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表定位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7772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7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体表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CT诊断扫描前,利用第一图像采集器采集被扫描人体的正面图像,根据正面图像确定被扫描人体的体表被测点,并获取体表被测点与第一图像采集器的连线在扫描床上的投影夹角;利用第二图像采集器采集被扫描人体的侧面图像,利用侧面图像得到所述体表被测点与扫描床间的垂直距离,并获取扫描床的当前床高、扫描床的初始床高和体表被测点对应初始位置的水平床码;根据获取上述参数计算得到体表被测点在扫描床上的水平床码,实现对体表被测点的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体表定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并且节约了X射线剂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_种体表定位方法及装置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10月2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410582659.2、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体表定位方法及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表定位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临床CT扫描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被扫瞄人体进行X射线平片扫瞄进行定位。由于X射线照射到人体,可能会使细胞受到抑制、破坏甚至坏死,进而有可能对被扫瞄人体造成伤害,例如脱发、皮肤烧伤、视力障碍、白血病等。因此,如何减少CT扫描时X射线的照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当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体表定位方法及装置,实现了对人体进行体表定位的同时,减少X射线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体表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CT诊断扫描前,利用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采集被扫描人体的正面图像,根据所述正面图像确定被扫描人体的体表被测点,所述体表被测点为其在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中的影像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采集区域中设置的定位线重合的点,并获取所述体表被测点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的连线在扫描床上的投影夹角;利用第二图像采集器采集被扫描人体的侧面图像,利用所述侧面图像得到所述体表被测点与扫描床间的垂直距离,并获取扫描床的当前床高、扫描床的初始床高和所述体表被测点对应初始位置的水平床码;根据获取的所述体表被测点与扫描床间的垂直距离、扫描床的当前床高、所述体表被测点对应初始床高的水平床码,以及第一图像采集器与体表被测点的连线在扫描床上的投影夹角、扫描床的初始床高,计算得到所述体表被测点在扫描床上的水平床码,实现对所述体表被测点的定位。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体表被测点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的连线在扫描床上的投影夹角包括:在扫描床上设置定位基线,所述定位基线与扫描床的短边平行;当所述定位基线在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中的影像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中设置的定位线重合时,根据预置的算法得到所述定位基线与第一图像采集器连线在扫描床上的投影夹角;获取所述定位基线与第一图像采集器连线在扫描床上的投影夹角,并将其作为所述体表被测点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的连线在扫描床上的投影夹角。优选的,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体表被测点与扫描床间的垂直距离、扫描床的当前床高、所述体表被测点对应初始床高的水平床码,以及第一图像采集器与体表被测点的连线在扫描床上的投影夹角、扫描床的初始床高,计算得到所述体表被测点在扫描床上的水平床码,具体的计算公式为:P = PI, -(Hl-H+h)*arctanα其中,所述Ρ为体表被测点在扫描床上的水平床码,所述Ρ1’为所述体表被测点对应初始床高的水平床码,所述Η1为扫描床的当前床高,所述Η为扫描床的初始床高,所述h为所述体表被测点与扫描床间的垂直距离,所述α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与体表被测点的连线在扫描床上的投影夹角。优选的,所述当前床高利用初始床高和所述扫描床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当前位置的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计算得到。优选的,所述体表被测点对应初始床高的当前水平床码,通过所述定位基线的水平床码和所述扫描床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当前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计算得到。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体表定位装置,应用在包括有第一图像采集器、第二图像采集器的CT扫描系统中,其中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和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器分别与所述体表定位装置连接;其中所述体表定位装置包括参数获取单元和计算单元,所述参数获取单元与所述计算单元连接;所述参数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采集的所述正面图像获取所述体表被测点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的连线在扫描床上的投影夹角,根据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器采集的所述侧面图像获取所述体表被测点与扫描床间的垂直距离,以及扫描床的初始床高、当前床高和所述体表被测点对应初始床高时的水平床码;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体表被测点与扫描床间的垂直距离、所述扫描床的当前床高、所述体表被测点对应初始床高的水平床码,以及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与体表被测点的连线在扫描床上的投影夹角、所述扫描床的初始床高,计算得到所述体表被测点在扫描床上的水平床码,实现对所述体表被测点的定位。进一步地,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如下公式得到所述体表被测点在扫描床上的水平床码:P = PI, -(Hl-H+h)*arctanα其中,所述Ρ为体表被测点在扫描床上的水平床码,所述Ρ1’为所述体表被测点对应初始床高的水平床码,所述Η1为扫描床的当前床高,所述Η为扫描床的初始床高,所述h为所述体表被测点与扫描床间的垂直距离,所述α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与体表被测点的连线在扫描床上的投影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图像采集器和第二图像采集器完成了对所述体表被测点的水平床码的获取,实现了对人体体表的定位,避免了传统CT扫描时通过平片定位而给被扫描人体带来额外的X射线辐射,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并且节约了 X射线剂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体表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图像采集器和第二图像采集器对被扫描人体进行体表定位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图像采集器和第二图像采集器对被扫描人体进行体表定位时各参数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体表定位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减少CT扫描时X射线的照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本专利技术中一个可行的方法是通过图像采集器(例如视频摄像头)采集被扫描人体的体表图像,进而根据该体表图像计算被扫描人体的各被测点位置,代替传统CT扫描时的平片定位片进行定位。参见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例子所示的体表定位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在包括有第一图像采集器11、第二图像采集器12、CT扫描仪以及扫描床T1等组成的CT扫描系统中,其中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11位于扫描床T1的正上方,用于采集被扫描人体在扫描床上的正面图像,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器12位于扫描床T1的侧面,用于采集被扫描人体在扫描床T1上的侧面图像。所述扫描床上设置有定位基线(未图示),所述定位基线在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中的影像与第一图像采集器的采集区域中预先设置的定位线重合。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1:在CT诊断扫描前,利用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采集被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体表定位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表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CT诊断扫描前,利用第一图像采集器采集被扫描人体的正面图像,根据所述正面图像确定被扫描人体的体表被测点,所述体表被测点为其在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中的影像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采集区域中设置的定位线重合的点,并获取所述体表被测点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的连线在扫描床上的投影夹角;利用第二图像采集器采集被扫描人体的侧面图像,利用所述侧面图像得到所述体表被测点与扫描床间的垂直距离,并获取扫描床的当前床高、扫描床的初始床高和所述体表被测点对应初始位置的水平床码;根据获取的所述体表被测点与扫描床间的垂直距离、所述扫描床的当前床高、所述体表被测点对应初始床高的水平床码,以及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与体表被测点的连线在扫描床上的投影夹角、所述扫描床的初始床高,计算得到所述体表被测点在扫描床上的水平床码,实现对所述体表被测点的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刚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