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网型太阳能户用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72763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并网型太阳能户用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微型逆变器和交流配电箱,太阳能电池板背面开设有矩形装配槽,矩形装配槽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导热的铜质导热边框,导热边框内侧面设置有复数个用于提升导热性能的导热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并网型太阳能户用发电系统通过在太阳能电池板背面开设具有导热边框和导热条的装配槽和导热槽,将微型逆变器固定在导热边框内部,并且通过传导间隙和连接槽传导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电能,使得微型逆变器的安装更加方便,安全性和耐用性大大提升,占用空间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
,尤其是一种并网型太阳能户用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户用型太阳能发电独特的优点,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户用型光伏发电市场即将启动。分布式(低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可以有效利用闲置屋顶资源,创造额外收益,同时,又是绿色能源,可以有效缓解当前日趋严重的雾霾天气。太阳能照明系统的结构由太阳能电池板、微型逆变器、ECU、EMA、交流配电箱组成,但是传统的微型逆变器在安装时与太阳能电池板分体式安装,导致安装麻烦,安装占用空间大,而且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并网型太阳能户用发电系统,解决普通的太阳能照明系统中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微型逆变器之间为分体式安装,导致安装麻烦,占用空间大,而且安全性低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并网型太阳能户用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微型逆变器和交流配电箱,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背面开设有矩形装配槽,所述的矩形装配槽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导热的铜质导热边框,所述的导热边框内侧面设置有复数个用于提升导热性能的导热槽,所述的微型逆变器通过卡入导热边框内部与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背面近上端开设有矩形装配槽相连通的条形上传导槽,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背面近下端开设有与矩形装配槽相连通的条形下传导槽,所述的上传导槽内部固定连接有上铜质导热条,所述的下传导槽内部固定连接有下铜质导热条,所述的上铜质导热条下端与导热边框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下铜质导热条上端与导热边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上铜质导热条下表面与上传导槽内底面之间和下铜质导热条下表面与下传导槽内底面之间均留有传导间隙,所述的矩形装配槽内侧壁对应两侧传导间隙位置均开设有布线口,所述的传导间隙外侧出口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用于方便连接电源连接线的接线端子,所述的矩形装配槽内底面开设有用于方便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端和微型逆变器输入端的连接槽。优选地,为了便于连接供电,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端与微型逆变器输入端通过电源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的微型逆变器输出端与交流配电箱输入端通过电源连接线电连接。优选地,为了方便装配,所述的上传导槽和下传导槽大小相同。优选地,为了降低成本,所述的上铜质导热条和下铜质导热条大小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并网型太阳能户用发电系统通过在太阳能电池板背面开设具有导热边框和导热条的装配槽和导热槽,将微型逆变器固定在导热边框内部,并且通过传导间隙和连接槽传导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电能,使得微型逆变器的安装更加方便,安全性和耐用性大大提升,占用空间大大降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信息的总装示意图。图中:1.太阳能电池板,2.微型逆变器,3.矩形装配槽,4.导热边框,5.导热槽,6.上传导槽,7.下传导槽,8.上铜质导热条,9.下铜质导热条,10.传导间隙,11.布线口,12.接线端子,13.连接槽。