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7361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振动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它包括电磁铁(33),在其一侧设有一块振动板(11),振动输送机参与振动的部分(1、2)与振动板固定连接,以及,包括设在电磁铁(33)相对侧的对振板(32),电磁铁高度可调地固定在对振板上,振动板(11)与对振板(32)弹性地互相连接,其特征为:这种弹性的连接通过至少三个围绕着电磁铁(33)的绕组圆周均匀分布、相对于电磁铁(33)的绕组轴线成斜角排列的托梁(29)实现,它们的上端各通过一叠板弹簧(31)与振动板(11)连接,它们的下端各通过另一个叠板弹簧(30)与对振板(32)连接,托梁(29)与一固定式基座(7)固定连接,而这一连接成为驱动装置相对于振动输送机不振动部分的唯一的连接,使得在电磁铁(33)上加上交流电压时,唯一地以振动板(11)和与其连接的部分(1、2)为一方,以电磁铁(33)和对振板(32)为另一方处于振动状态。(*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振动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它们用于各种输送小颗粒的装置中。它们按照这样的原理工作,即,使一个螺旋形或圆形的轨道进行振动,它的运动主要具有一个水平分量和一个垂直分量。要输送的物料可涉及各种材料的小颗粒,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例如分选、检验和装桶。这种被驱动的分选罐使在它里面的小颗粒沿分选罐边缘作圆周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处在一定位置的小颗粒能够渡过相应的分选通道,而其它的则重新落入分选罐中。振动输送机另一种专用设计用于对制药工业的压制品(komprimat)如片剂或丸剂同时进行修整和除尘。由EP0’549’533A1已知这种药片修整机,它在药片的生产过程中直接连接在压片机的下游。它在向上输送药片的同时对药片进行修整(去毛边)和除尘。这种药片修整机有一个螺旋线状的轨道,后者沿一竖立套管的内壁延伸,并可处于一个具有水平和垂直分量的振动之中。由于这种振动,药片在此螺旋线状的轨道上向上蹦跳。借助于一台抽吸设备可以将灰尘从螺旋线状轨道上方的区域内吸出。其中,振动由安装在基座上的电磁铁产生,借助于此电磁铁可克服设在基座与振动板之间相对于电磁铁绕组轴线倾斜的板簧的复位力,吸引一块与基座隔开距离的、螺旋线状轨道间接地与之固定连接的振动板。这种振动输送机和药片修整机的驱动装置的缺点在于,整个设备的基座构成了对振质量,因此被迫参与振动,而这一振动必须由橡胶底脚吸收。以此方式驱动的分选罐情况也同样如此。因为这种振动输送机在工作时没有静止的部分,所以整个外壳、支柱、基座以及在它上面的所有的每个零件都随之一起振动。因此所消耗的能量不仅转化成那些确实应当振动的零件的振动,而且肯定使一些实际上根本不必振动的附加装置也处于振动之中,其结果是降低了振动输送机的效率。因为基座难免要起对振质量的作用,所以它必须设计得比较重,以便可靠地支承振动输送机,在这种情况下,橡胶底脚必须吸收它的振动,以便最终使整个振动输送机工作时稳定地站立在地基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创造一种用于输送小颗粒的振动输送机的驱动装置,采用这种驱动装置,通过使少量的质量参与振动以及与此同时在振动输送机上实现了有静止的部分,这些部分可以支承不必或不应随之一起振动的任何附加的装置,从而使吸收的能量比传统的设计得到更为有效的转化。此目的通过按专利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输送小颗粒的驱动装置实现,这种装置具有此专利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述的特征。与传统的结构相比,这种驱动装置结构紧凑,以及,为了取得同样的效果所消耗的电能大约是按EP0’549’533A1的设计中传统的驱动装置的一半。驱动装置竖立在其上的基座不再受到振动,以及,在基座上同样可以安装那些在工作时保持绝对静止的附加装置,也就是说不随之一起振动。与传统的设计相比,这种驱动装置在能量耗费相同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输送高度。