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5610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池。该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在池体内布置有多个用于驱动水体上下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插入水体的导套和螺旋导柱,螺旋导柱轴接在导套内,螺旋导柱的顶部连接有风力驱动的金属叶轮,导套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孔,导套下部设置有出水孔,螺旋导柱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肋片,所述的导套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螺旋导柱为金属螺旋导柱,导套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器,所述的散热器与螺旋导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池结构简单合理,利用风力和太阳能驱动污水对流,提高生化处理效果,以降低处理能耗和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污水处理池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池一般是采用生化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除其内部的有毒有害物质,生化方法利用到的化学药品或者生物菌群都需要与水体充分接触才能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电力驱动水体翻动对流以实现搅拌化学药品或者生物菌群,采用电力驱动消耗能源角度,且电力驱动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利用风力和太阳能驱动污水对流的污水处理池,以降低能耗和处理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污水处理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在池体内布置有多个用于驱动水体上下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插入水体的导套和螺旋导柱,螺旋导柱轴接在导套内,螺旋导柱的顶部连接有风力驱动的金属叶轮,导套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孔,导套下部设置有出水孔,螺旋导柱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肋片,所述的导套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螺旋导柱为金属螺旋导柱,导套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器,所述的散热器与螺旋导柱连接。所述的金属叶轮为球形叶轮。球形叶轮可以全方位吸收太阳的热能。所述的驱动装置矩阵布置在池体内。所述的螺旋导柱为铝柱或者铜柱。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叶轮在风力的驱动下带动螺旋导柱旋转,从进水口吸水向出水孔排水,将水池上侧的水向下侧推动,由于上侧的水温度较高,高温的水被吸入下侧后会向上流动如此循环形成对流,实现了水体翻动,提高了生化处理效果。叶轮、螺旋导柱为金属材料,叶轮吸收的热量会被螺旋导柱传递到下侧水体通过散热器向周围水体散热,下侧水体的水温得到提高后会向上浮动形成水体对流,提高了生化处理效果。利用风能、太阳能驱动水体翻动,降低了处理能耗和处理成本。本技术的污水处理池结构简单合理,投入成本较低,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污水处理池的示意图。图2是驱动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1和矩阵布置在池体内的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竖直的布置在池体内用于驱动水体上下翻动。驱动装置2包括导套3,在导套3内轴接有螺旋导柱4,螺旋导柱4的外侧开设有螺旋肋片41,在螺旋导柱的顶部连接有球形叶轮5,在螺旋导柱的底端连接有散热器6,导套3的上部开设有进水孔31,下部开设有出水孔32,导套3设置有保温层33。螺旋导柱4和球形叶轮5均采用金属导热材料,螺旋导柱4采用铝柱或者铜柱。叶轮在风力的驱动下带动螺旋导柱旋转,从进水口吸水向出水孔排水,将水池上侧的水向下侧推动,由于上侧的水温度较高,被吸入下侧后会向上流动如此循环形成对流,实现了水体翻动,提高了生化处理效果。叶轮、螺旋导柱为金属材料,叶轮吸收的热量会被螺旋导柱传递到下侧水体通过散热器向周围水体散热,下侧水体的水温得到提高后会向上浮动形成水体对流,提高了生化处理效果。【主权项】1.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在池体内布置有多个用于驱动水体上下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插入水体的导套和螺旋导柱,螺旋导柱轴接在导套内,螺旋导柱的顶部连接有风力驱动的金属叶轮,导套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孔,导套下部设置有出水孔,螺旋导柱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肋片,所述的导套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螺旋导柱为金属螺旋导柱,导套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器,所述的散热器与螺旋导柱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叶轮为球形叶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的顶部设置有外径大于导套的盖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矩阵布置在池体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导柱为铝柱或者铜柱。【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池。该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在池体内布置有多个用于驱动水体上下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插入水体的导套和螺旋导柱,螺旋导柱轴接在导套内,螺旋导柱的顶部连接有风力驱动的金属叶轮,导套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孔,导套下部设置有出水孔,螺旋导柱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肋片,所述的导套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螺旋导柱为金属螺旋导柱,导套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器,所述的散热器与螺旋导柱连接。本技术的污水处理池结构简单合理,利用风力和太阳能驱动污水对流,提高生化处理效果,以降低处理能耗和处理成本。【IPC分类】C02F3/00【公开号】CN204981307【申请号】CN201520456529【专利技术人】黄永兰, 姜献东 【申请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在池体内布置有多个用于驱动水体上下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插入水体的导套和螺旋导柱,螺旋导柱轴接在导套内,螺旋导柱的顶部连接有风力驱动的金属叶轮,导套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孔,导套下部设置有出水孔,螺旋导柱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肋片,所述的导套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螺旋导柱为金属螺旋导柱,导套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器,所述的散热器与螺旋导柱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兰姜献东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