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3530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药物。由以下成分制成:天麻、清半夏、黄芪、葛根、炒白芍、甘草、橘皮、川芎、生龙牡、山药、肉苁蓉、白茯苓、红景天、水蛭、白术、生姜、大蒜,有效针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在临床上有明显效果的治疗效果,具有舒筋活络、补血安神、益气健脑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内科医药
,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药物
技术介绍
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功能的障碍。脑供血不足的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毛细血管狭窄、气虚、血瘀等有关。临床上将脑供血不足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脑供血不足(急性脑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已较重视,而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慢性脑供血不足最早是在1990年由日本医学家提出来的,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慢性脑供血不足发病率高,据统计中老年人群中有2/3的人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国内、外医学家经大量研究还发现,在“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病前期都曾长期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存在。如果对慢性脑供血不足不及时进行治疗,那么还可能引起“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在临床上国内外医学家大量研究脑供血不足的问题,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反复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并伴有心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情况发生。除头疼、头晕、失眠等外,还表现为全身明显乏力、恶心、呕吐、血压波动、昏昏欲睡;有的手脚麻木、舌麻、唇麻、跌跤或昏倒、流口水、吐字不清、肢体不自主的抽动,运动神经功能失灵等,这些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造成的结果。多数患者应用西药治疗,短时间内可能有一定疗效,但西药多有副作用,长期应用部分药物可能产生依赖性。中药重在调理,副作用小,不易产生依赖性,可从总体上增强患者机体各方面功能,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现有中药制剂大多调理目的为主,辅助治疗脑供血不足,而有针对性且在临床上有明显效果的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药制剂目前未见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药物,有效针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在临床上有明显效果的治疗效果,具有舒筋活络、补血安神、益气健脑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药物技术方案为,由以下成分制成:天麻、清半夏、黄芪、葛根、炒白芍、甘草、橘皮、川芎、生龙牡、山药、肉苁蓉、白茯苓、红景天、水蛭、白术、生姜、大蒜。大蒜为紫皮大蒜。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药物,由按重量比的以下成分制成:天麻5-10、清半夏10-20、黄芪10-30、葛根10-40、炒白芍10-20、甘草10-20、橘皮5-20、川芎5-20、生龙牡5-30、山药10-20、肉苁蓉10-30、白茯苓3-15、红景天5-15、水蛭5-15、白术10-40、生姜5-15、大蒜3-15。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药物,由按重量比的以下成分制成:天麻6-8、清半夏12-18、黄芪15-25、葛根15-30、炒白芍12-16、甘草12-18、橘皮8-15、川芎8-15、生龙牡8-25、山药13-18、肉苁蓉15-25、白茯苓5-12、红景天6-12、水蛭6-10、白术12-30、生姜6-12、大蒜5-10。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药物,由按重量比的以下成分制成:天麻7、清半夏15、黄芪20、葛根25、炒白芍15、甘草15、橘皮10、川芎12、生龙牡20、山药15、肉苁蓉20、白茯苓8、红景天8、水蛭8、白术20、生姜10、大蒜8。将各原料按比例称取,总重20-100g,粉碎后,加1000mL水浸泡3-8小时,然后再加入500mL水先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至药汁浓缩至200mL时过滤得第一道药汁,将药渣再加入1000mL水煎煮至药汁浓缩至200mL时过滤得第二道药汁,将第一道药汁和第二道药汁合并加热后每日分两次服用。各原料粉碎至800-2000目。该口服药物7日为一个疗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药物有效针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在临床上有明显效果的治疗效果,具有舒筋活络、补血安神、益气健脑的功效,对于因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头痛、心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全身明显乏力、恶心、呕吐、血压波动、昏昏欲睡、手脚麻木、舌麻、唇麻、跌跤或昏倒、流口水、吐字不清、运动神经功能失灵等现象均可明显改善或治愈。临床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198例,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1个疗程后脑供血不足症状明显改善,最多4个疗程后脑供血不足症状即可消失,治疗有效率为99.5%,治愈率高达98%,复发率仅为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用具体实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药物,由按重量比的以下成分制成:天麻7、清半夏15、黄芪20、葛根25、炒白芍15、甘草15、橘皮10、川芎12、生龙牡20、山药15、肉苁蓉20、白茯苓8、红景天8、水蛭8、白术20、生姜10、大蒜8。将各原料按比例称取,总重20-100g,粉碎至800-2000目,加1000mL水浸泡3-8小时,然后再加入500mL水先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至药汁浓缩至200mL时过滤得第一道药汁,将药渣再加入1000mL水煎煮至药汁浓缩至200mL时过滤得第二道药汁,将第一道药汁和第二道药汁合并加热后每日分两次服用。该口服药物7日为一个疗程。患者张某某,女,56岁,秋冬季常患感冒,头昏头痛,并伴有耳鸣,失眠多梦,畏寒,记忆力减退,查体显示,Bp170/90mmHg,双肺呼吸音粗,,胸片示支气管炎X线表现,诊断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服用本专利技术口服药物一个疗程后,头昏头痛症状消失,血压140/80mmHg,服用本专利技术口服药物3个疗程后,血压125/80mmHg,复查胸片正常,巩固治疗一个疗程痊愈,至今三年有余无复发。患者李某某,男,62岁,耳鸣、头晕、心悸气短8个月。伴失眠、精神恍惚、记忆力减退,胸闷脘胀,嗳气泛恶,大便不爽。查体:神志清,双侧耳鸣,听力差,双侧眼底动脉硬化,腹软,上腹部轻度压痛。心电图示T波低平。电测听双耳听力减退。诊断患慢性脑供血不足,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四个疗程后,复查心电图正常,电测听双耳听力基本恢复正常,患者食欲增加,头晕、心悸症状消失,记忆力改善,排便明显改善,睡眠良好。巩固两个疗程痊愈,至今一年半有余无复发。实施例2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药物,由按重量比的以下成分制成:天麻6、清半夏18、黄芪15、葛根20、炒白芍16、甘草12、橘皮8、川芎15、生龙牡25、山药16、肉苁蓉15、白茯苓10、红景天10、水蛭10、白术25、生姜8、大蒜10。将各原料按比例称取,总重20-100g,粉碎至800-2000目,加1000mL水浸泡3-8小时,然后再加入500mL水先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至药汁浓缩至200mL时过滤得第一道药汁,将药渣再加入1000mL水煎煮至药汁浓缩至200mL时过滤得第二道药汁,将第一道药汁和第二道药汁合并加热后每日分两次服用。该口服药物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制成:天麻、清半夏、黄芪、葛根、炒白芍、甘草、橘皮、川芎、生龙牡、山药、肉苁蓉、白茯苓、红景天、水蛭、白术、生姜、大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制成:天麻、清半夏、黄芪、葛根、炒白芍、甘草、橘皮、川芎、生龙牡、山药、肉苁蓉、白茯苓、红景天、水蛭、白术、生姜、大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药物,其特征在于,大蒜为紫皮大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药物,其特征在于,由按重量比的以下成分制成:天麻5-10、清半夏10-20、黄芪10-30、葛根10-40、炒白芍10-20、甘草10-20、橘皮5-20、川芎5-20、生龙牡5-30、山药10-20、肉苁蓉10-30、白茯苓3-15、红景天5-15、水蛭5-15、白术10-40、生姜5-15、大蒜3-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药物,其特征在于,由按重量比的以下成分制成:天麻6-8、清半夏12-18、黄芪15-25、葛根15-30、炒白芍12-16、甘草12-18、橘皮8-15、川芎8-15、生龙牡8-25、山药13-18、肉苁蓉15-25、白茯苓5-12、红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美玲王媛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