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热管式地冷冷源蓄冷系统及冷水机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74828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力热管式地冷冷源蓄冷系统及冷水机组,冷水机组设有冷水管道,蓄冷系统包括重力热管和蓄冷池,重力热管的下端连接设置在蓄冷池中,重力热管的上端设置在冷凝换热装置中,还包括换热管,换热管埋设在地下,换热管包括进流管和回流管。进流管和回流管的上端分别通过绝热管联通冷凝换热装置的进口和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重力热管式冷源蓄冷系统冷水机组,利用重力热管式冷源蓄冷系统为冷水机组提供蓄冷系统,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重力热管式冷源蓄冷系统利用换热管为重力热管提供冷源,换热管能够充分利用钻孔井内的热交换面积,使换热管与井壁保持大面积的接触,有效提高换热管的吸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重力热管式地冷冷源蓄冷系统及冷水机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数据中心对冷水机组持续制冷能力要求比较高,当外部电源断电后,UPS可以用于IT设备供电,一般无法给同样耗电巨大的空调设备进行供电,但是可以给风机、水栗等功耗小的设备进行供电。此外,数据中心为解决蓄冷事宜,在水系统中增设大型蓄冷罐,体积庞大,占据空间巨大,给保温工作,承重工作带来麻烦;并且这种系统并不能节能。出于断电后提供冷量的角度以及减少蓄冷设备体积的角度考虑。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蓄冷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冷水机组的缺陷,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重力热管式地冷冷源蓄冷系统及冷水机组,有效利用了自然冷源并能持续供给冷源。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重力热管式冷源蓄冷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水机组重力热管式地冷冷源蓄冷系统,所述冷水机组设有冷水管道,所述蓄冷系统包括重力热管、蓄冷池、冷凝换热装置中;所述换热管埋设在地下,所述换热管包括进流管和回流管,所述进流管和回流管的上端分别通过绝热管联通所述冷凝换热装置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进流管的外壁与所述回流管的外壁连接,所述进流管与所述回流管相互平行,所述进流管包括4个横截面为圆形的管子,所述回流管的横截面由第一弧、第二弧、第三弧和第四弧依次首尾相接而成,其中,第二弧和第四弧为S形弧,第一弧的半径大于第三弧的半径,所述第一弧和第三弧的圆心均位于所述回流管的横截面内,所述进流管围绕所述第三弧设置。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流管的横截面面积均相等。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流管的横截面的面积总和大于所述回流管的横截面面积。更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整体外直径为80±0.5mm,所述回流管和所述外侧管的管壁厚度均为3 ±0.5mm。更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靠近地面的一端内壁绝热或在其内壁设置绝热管套。更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的截面积为所述进流管截面积之和的50-60%。更进一步的,所述冷媒是水、乙二醇水溶液、30%?45%的氯化钙水溶液、或者是含20%?40%十水合硫酸钠和15%?25%三水合醋酸钠的水溶液,或者是含20%?40%十水合硫酸钠和15%?30%氯化钙的水溶液。此蓄冷介质具有5?20°C下相变温度,从而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有效利用其相变潜热。更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换热装置为水冷装置、风冷装置或者喷淋蒸发冷凝换热装置。可以利用本技术的换热管实现对重力式热管的各种冷却方式。其中,水冷装置只需一个冷水池即可实现。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重力热管式冷源蓄冷系统利用换热管为重力热管提供冷源,换热管能够充分利用钻孔井内的热交换面积,使换热管与井壁保持大面积的接触,有效提高换热管的吸冷效率。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重力热管式地冷冷源蓄冷系统冷水机组,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重力热管式地冷冷源蓄冷系统,所述蓄冷池与冷水机组并联。更进一步的,所述蓄冷池通过三通阀连接冷水机组。此种设计可简单方便实现控制介质从冷水机组或者蓄冷池通过。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重力热管式冷源蓄冷系统冷水机组,利用重力热管式冷源蓄冷系统为冷水机组提供蓄冷系统,且本技术的重力热管式冷源蓄冷系统利用换热管为重力热管提供冷源,换热管能够充分利用钻孔井内的热交换面积,使换热管与井壁保持大面积的接触,有效提尚换热管的吸冷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重力热管式重力热管式地冷冷源蓄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重力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重力热管式冷源蓄冷系统,蓄冷系统应用于冷水机组上。冷水机组设有冷水管道,包括重力热管5、蓄冷池4、冷凝换热装置3和换热管,蓄冷池的进口和出口与冷水机组的冷水管道并联连接,并通过控制阀实现接入或断开;重力热管为分离式热管,其蒸发段设在蓄冷池4中,冷凝段则设在冷凝换热装置3中。蓄冷系统包括重力热管5、蓄冷池4、冷凝换热装置3和换热管,重力热管5的下端设置在蓄冷池4中,重力热管5的上端设置在冷凝换热装置3中。其中,蓄冷池4与冷水机组并联。当冷水机组出现故障或者停电时,可以利用蓄冷池4持续提供冷量。蓄冷池4中存储有蓄冷介质,蓄冷介质是水、5%?25%的氯化钙水溶液、或者是含3%?10%十水合硫酸钠和5%?12%三水合醋酸钠的水溶液,或者是含5%?15%氯化钙和5%?10%磷酸钠的水溶液。此蓄冷介质具有5?20°C下相变温度,从而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有效利用其相变潜热。本技术的换热管埋设在地下,包括进流管2和回流管1,进流管2和回流管1的上端分别通过绝热管联通冷凝换热装置3的两端,进流管2的外壁与回流管1的外壁连接,进流管2与回流管1相互平行,进流管2包括4个横截面为圆形的管子,回流管1的横截面由第一弧11、第二弧12、第三弧13和第四弧14依次首尾相接而成,其中,第二弧12和第四弧14为S形弧,第一弧11的半径大于第三弧13的半径,第一弧11的两端和第三弧1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弧12和第四弧14连接,第一弧11和第三弧13的圆心均位于回流管1的横截面内,进流管2围绕第三弧13设置。上述设计能够使换热管充分利用钻孔井内的热交换面积,使换热管与井壁保持大面积的接触,有效提高换热管的吸冷效率。本实施例中,回流管1的横截面面积均相等。进流管2的横截面的面积总和大于回流管1的横截面面积。换热管整体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力热管式地冷冷源蓄冷系统,冷水机组设有冷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系统包括重力热管(5)、蓄冷池(4)、冷凝换热装置(3)和换热管,所述蓄冷池的进口和出口与冷水机组的冷水管道并联连接,并通过控制阀实现接入或断开;所述重力热管为分离式热管,其蒸发段设在蓄冷池中,冷凝段则设在冷凝换热装置(3)中;所述换热管埋设在地下,包括进流管(2)和回流管(1),所述进流管(2)和回流管(1)的上端分别通过绝热管联通所述冷凝换热装置(3)的进口和出口形成循环,所述进流管(2)的外壁与所述回流管(1)的外壁连接,所述进流管(2)与所述回流管(1)相互平行,所述进流管(2)包括4个横截面为圆形的管子,所述回流管(1)的横截面由第一弧(11)、第二弧(12)、第三弧(13)和第四弧(14)依次首尾相接而成,其中,第二弧(12)和第四弧(14)为S形弧,第一弧(11)的半径大于第三弧(13)的半径,所述第一弧(11)和第三弧(13)的圆心均位于所述回流管(1)的横截面内,所述进流管(2)围绕所述第三弧(13)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星张宗勤田俊袁祎王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