附图表示了按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的最佳设计方案,下面借助于附图对它作详细的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组合在药片修整机中的驱动装置,图中表示了它从侧面看的剖面;图2振动输送机驱动装置详图。图1表示按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使用在振动输送机中。它位于基座7外壳的内部,并由电磁铁33和4个围绕着电磁铁周围分布的相对于电磁铁绕组轴线成斜角排列的托梁29组成,托梁29上和下各装有叠板弹簧30、31。上叠板弹簧31在电磁铁33上面通过其上端与振动板11固定连接,而下叠板弹簧30在电磁铁33下面与对振板32固定连接。电磁铁33弧立地固定在对振板32上。托梁29在工作时构成静止的极,并作为静止极与基座7固定连接,基座7支承了整个驱动装置以及要驱动的输送轨道。在这里所表示的振动输送机同时设计作为药片修整机。小颗粒,在这里亦即药片,被放在螺旋线形通道状轨道1上,轨道1以其内边缘4沿着支承管2外侧围绕着支承管卷绕,小颗粒在轨道1上由于驱动装置所产生的振动而向上输送。轨道1最好用铬钢制造,并通过它在断面中央制有一折弯而构成一个槽。采取了这一措施,尤其在所要输送的小颗粒涉及的是药片的情况下,保证将药片按平放着的位置输送。即使由于振动使个别药片偶尔弹跳成直立位置,但因为这种槽的形状在短时间内它又重新处于平放位置。此外,采用这种折弯保证药片在轨道上决不会卡住。在支承管2和在支承管外侧向上卷绕的轨道1上相隔小的径向距离地套有一个套管3,套管3最好用有机玻璃制造并因而可以看到轨道1。在套管3上端罩有盖14。盖14在轨道1的终点处有一个出料斗18。下部在轨道1的始端处,在套管3的另一端有一个加料漏斗19。现在支承管2装在属于驱动装置的振动板11上,于是它应连同通道状轨道1一起振动。沿着中央支承管2的轴线延伸着一根两端有螺纹16、17的圆杆15。圆杆15下部借助于螺纹17与驱动装置的振动板11固定拧紧。盖13装在支承管2上,盖13借助于螺旋闭锁器20将支承管2通过圆杆15与振动板11夹紧。套管3如已说明的那样用盖14关闭,并竖立在基座7的外壳上。外壳的上盖由环形薄板盖12构成。在薄板盖12与支承管2之间,密封唇10保证振动的支承管2与静止的薄板盖12之间弹性地、防尘和气密地连接。在支承管2与套管3之间,由于药片8互相摩擦在此区域5内形成的灰尘,可以连续地向下通过接管24抽走。支承着支承管2和螺旋线状轨道1的振动板11支承在4对叠板弹簧30、31上。在此驱动装置上重要之点是叠板弹簧30、31的结构。也就是说它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结构,即,这种结构保证基座7和由基座7支承的套管3均不参与振动,并因而不受到振动。在这里,基座7由一个容器似的圆形金属箱构成,在其下侧装有橡胶底脚26。大约在金属箱的二分之一高度处延伸有水平地平放着的金属环28,在图中可以看到此金属环的侧面,它相隔一个径向间距地围绕着电磁铁33。4个托梁29围绕着电磁铁外圆周分布,它们相对于其平面成斜角地固定,与金属环平面大约成35°角。为此,从环28的外边缘区铣出槽来,托梁29插入槽中并用螺钉固定在槽中。托梁29通过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支柱23与基座7固定连接。在图1离观察者最近的一个托梁29可见其侧面。平行于其上侧和平行于其下侧各延伸一个叠板弹簧30、31。上叠板弹簧31以其下端用螺钉固定在托梁29上侧,而其自由振动的上端固定在振动板11上。按完全相同的方式,安置其它3个上叠板弹簧。下叠板弹簧30相反,它以其上端固定在托梁29上,其自由振动的下端与对振板32固定连接。其它三个下叠板弹簧30同样以相同的方式安置。电磁铁33装在对振板32上,它是借助于螺栓34固定在对振板32上的,并因而可以调整它的高度位置。电磁铁33占据了环28内部的空间,其中,它的绕组轴线与整个输送装置的中心线重合,沿着此轴线还延伸着圆杆15。在振动板11上竖立着带有螺旋线状轨道1的支承管2,在金属箱或基座7上边缘上静止安装着套管3。因此,一个上部的振动质量由振动板11、支承管2以及螺旋线状轨道1构成,以及另一个下部的振动质量,在这里起对振质量的作用,由对振板32和固定在它上面的电磁铁33构成。上部和下部振动质量,通过叠板弹簧30、31和安装在环28上的托梁29互相连接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托梁在工作时保持静止,并因而不参与振动。所以,基座7和安装在它上面的套管3也保持静止,因此这种零件不受到振动。若现在电磁铁33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伊利
申请(专利权)人:克雷默尔巴瑟尔斯多夫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