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小平专利>正文

使用寿命长的纺织纱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5402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纺织纱筒管,包括顶盘和筒管,所述筒管为圆柱状,包括筒外壁和筒内壁,所述筒外壁两端设置有过渡面,过渡面表面为弧形下凹结构,筒内壁内部为圆柱形的中空腔,在筒外壁表面沿水平方向呈线性设置有若干凸环;所述筒内壁的内侧对称设置有滚珠凹槽,所述滚珠凹槽内设置有滚珠,滚珠卡持在滚珠凹槽内,在筒内壁上对应滚珠凹槽的位置设置有直径小于滚珠凹槽的孔洞;本装置通过在筒内壁内设置安装有滚珠的滚珠凹槽,使得纱筒在转动时更平衡且避免了筒内壁与转轴直接摩擦,避免了纱筒的摩擦损坏,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在筒管与顶盘和底盘的连接处通过管件进行连接安装,方便纱筒的拆卸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纺织纱筒管
技术介绍
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纺织机械也随着纺织业发展起来,在纺织行业中,会广泛使用到对纱线进行表面包覆的包纱机,包纱机上设置有卷绕纱线的纱管以及防止纱线从从纱管上脱落的边盘,但是现有纱管是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制造,这样当纱筒表面或边盘损坏时,就会使得整个沙筒废弃,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纱筒两侧的边盘为竖直面,这样就减少了纱筒所能缠绕的纱线量,而且一般的纱筒表面为平整的,这样的纱筒在绕线时容易发生纱线在纱筒水平方向交错缠绕,这样给后期的使用带来不便,且纱管内壁与转轴在工作时不断的相互摩擦,从而使得纱管使用寿命缩短,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纺织纱筒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使用寿命长的纺织纱筒管,包括顶盘和筒管,所述筒管为圆柱状,包括筒外壁和筒内壁,所述筒外壁两端设置有过渡面,过渡面表面为弧形下凹结构,筒内壁内部为圆柱形的中空腔,在筒外壁表面沿水平方向呈线性设置有若干凸环;所述筒内壁的内侧对称设置有滚珠凹槽,所述滚珠凹槽内设置有滚珠,滚珠卡持在滚珠凹槽内,在筒内壁上对应滚珠凹槽的位置设置有直径小于滚珠凹槽的孔洞;所述筒管两端分别设置有顶盘和底盘,所述顶盘和底盘与筒管的连接处呈圆弧状;顶盘远离筒管的一面呈向内凹陷的圆弧状,底盘远离筒管的一面为平面,所述顶盘和底盘上设置有与筒外壁贴合安装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和筒外壁的连接处设置有管件,在管件外周面上设置有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凹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外壁的厚度为8mm,所述筒内壁的厚度为22mm。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以凸环与筒外壁一体成型,且凸环的个数至少为五个。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珠凹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成对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在筒外壁两端设置弧形的过渡面与顶盘和底盘的远古面相贴合,提高了筒管上纱线的缠绕量,并且避免了纱线在缠绕时被割断,同时对缠绕在筒管上的纱线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使得筒管两端的纱线不容易松动垮塌,并且通过在筒内壁内设置安装有滚珠的滚珠凹槽,使得纱筒在转动时更平衡且避免了筒内壁与转轴直接摩擦,避免了纱筒的摩擦损坏,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且由于滚珠的顺滑,使得纱筒的转动更加顺畅,在筒管与顶盘和底盘的连接处通过管件进行连接安装,方便纱筒的拆卸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纺织纱筒管,包括顶盘1、底盘2和筒管3,所述筒管3为圆柱状,包括筒外壁31和筒内壁32,所述筒外壁31两端设置有过渡面36,过渡面36表面为弧形下凹结构,所述筒外壁31的厚度为8_,所述筒内壁32的厚度为22mm,筒内壁32内部为圆柱形的中空腔33,在筒外壁31表面沿水平方向呈线性设置有若干凸环37,所以凸环37与筒外壁31 —体成型,且凸环37的个数至少为五个,当纱筒在缠绕纱线时,能够对纱线进行按顺序依次缠绕,不会发生交错绕线,为后续加工提供了方便;所述筒内壁32的内侧对称设置有滚珠凹槽34,所述滚珠凹槽34内设置有滚珠35,滚珠35卡持在滚珠凹槽34内,在筒内壁32上对应滚珠凹槽34的位置设置有直径小于滚珠凹槽34的孔洞,所述滚珠凹槽3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成对设置,通过滚珠35的设置,使得纱筒在转动时更平衡且避免了筒内壁32与转轴直接摩擦,避免了纱筒的摩擦损坏,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且由于滚珠35的顺滑,使得纱筒的转动更加顺畅;所述筒管3两端分别设置有顶盘1和底盘2,所述顶盘1和底盘2与筒管3的连接处呈圆弧状,筒外壁31两端的过渡面与顶盘1和底盘2的圆弧面相贴合,提高了筒管3上纱线的缠绕量,并且避免了纱线在缠绕时被割断,同时对缠绕在筒管3上的纱线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使得筒管3两端的纱线不容易松动垮塌;顶盘1远离筒管3的一面呈向内凹陷的圆弧状,底盘2远离筒管3的一面为平面,所述顶盘1和底盘2上设置有与筒外壁31贴合安装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和筒外壁31的连接处设置有管件4,在管件4外周面上设置有凹槽42,在凹槽42内设置有连接块41,连接块41与凹槽42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通过管件4来进行筒管3与顶盘1和底盘2的连接安装,方便纱筒的拆卸更换。