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4632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稀土分离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表面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罐体,罐体的内腔设有漏斗,漏斗的上边沿与罐体的内腔侧面连接,漏斗的底部设在罐体的内腔底面并且连接排泥管,排泥管贯穿罐体的底部,排泥管的侧面设有第一阀门,罐体侧面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侧面设有第二阀门,且排水管对应罐体的另一侧面设有观察玻璃,罐体的顶面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锥形齿轮连接转动杆,转动杆的贯穿罐体的顶面中心且下端设在罐体的内腔,转动杆的底端连接涡轮盘,涡轮盘的侧面周向等距设有弧形叶片,罐体的顶面偏心位置设有进液口。该稀土分离装置,快捷有效,能有效回收稀土,防止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分离装置
,具体为一种稀土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稀土处理工艺中,会产生沉淀废水和淋洗废水,在这些废水中会掺有部分稀土颗粒,但这些废水通常都直接通过废水管路排出,使废水中的稀土颗粒也随之流失,造成了稀土材料的浪费,如果直接排放还会造成污染,对环境有危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稀土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稀土分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罐体,所述罐体的内腔下部设有漏斗,所述漏斗的上边沿与罐体的内腔侧面连接,所述漏斗的底部设在罐体的内腔底面并且连接排泥管,所述排泥管贯穿罐体的底部,所述排泥管的侧面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罐体侧面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侧面设有第二阀门,且所述排水管对应罐体的另一侧面设有观察玻璃,所述罐体的顶面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锥形齿轮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贯穿罐体的顶面中心且下端设在罐体的内腔,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连接有涡轮盘,所述涡轮盘的侧面周向等距设有弧形叶片,所述罐体的顶面偏心位置还设有进液口。优选的,所述罐体的顶面中心镶嵌有轴承,所述转动杆的侧面与轴承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和观察玻璃均与漏斗的上边沿平齐,且涡轮盘的水平位置高于排水管的水平位置。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靠近罐体的端口设有滤网。优选的,所述电机对应罐体的顶面设有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稀土分离装置,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使转动杆底端的涡轮盘转动,扰动罐体中的液体,使形成涡流,产生的离心作用使稀土颗粒沉淀到漏斗上,并且可以通过排泥管排出,罐体的侧面设有排水管,可以排出清水,通过观察玻璃可以观察稀土颗粒的沉淀量,当沉淀量太多时就打开第一阀门排出,结构简单,快捷有效,能有效回收稀土,防止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架、3罐体、4漏斗、5电机、6齿轮、7轴承、8转动杆、9涡轮盘、10进液口、11排水管、12第二阀门、13观察玻璃、14排泥管、15第一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稀土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表面设有支架2,支架2上设有罐体3,罐体3的内腔下部设有漏斗4,漏斗4的上边沿与罐体3的内腔侧面连接,漏斗4的内腔底部设在罐体3的底面并且连接排泥管14,用于排出稀土颗粒,排泥管14贯穿罐体3的底部,且排泥管14的侧面设有第一阀门15,罐体3侧面设有排水管11,排水管11靠近罐体3的端口设有滤网,防止稀土可以内排出,排水管11的侧面设有第二阀门12,控制排水,且排水管11对应罐体3的另一侧面设有观察玻璃13,用于观察罐体3中的稀土颗粒沉淀量,排水管11和观察玻璃13均与漏斗4的上边沿平齐,且涡轮盘9的水平位置高于排水管11的水平位置,有利于稀土颗粒的沉淀,防止扰乱已经沉淀的颗粒,罐体3的顶面设有电机5,电机5对应罐体3的顶面设有限位块,可以保证电机5的稳定,防止电机5与转动杆8的连接断开,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锥形齿轮6连接转动杆8,转动杆8的贯穿罐体3的顶面中心且下端设在罐体3的内腔,罐体3的顶面中心镶嵌有轴承7,转动杆8的侧面与轴承7过盈配合,保证转动杆8快速稳定的转动,转动杆8的底端连接有涡轮盘9,涡轮盘9的侧面周向等距设有弧形叶片,罐体3的顶面偏心位置还设有进液口 10,通过电机5带动转动杆8转动,从而使转动杆8底端的涡轮盘9转动,扰动罐体中的液体,使形成涡流,产生的离心作用使稀土颗粒沉淀到漏斗4上,并且可以通过排泥管14排出,罐体3的侧面设有排水管11,可以排出清水,通过观察玻璃13可以观察稀土颗粒的沉淀量,当沉淀量太多时就打开第一阀门15排出,结构简单,快捷有效,能有效回收稀土,防止环境污染。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主权项】1.一种稀土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表面设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设有罐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的内腔下部设有漏斗(4),所述漏斗(4)的上边沿与罐体(3)的内腔侧面连接,所述漏斗(4)的内腔底部设在罐体(3)的底面并且连接排泥管(14),所述排泥管(14)贯穿罐体(3)的底部,且排泥管(14)的侧面设有第一阀门(15),所述罐体(3 )侧面设有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的侧面设有第二阀门(12 ),且所述排水管(11)对应罐体(3 )的另一侧面设有观察玻璃(13),所述罐体(3 )的顶面设有电机(5 ),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锥形齿轮(6)连接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贯穿罐体(3)的顶面中心且下端设在罐体(3)的内腔,所述转动杆(8)的底端连接有涡轮盘(9),所述涡轮盘(9)的侧面周向等距设有弧形叶片,所述罐体(3)的顶面偏心位置还设有进液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的顶面中心镶嵌有轴承(7),所述转动杆(8)的侧面与轴承(7)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1)和观察玻璃(13)均与漏斗(4)的上边沿平齐,且涡轮盘(9)的水平位置高于排水管(11)的水平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1)靠近罐体(3)的端口设有滤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对应罐体(3)的顶面设有限位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稀土分离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表面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罐体,罐体的内腔设有漏斗,漏斗的上边沿与罐体的内腔侧面连接,漏斗的底部设在罐体的内腔底面并且连接排泥管,排泥管贯穿罐体的底部,排泥管的侧面设有第一阀门,罐体侧面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侧面设有第二阀门,且排水管对应罐体的另一侧面设有观察玻璃,罐体的顶面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锥形齿轮连接转动杆,转动杆的贯穿罐体的顶面中心且下端设在罐体的内腔,转动杆的底端连接涡轮盘,涡轮盘的侧面周向等距设有弧形叶片,罐体的顶面偏心位置设有进液口。该稀土分离装置,快捷有效,能有效回收稀土,防止环境污染。【IPC分类】C02F1/38, C22B59/00【公开号】CN204981245【申请号】CN201520724898【专利技术人】赖晓晖, 李英福, 陈理平, 叶传辉 【申请人】赣州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申请日】2015年9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土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表面设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设有罐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的内腔下部设有漏斗(4),所述漏斗(4)的上边沿与罐体(3)的内腔侧面连接,所述漏斗(4)的内腔底部设在罐体(3)的底面并且连接排泥管(14),所述排泥管(14)贯穿罐体(3)的底部,且排泥管(14)的侧面设有第一阀门(15),所述罐体(3)侧面设有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的侧面设有第二阀门(12),且所述排水管(11)对应罐体(3)的另一侧面设有观察玻璃(13),所述罐体(3)的顶面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锥形齿轮(6)连接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贯穿罐体(3)的顶面中心且下端设在罐体(3)的内腔,所述转动杆(8)的底端连接有涡轮盘(9),所述涡轮盘(9)的侧面周向等距设有弧形叶片,所述罐体(3)的顶面偏心位置还设有进液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晓晖李英福陈理平叶传辉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