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7862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7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流用断路器,不必限定漏电电源侧和负载侧的连接方向。该断路器具有基座(11)、静触头(27)、动触头(23)灭弧装置(50)和一对永磁铁(54a、54b)。其中,静触头设置在基座上,具有静触点(21);动触头具有动触点(22),动触点(22)能够接触以及离开静触点;灭弧装置(50)由多片栅片(51)构成,栅片具有形成于靠动触头一侧的切口部(51a)以及侧脚部(51b),切口部(51a)呈U字形,侧脚部(51b)位于切口部的两侧,包围两个触点以及静触头配置于切口部(51a)内侧;一对永磁铁配置在静触点的两侧,且以同极相对的方式相对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永磁铁来提高对电弧的驱动力(ark driving force)的断路器(Circuit Breaker)0
技术介绍
由于直流电流没有零电位,因而例如采用如下方式来切断该直流电流,即,使电弧接触配置在触点附近的绝缘材料时产生的压力梯度(压力差)来驱动电弧,使电弧被引导至栅(grid)片并被割断,从而切断该直流电流。另外,在电压较高时,可通过增加栅片的片数来升高电弧电压,或者可通过降低栅片侧的磁阻来提高磁动力(由磁场提供的驱动力)。但是,采用这些方式的必要条件是,所要切断的电流较大(例如100A以上),足以使电弧能够到达栅片,而对于在此之下的电流区域中,则一般采用如下方式驱动电弧,即,在两触点的两侧附近,以异极相对的方式配置永磁铁,在切断电流时,依照弗莱明定则(Fleming' srule)使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力的方向朝向灭弧装置的栅片侧,从而由该磁力驱使电弧向灭弧装置的栅片侧运动。另外,为了防止永磁铁受到电弧高温的影响,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用树脂来覆盖永磁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报特开2011-129385号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中,通常,是对电流方向为从断路器的电源一侧朝向负载一侧的一个方向的电弧进行驱动,使其向栅片一侧运动,然而,对于电流方向为从负载一侧朝向电源一侧的反方向的电弧,永磁铁产生的驱动力则变为驱使电弧向与栅片相反的方向运动的作用力。为了切断高电压,必须驱使电弧向栅片一侧运动,因而在连接断路器时必须确定电流的流向,即,有必要确定制品的极性。然而,在一般与太阳能发电的供电箱相连接的直流断路器中,在太阳能发电板一侧发生短路的情况下,电流会由其他供电箱一侧回流,产生相反方向的电流。因此,在限定了电源一侧和负载一侧的连接方向的断路器中,即在两触点的两侧附近以异极相对的方式配置永磁铁的断路器中,由于该回流的电流的流向与预定的电流流向相反,因而电弧被向与灭弧板相反的方向驱动,从而有可能导致无法切断电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断路器,在该直流断路器中,并不限定电源一侧和负载一侧的连接方向(并不区分电源一侧的连接和负载一侧的连接)。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断路器具有基座、静触头、动触头、灭弧装置和一对永磁铁。其中,静触头设置在基座上,具有静触点;动触头具有动触点,动触点能够接触以及离开静触点;灭弧装置由多片栅片构成,栅片具有形成于靠动触头一侧的切口部以及侧脚部,切口部呈U字形,侧脚部位于切口部的两侧,且两触点以及静触头位于切口部内侧;一对永磁铁配置在静触点两侧,且以同极相对的方式相对配置。采用本专利技术,将磁铁配置为,位于静触点左右两侧的2个磁铁的靠静触电侧的极性相同,从而能够获得不需限定电源一侧和负载一侧的连接方向(不区分电源一侧的连接与负载一侧的连接)的直流用的断路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断路器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中X-X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断路器的灭弧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用于说明正向连接时图3所示灭弧装置中的磁力线的说明图。图5是图3所示灭弧装置的俯视图,是用于说明正向连接时动触头刚离开后的电弧的说明图。图6是从横臂一侧观看时图3所示灭弧装置的主视图,是用于说明正向连接时动触头离开中途的电弧的说明图。