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反应釜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5240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反应釜清洗装置,包括电机、旋转清洗件和气泵,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清洗件连接,带动旋转清洗件转动;旋转清洗件具有与反应釜内壁形状一致的清洗部,旋转清洗件内部挖设气道;气道的入气口与气泵的出气口连接,出气口开设在旋转清洗件的清洗部。实现清洗件对内壁进行刮擦清洗的同时,利用气道输送的高速气体对内壁进行冲击,将粘附在内壁上的残留物冲击掉,实现对反应釜内壁的充分清洗。进一步在气道的入气口与气泵的出气口的连接处采用连接件连接,解决了因防止气道的入气口与气泵的出气口的连接管线缠绕而限制了电机的旋转模式只能为正转一周再反转一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设备
,尤其是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反应爸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过程需要采用具有加温、搅拌等功能的反应釜,成本较高,因此,往往会用同一个反应釜去制备不同的混凝土外加剂。由于不同混凝土外加剂添加的成分以及用量都不相同,因此,在配制另一种不同混凝土外加剂时需要对反应釜进行充分的清洗,否则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成分会对接下来配制的不同混凝土外加剂的成分及含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配制得到的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清洗装置,实现对反应釜内壁的充分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反应釜清洗装置,实现对反应釜内壁的充分清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反应釜清洗装置,包括电机、旋转清洗件和气栗,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清洗件连接,带动旋转清洗件转动;所述旋转清洗件具有与反应釜内壁形状一致的清洗部,所述旋转清洗件内部挖设气道;所述气道的入气口与所述气栗的出气口连接,出气口开设在所述旋转清洗件的清洗部。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电机正转一圈反转一圈。保证气道的入气口与气栗的出气口的连接处不会因旋转清洗件的旋转而缠绕,影响气体的输入。进一步地,所述气道的入气口与所述气栗的出气口的连接处采用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外固定圈和内旋转圈,所述外固定圈和内旋转圈密封旋转连接,保证外固定圈和内旋转圈能相对旋转;且所述外固定圈开设入气口,内旋转圈上开设出气口 ;所述内旋转圈固定套设在所述旋转清洗件上,且内旋转圈的出气口与所述气道的入气口密封连接;所述外固定圈固定设置,外固定圈的入气口与所述气栗的出气口连接。采用该种连接件后,气道的入气口与气栗的出气口的连接处不会因旋转清洗件的旋转而缠绕,就无需将电机设定为正转一圈反转一圈。进一步地,所述气道的出气口的轴线与对应处的反应釜内壁所在的平面所夹的角度为任意角度。进一步地,所述气道的出气口的轴线与对应处的反应釜内壁所在的平面所夹的角度不为90° ο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角度调整管,所述角度调整管与所述气道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控制所述气道的出气方向以与反应釜内壁呈任意角度冲击至反应釜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整管与所述气道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控制所述气道的出气方向以与反应釜内壁呈非90°的角度冲击至反应釜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清洗件的清洗部连接刷毛。更方便地进行刷洗。本技术的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反应釜清洗装置,能够在实现清洗件对内壁进行刮擦清洗的同时,利用气道输送的高速气体对内壁进行冲击,将粘附在内壁上的残留物冲击掉,实现对反应釜内壁的充分清洗。同时还可以将粘附在旋转清洗件的清洗部的表面(以及刷毛内部)的残留物进行冲刷,进入反应釜内的清洗液中,不对反应釜内壁造成二次污染。为了增多气体对反应釜内壁的冲击角度,清洗更充分,将气道的出气口的轴线与对应处的反应釜内壁所在的平面所夹的角度设计为任意角度,优选非90°的角度。进一步地在气道的入气口与气栗的出气口的连接处采用连接件连接,解决了因防止气道的入气口与气栗的出气口的连接管线缠绕而限制了电机的旋转模式只能为正转一周再反转一周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反应釜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反应釜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是实施例2中的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反应釜清洗装置的连接件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根据图1所示,说明本实施例的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反应釜清洗装置,包括电机1、旋转清洗件2和气栗3,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清洗件2连接,带动旋转清洗件2转动;所述旋转清洗件2具有与反应爸5内壁形状一致的清洗部21,所述旋转清洗件2内部挖设气道4 ;所述气道4的入气口与所述气栗3的出气口连接,出气口 41开设在所述旋转清洗件2的清洗部21,所述清洗部21为与反应釜内壁接触并对其进行刷洗的部位。由于电机在转动过程中,气道的入气口与气栗的出气口的连接处会随旋转清洗件的旋转而移动,导致连接管线缠绕,影响气体的输入,因此,本实施例1中将所述电机1的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电机1正转一圈反转一圈。从而保证连接管线不会缠绕,保证冲击气体的输入。为了更方便地对反应釜内壁进行刷洗,在所述旋转清洗件2的清洗部21表面连接刷毛6。实施例2针对旋转清洗件2的旋转容易导致气道的入气口与气栗的出气口的连接处的连接管道缠绕,不利于气体的通入。本实施例2中,将所述气道的入气口与所述气栗的出气口的连接处采用连接件7连接,所述连接件7包括外固定圈71和内旋转圈72,所述外固定圈71和内旋转圈72密封旋转连接,外固定圈71和内旋转圈72之间嵌设滚珠73,保证外固定圈71和内旋转圈72能相对旋转;且所述外固定圈71开设入气口 711,内旋转圈72上开设出气口 721 ;所述内旋转圈72固定套设在所述旋转清洗件2的旋转轴部分上,且内旋转圈72的出气口 721与所述气道4的入气口密封连接;所述外固定圈71固定设置,外固定圈71的入气口 711与所述气栗3的出气口连接。采用该种连接件7后,气道4的入气口与气栗3的出气口的连接处不会因旋转清洗件2的旋转而缠绕,就无需将电机设定为正转一圈反转一圈。为了更方便地对反应釜内壁进行刷洗,在所述旋转清洗件2的清洗部21表面连接刷毛6。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反应釜清洗装置的气道4的出气口 41的出气方向进行改进。所述气道4的出气口 41的轴线L与对应处的反应釜内壁所在的平面P所夹的角度a为任意角度。由气道4排出的气体以任意角度冲击至反应釜内壁上,将粘附在内壁上的残留物冲击掉,实现对反应釜内壁的充分清洗。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控制所述气道4的出气口 41的轴线L与对应处的反应釜内壁所在的平面P所夹的角度a不为90°。在旋转清洗件2的壁厚比较薄的情况下,所述气道4的出气口 41的壁厚相应地就很薄,出气的角度就不易掌控,因此,在气道4的出气口 41上增设角度调整管(图未视),将角度调整管固定连接在所述气道4的出气口 41上,控制角度调整管的轴线与反应釜内壁呈任意角度冲击至反应釜内壁上。优选地,控制角度调整管的轴线与反应釜内壁呈非90°的任意角度冲击至反应釜内壁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反应釜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旋转清洗件和气泵,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清洗件连接,带动旋转清洗件转动;所述旋转清洗件具有与反应釜内壁形状一致的清洗部,所述旋转清洗件内部挖设气道;所述气道的入气口与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接,出气口开设在所述旋转清洗件的清洗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一伦但维张达马宇博雷曼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友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