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1390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外壳上设置有连通前声腔并与前声腔构成声音流通通道的声口;外壳内还设置有密闭腔,密闭腔通过第一通孔与声音流通通道连通,所述密闭腔通过第二通孔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扬声器模组,密闭腔和声音流通通道连通在一起,使得密闭腔可以作为亥姆赫兹共振腔,来吸收声音流通通道中或发声单体本身产生的高频谐波,从而滤除掉部分高频段的声波,进而提升扬声器的音效;密闭腔的体积以及连接密闭腔通孔的大小决定了共振频率,但是由于受到扬声器尺寸的限制,使得很难通过第一通孔来改变密闭腔的共振频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闭腔通过第二通孔与外界连通,使得可以通过第二通孔来调节密闭腔的吸收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声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技术介绍
扬声器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声学部件,其为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现有的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发声器单体,该发声器单体将壳体的内腔分为彼此隔绝的前声腔、后声腔。前声腔连通扬声器模组的出声孔,后声腔为封闭结构,仅通过阻尼孔与外界连通。现有的扬声器中,尤其对于侧出声的扬声器模组而言,由于其前声腔的声通道较长,容易造成高频谐振,在FR曲线上表现为高频上凸,甚至出现尖峰,谐波失真(THD)在相应频率下也出现尖峰,从而影响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容腔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容腔分为彼此隔绝的前声腔、后声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连通前声腔并与前声腔构成声音流通通道的声口 ;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密闭腔,所述密闭腔通过第一通孔与声音流通通道连通,其中,所述密闭腔通过第二通孔与外界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至少一个,该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构成了阻尼孔结构。优选地,还设置有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容腔内的发声单体(3),所述发声单体(3)将容腔分为彼此隔绝的前声腔、后声腔(4);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连通前声腔并与前声腔构成声音流通通道(5)的声口(11);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密闭腔(6),所述密闭腔(6)通过第一通孔(7)与声音流通通道(5)连通,其中,所述密闭腔(6)通过第二通孔(9)与外界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丹杨赟霍新祥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