图7是图6所示灭弧装置的俯视图,是用于说明正向连接时动触头离开中途的电弧的说明图。图8是沿图7中Y-Y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正向连接时动触头离开中途的电弧的说明图。图9是自横臂一侧观看时图3所示灭弧装置的主视图,是表示正向连接时动触头处于离开状态时的电弧的说明图。图10是图9所示灭弧装置的俯视图,是表示正向连接时动触头处于离开状态时的电弧的说明图。图11是沿图10中Z1-Z1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是表示正向连接时动触头处于离开状态时的电弧的说明图。图12是用于说明反向连接时图3所示灭弧装置中的磁力线的说明图。图13是自横臂一侧观看时图3所示灭弧装置的主视图,是表示反向连接时动触头处于离开状态时的电弧的说明图。图14是图9所示灭弧装置的主视图,是表示反向连接时动触头处于离开状态时的电弧的说明图。图15是沿图14中Z2-Z2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是表示正向连接时动触头处于离开状态时的电弧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0:箱体;11:基座;12:罩部;21:静触点;22:动触点;23:动触头;24:电源侧端子;25:负载侧端子;27:静触头;40:保护装置;50:灭弧装置;51:栅片;54:永磁铁;55:磁铁支架;56:绝缘部件;101:断路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断路器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中X-X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断路器的灭弧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用于说明正向连接时图3所示灭弧装置中的磁力线的说明图。图5是图3所示灭弧装置的俯视图,是用于说明正向连接时动触头刚离开后的电弧的说明图。图6是从横臂(crossbar,动触头支承臂)一侧观看时图3所示灭弧装置的主视图,是用于说明正向连接时动触头离开中途的电弧的说明图。图7是图6所示灭弧装置的俯视图,是用于说明正向连接时动触头离开中途的电弧的说明图。图8是沿图7中Y-Y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正向连接时动触头离开中途的电弧的说明图。图9是自横臂一侧观看时图3所示灭弧装置的主视图,是表示正向连接时动触头处于离开状态时的电弧的说明图。图10是图9所示灭弧装置的俯视图,是表示正向连接时动触头处于离开状态时的电弧的说明图。图11是沿图10中Z1-Z1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是表示正向连接时动触头处于离开状态时的电弧的说明图。如图1、图2所示,断路器101具有箱体10,箱体10由绝缘材料形成,具有基座(base) 11和罩部(cover) 12。在基座11上配置有断路单元(unit) 20,该断路单元20的个数与端子的极数相同,在断路单元20的上部配置有公知的开闭机构部30,该开闭机构部30具有切换连杆(toggle rink)机构。罩部12覆盖基座11上的各断路单元20和开闭机构部30,开闭机构部30的操作手柄(handle) 31从罩部12的手柄窗口 12a伸出。各极的断路单元20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在基座11上配置着横臂32,横臂32为各断路单元20共用,并与各断路单元20垂直。由开闭机构部30使该横臂32以其轴心为中心转动,横臂32上分别安装有各断路单元20的动触头23。在横臂32以其轴心为中心转动时,各断路单元20的各动触头23同时转动,该动触头23的转动使动触点22接触或者离开静触点21。开闭机构部30由公知的切换连杆机构构成,具有被保护装置40驱动的公知的脱扣器(trip bar) 33。各断路单元20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断路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基座;静触头,其设置在基座上,具有静触点;动触头,其具有动触点,所述动触点能够接触以及离开所述静触点;灭弧装置,其由多片栅片构成,所述栅片具有形成于靠所述动触头一侧的切口部以及侧脚部,所述切口部呈U字形,所述侧脚部位于所述切口部的两侧,且所述两个触点以及所述静触头配置于所述切口部内侧;一对永磁铁,其设置在所述静触点的两侧,且以同极相对的方式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好伸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