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装置通过在筒外壁31两端设置弧形的过渡面36与顶盘1和底盘2的远古面相贴合,提高了筒管3上纱线的缠绕量,并且避免了纱线在缠绕时被割断,同时对缠绕在筒管3上的纱线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使得筒管3两端的纱线不容易松动垮塌,并且通过在筒内壁32内设置安装有滚珠35的滚珠凹槽34,使得纱筒在转动时更平衡且避免了筒内壁32与转轴直接摩擦,避免了纱筒的摩擦损坏,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且由于滚珠35的顺滑,使得纱筒的转动更加顺畅,在筒管3与顶盘1和底盘2的连接处通过管件4进行连接安装,方便纱筒的拆卸更换。【主权项】1.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纺织纱筒管,包括顶盘和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管为圆柱状,包括筒外壁和筒内壁,所述筒外壁两端设置有过渡面,过渡面表面为弧形下凹结构,筒内壁内部为圆柱形的中空腔,在筒外壁表面沿水平方向呈线性设置有若干凸环;所述筒内壁的内侧对称设置有滚珠凹槽,所述滚珠凹槽内设置有滚珠,滚珠卡持在滚珠凹槽内,在筒内壁上对应滚珠凹槽的位置设置有直径小于滚珠凹槽的孔洞;所述筒管两端分别设置有顶盘和底盘,所述顶盘和底盘与筒管的连接处呈圆弧状;顶盘远离筒管的一面呈向内凹陷的圆弧状,底盘远离筒管的一面为平面,所述顶盘和底盘上设置有与筒外壁贴合安装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和筒外壁的连接处设置有管件,在管件外周面上设置有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凹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寿命长的纺织纱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外壁的厚度为8mm,所述筒内壁的厚度为2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寿命长的纺织纱筒管,其特征在于,所以凸环与筒外壁一体成型,且凸环的个数至少为五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寿命长的纺织纱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凹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成对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纺织纱筒管,包括顶盘和筒管,所述筒管为圆柱状,包括筒外壁和筒内壁,所述筒外壁两端设置有过渡面,过渡面表面为弧形下凹结构,筒内壁内部为圆柱形的中空腔,在筒外壁表面沿水平方向呈线性设置有若干凸环;所述筒内壁的内侧对称设置有滚珠凹槽,所述滚珠凹槽内设置有滚珠,滚珠卡持在滚珠凹槽内,在筒内壁上对应滚珠凹槽的位置设置有直径小于滚珠凹槽的孔洞;本装置通过在筒内壁内设置安装有滚珠的滚珠凹槽,使得纱筒在转动时更平衡且避免了筒内壁与转轴直接摩擦,避免了纱筒的摩擦损坏,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在筒管与顶盘和底盘的连接处通过管件进行连接安装,方便纱筒的拆卸更换。【IPC分类】B65H75/18, B65H75/14【公开号】CN204980649【申请号】CN201520480247【专利技术人】何小平 【申请人】何小平【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纺织纱筒管,包括顶盘和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管为圆柱状,包括筒外壁和筒内壁,所述筒外壁两端设置有过渡面,过渡面表面为弧形下凹结构,筒内壁内部为圆柱形的中空腔,在筒外壁表面沿水平方向呈线性设置有若干凸环;所述筒内壁的内侧对称设置有滚珠凹槽,所述滚珠凹槽内设置有滚珠,滚珠卡持在滚珠凹槽内,在筒内壁上对应滚珠凹槽的位置设置有直径小于滚珠凹槽的孔洞;所述筒管两端分别设置有顶盘和底盘,所述顶盘和底盘与筒管的连接处呈圆弧状;顶盘远离筒管的一面呈向内凹陷的圆弧状,底盘远离筒管的一面为平面,所述顶盘和底盘上设置有与筒外壁贴合安装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和筒外壁的连接处设置有管件,在管件外周面上设置有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凹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何小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