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吉他弦枕,所述可调式吉他弦枕包含有调节支架(1)、调节杆(2)和弦枕主体(3),所述调节支架(1)为一U形结构,调节杆(2)两端为螺杆,且调节杆(2)的两端螺杆穿接在U形调节支架(1)的左右两侧板之间,所述调节杆(2)的中部设置有多个楔形块(2.1);所述弦枕主体(3)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楔形块(2.1)相匹配的楔形面,且弦枕主体(3)位于楔形块(2.1)上,弦枕主体(3)底部的楔形面与楔形块(2.1)的楔形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调式吉他弦枕,可对弦枕高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吉他弦枕。
技术介绍
目前,低价吉他由于价格低、质量差,或者由于受潮等原因,指板会略有变形,且无法修复,从而导致吉他出现打品现象;此外,即便是高端吉他,也可能因受潮出现类似的情况,或者无法买到合适的弦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对弦枕高度进行调节的可调式吉他弦枕。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种可调式吉他弦枕,所述可调式吉他弦枕包含有调节支架、调节杆和弦枕主体,所述调节支架为一 U形结构,调节杆两端为螺杆,且调节杆的两端螺杆穿接在U形调节支架的左右两侧板之间,所述调节杆的中部设置有多个楔形块;所述弦枕主体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楔形块相匹配的楔形面,且弦枕主体位于楔形块上,弦枕主体底部的楔形面与楔形块的楔形面相接触。本技术一种可调式吉他弦枕,所述弦枕主体两侧竖向设置有导条,所述调节支架的左右两侧板的内侧壁之间竖向设置有导槽;且弦枕主体的导条嵌置于调节支架的导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楔形块的配合,使得弦枕主体能够上下升降,从而有效的对其高度进行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调式吉他弦枕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调节支架1、调节杆2、弦枕主体3 ;楔形块2.1、调节螺杆2.2。【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可调式吉他弦枕,所述可调式吉他弦枕包含有调节支架1、调节杆2和弦枕主体3,所述调节支架1为一 U形结构,调节杆2两端为螺杆,且调节杆2的两端螺杆穿接在U形调节支架1的左右两侧板之间,所述调节杆2的中部设置有多个楔形块2.1 ;所述弦枕主体3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楔形块2.1相匹配的楔形面,且弦枕主体3位于楔形块2.1上,弦枕主体3底部的楔形面与楔形块2.1的楔形面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弦枕主体3两侧竖向设置有导条,所述调节支架1的左右两侧板的内侧壁之间竖向设置有导槽;且弦枕主体3的导条嵌置于调节支架1的导槽内,从而当通过调节螺杆2.2使得楔形块2.1左右移动时,能够方便的将弦枕主体3顶起或下降,起到了对其调节高度的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可调式吉他弦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吉他弦枕包含有调节支架(I)、调节杆(2)和弦枕主体(3),所述调节支架(I)为一 U形结构,调节杆(2)两端为螺杆,且调节杆(2)的两端螺杆穿接在U形调节支架(I)的左右两侧板之间,所述调节杆(2)的中部设置有多个楔形块(2.1);所述弦枕主体(3)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楔形块(2.1)相匹配的楔形面,且弦枕主体(3)位于楔形块(2.1)上,弦枕主体(3)底部的楔形面与楔形块(2.1)的楔形面相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式吉他弦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弦枕主体(3)两侧竖向设置有导条,所述调节支架(I)的左右两侧板的内侧壁之间竖向设置有导槽;且弦枕主体(3)的导条嵌置于调节支架(I)的导槽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吉他弦枕,所述可调式吉他弦枕包含有调节支架(1)、调节杆(2)和弦枕主体(3),所述调节支架(1)为一U形结构,调节杆(2)两端为螺杆,且调节杆(2)的两端螺杆穿接在U形调节支架(1)的左右两侧板之间,所述调节杆(2)的中部设置有多个楔形块(2.1);所述弦枕主体(3)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楔形块(2.1)相匹配的楔形面,且弦枕主体(3)位于楔形块(2.1)上,弦枕主体(3)底部的楔形面与楔形块(2.1)的楔形面相接触。本技术一种可调式吉他弦枕,可对弦枕高度进行调节。【IPC分类】G10D3/14, G10D1/08, G10D3/12【公开号】CN204991111【申请号】CN201520370203【专利技术人】孔睿 【申请人】孔睿【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申请日】2015年6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吉他弦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吉他弦枕包含有调节支架(1)、调节杆(2)和弦枕主体(3),所述调节支架(1)为一U形结构,调节杆(2)两端为螺杆,且调节杆(2)的两端螺杆穿接在U形调节支架(1)的左右两侧板之间,所述调节杆(2)的中部设置有多个楔形块(2.1);所述弦枕主体(3)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楔形块(2.1)相匹配的楔形面,且弦枕主体(3)位于楔形块(2.1)上,弦枕主体(3)底部的楔形面与楔形块(2.1)的楔形面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睿,
申请(专利权)人:孔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