂的两端分别与下、上陶瓷片的导电电极相接触,上、下夹紧板通过夹紧装置,对上陶瓷片的导电电极,P型、N型热电臂和下陶瓷片的导电电极的夹紧。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定位夹紧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热电模组制备过程的定位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温差发电器是能将热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固态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无运动部件、绿色环保等优点,在废热回收利用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热电模组是温差发电器的核心部件,由陶瓷片、导电电极和P、N型热电臂组成。工作时,热电模组两端具有一定的温度差,热激发作用引起P、N型热电臂内部载流子移动,形成电动势,目前应用得较多的热电材料有Bi2Te3、PbTe、SiGe等;导电电极将多对P、N型热电臂串联或并联起来,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如Cu、Ag、N1、Fe等;陶瓷片将热电臂和导电电极与热源和冷却装置隔离开来,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绝缘性,如A1203、AIN等。热电模组制备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1、陶瓷片和导电电极之间的连接;2、P、N型热电臂和导电电极之间的连接。陶瓷片和导电电极之间的连接工艺日趋成熟,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是陶瓷表面金属化法,具体过程为先对陶瓷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然后采用烧结或其他方法在陶瓷表面涂镀一层金属作为中间层,最后用一般钎料将金属镀层和导电电极连接在一起。P、N型热电臂和导电电极之间的连接,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是钎焊法。加热前,将钎料置于P、N型热电臂和导电电极之间,并施加适当的压力;加热后,钎料熔化,由于毛细血管作用钎料填满P、N型热电臂和导电电极之间的缝隙,并与P、N型热电臂和导电电极发生相互溶解和原子扩散,形成固溶体组织;加热完成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冷却,形成具有良好强度和塑性的钎焊接头,完成P、N型热电臂和导电电极之间的连接。由于单对P、N型热电臂发电量很小,可以将多对P、N型热电臂串联或并联,增大热电模组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当P、N型热电臂串联或并联方式改变时,对应更改导电电极在上下陶瓷片的布置位置;当P、N型热电臂数量和排布方式改变时,对应更改前后、左右定位块的长度和及其导向槽的数量。这种应用于热电模组制备过程的定位夹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热电模组制备过程的定位夹紧装置,采用先定位、后夹紧、再撤除定位装置的方式,可快速实现多对P、N型热电臂和导电电极之间的定位和夹紧,然后通过钎焊方法实现多对P、N型热电臂和导电电极之间的连接,完成热电模组的制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夹紧装置、上夹紧板,一面己钎焊有位置已确定导电电极的上陶瓷片,P型热电臂,N型热电臂,一面己钎焊有位置已确定导电电极的下陶瓷片,下夹紧板,前、后定位块,左、右定位块,前后定位条和左右定位条。前、后定位块,左、右定位块分别通过自身凹槽和凸台相互定位围成矩形空间,在矩形空间内安装下夹紧板,下陶瓷片定位在下夹紧板凹槽中;顺着前、后定位块方向等距布置有多条导向槽,多条导向槽内分别装有前后定位条,顺着左、右定位块方向等距布置有多条导向槽,多条导向槽内分别装有左右定位条,前后定位条位于左右定位条之下,两者交叉形成矩形定位槽;下陶瓷片位于前后定位条下面;上陶瓷片定位在上夹紧板下端面凹槽中,在矩形定位槽内依次交叉放置P型热电臂和N型热电臂,P型热电臂和N型热电臂的两端分别与下陶瓷片的导电电极和上陶瓷片的导电电极相接触;装配前上下陶瓷片导电电极表面均匀涂覆钎焊焊料,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之间通过夹紧装置,实现对上陶瓷片的导电电极、P型热电臂和N型热电臂和下陶瓷片的导电电极的夹紧。所述前后定位条和左右定位条条数相同或条数不相同。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四根螺柱、四根弹簧、四片垫片和四个螺母;四根螺柱分别装在下夹紧板四角上,四根螺柱穿过上夹紧板后,每根螺柱均套有弹簧和垫片,并用螺母锁紧。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可快速实现对多对P、N型热电臂和导电电极之间的定位和夹紧,并将夹紧好的热电模组整体置入真空钎焊炉中,完成P、N型热电臂和导电电极之间的连接;2.该装置采用夹紧板、螺柱、弹簧、垫片和螺母的夹紧方式,可在较宽温度范围内有效补偿因热电臂和导电电极不同热膨胀系数引起的热应力,稳定预紧力,保证后续钎焊过程顺利进行;3.该装置采用先定位、后夹紧、再撤除定位装置的设计思想,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热电模组制备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原理图。图2是导电电极和下陶瓷片焊接后的俯视图(以4乘4热电单元为例)。图3是导电电极和上陶瓷片焊接后的俯视图(以4乘4热电单元为例)。图4是热电臂定位图。图5是热电模组定位夹紧正视图。图6是撤除定位装置后的热电模组夹紧正视图。图中:1.前、后定位块,2.左、右定位块,3.下夹紧板,4.下陶瓷片,5.导电电极,6.上陶瓷片,7.P型热电臂,8.N型热电臂,9.螺柱,10.螺母,11.垫片,12.弹簧,13.上夹紧板,14.前后定位条,15.左右定位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夹紧装置、上夹紧板13,一面己钎焊有位置已确定导电电极5的上陶瓷片6,P型热电臂7,N型热电臂8,一面己钎焊有位置已确定导电电极5的下陶瓷片4,下夹紧板3,前、后定位块1,左、右定位块2,前后定位条14和左右定位条15。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前、后定位块1,左、右定位块2分别通过自身凹槽和凸台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热电模组制备过程的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紧装置、上夹紧板(13),一面己钎焊有位置已确定导电电极的上陶瓷片(6),P型热电臂(7),N型热电臂(8),一面己钎焊有位置已确定导电电极的下陶瓷片(4),下夹紧板(3),前、后定位块(1),左、右定位块(2),前后定位条(14)和左右定位条(15);前、后定位块(1),左、右定位块(2)分别通过自身凹槽和凸台相互定位围成矩形空间,在矩形空间内安装下夹紧板(3),下陶瓷片(4)定位在下夹紧板(3)凹槽中;顺着前、后定位块(1)方向等距布置有多条导向槽,多条导向槽内分别装有前后定位条(14),顺着左、右定位块(2)方向等距布置有多条导向槽,多条导向槽内分别装有左右定位条(15),前后定位条(14)位于左右定位条(15)之下,两者配合形成矩形定位槽;下陶瓷片(4)位于前后定位条(14)下面;上陶瓷片(6)定位在上夹紧板(13)下端面凹槽中,在矩形定位槽内依次放置P型热电臂(7)和N型热电臂(8),P型热电臂(7)和N型热电臂(8)的两端分别与下陶瓷片(4)的导电电极和上陶瓷片(6)的导电电极相接触;装配前上下陶瓷片导电电极表面均匀涂覆钎焊焊料,上夹紧板(13)和下夹紧板(3)之间通过夹紧装置,实现对上陶瓷片(6)的导电电极、P型热电臂(7)和N型热电臂(8)和下陶瓷片(4)的导电电极的夹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礼群,梅德庆,王辉,李佳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