【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并网型太阳能户用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微型逆变器2和交流配电箱,太阳能电池板1背面开设有矩形装配槽3,矩形装配槽3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导热的铜质导热边框4,导热边框4内侧面设置有复数个用于提升导热性能的导热槽5,微型逆变器2通过卡入导热边框4内部与太阳能电池板1固定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背面近上端开设有矩形装配槽3相连通的条形上传导槽6,太阳能电池板1背面近下端开设有与矩形装配槽3相连通的条形下传导槽7,上传导槽6内部固定连接有上铜质导热条8,下传导槽7内部固定连接有下铜质导热条9,上铜质导热条8下端与导热边框4上端固定连接,下铜质导热条9上端与导热边框4下端固定连接,上铜质导热条8下表面与上传导槽6内底面之间和下铜质导热条9下表面与下传导槽7内底面之间均留有传导间隙10,矩形装配槽3内侧壁对应两侧传导间隙10位置均开设有布线口 11,传导间隙10外侧出口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用于方便连接电源连接线的接线端子12,矩形装配槽3内底面开设有用于方便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输出端和微型逆变器2输入端的连接槽13。优选地,为了便于连接供电,太阳能电池板1输出端与微型逆变器2输入端通过电源连接线电连接,微型逆变器2输出端与交流配电箱输入端通过电源连接线电连接,优选地,为了方便装配,上传导槽6和下传导槽7大小相同,优选地,为了降低成本,上铜质导热条8和下铜质导热条9大小相同,本技术的一种并网型太阳能户用发电系统通过在太阳能电池板1背面开设具有导热边框3和导热条的装配槽和导热槽,将微型逆变器2固定在导热边框3内部,并且通过传导间隙10和连接槽13传导太阳能电池板1所产生的电能,使得微型逆变器2的安装更加方便,安全性和耐用性大大提升,占用空间大大降低。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网型太阳能户用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特点是高可靠性、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户用型光伏发电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广泛存在的特点,具有容量小、电压等级低,接近负荷、输配电线损失少,受建设场地限制小及对电网影响小等特点,可以安全、灵活、方便地应用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屋顶上。实现新能源的家庭化。最大意义在于缓解火力发电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并网型太阳能户用发电系统,包括有太阳能电池板,微型逆变器,交流配电箱,监控系统。其中监控系统采用互联网形式实现,包含EOT和EMA。E⑶:监控系统,电力线通讯、无线WIF1、网线、GPRS连接方式,最多可监控1000台逆变器。EMA:实现远程数据查询。每个微型逆变器2可以很简单的安装在太阳能面板1下面。太阳能面板1侧低压直流线可直接连接至微逆变器,消除了高压直流电压危险。每个微型逆变器2单独连接阵列中一个太阳能面板1。每个太阳能面板1都有独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不管阵列中其它太阳能面板1怎样,该太阳能面板1任何时候都能输出最大功率。实际应用中遭遇阴影遮挡、污垢积累、光照偏离或不匹配等不理想条件时,微型逆变器2都将使整个光伏阵列能量输出达到最大。系统的发电效益显著提尚ο微型逆变器2系统分布式的特性确保了系统无单点故障。微型逆变器2设计在环境温度达到65°C还可以满功率输出。微型逆变器2设计为户外安装,达到IP65环境等级要求。能量控制器(E⑶)很容易安装在墙上。它通过以太网或W1-Fi无线连接至宽带路由器,从而接入互联网。微型逆变器2网络上所有的逆变器信息将会自动传送至能量监控和分析服务器。能量监控和分析软件会显现运行趋势,提示不正常事件等,当有需要时还可以停止系统的运行。本技术集互联网与微型逆变器2于一体,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或者电脑来监控发电量情况。方便维护,易于更换。发电后,自用电自给自足;自用有余上网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当地电价全额收购,并实行全电量补贴。分布式(低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可以有效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网型太阳能户用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微型逆变器(2)和交流配电箱,其特征是: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1)背面开设有矩形装配槽(3),所述的矩形装配槽(3)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导热的铜质导热边框(4),所述的导热边框(4)内侧面设置有复数个用于提升导热性能的导热槽(5),所述的微型逆变器(2)通过卡入导热边框(4)内部与太阳能电池板(1)固定连接,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1)背面近上端开设有矩形装配槽(3)相连通的条形上传导槽(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1)背面近下端开设有与矩形装配槽(3)相连通的条形下传导槽(7),所述的上传导槽(6)内部固定连接有上铜质导热条(8),所述的下传导槽(7)内部固定连接有下铜质导热条(9),所述的上铜质导热条(8)下端与导热边框(4)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下铜质导热条(9)上端与导热边框(4)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上铜质导热条(8)下表面与上传导槽(6)内底面之间和下铜质导热条(9)下表面与下传导槽(7)内底面之间均留有传导间隙(10),所述的矩形装配槽(3)内侧壁对应两侧传导间隙(10)位置均开设有布线口(11),所述的传导间隙(10)外侧出口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用于方便连接电源连接线的接线端子(12),所述的矩形装配槽(3)内底面开设有用于方便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输出端和微型逆变器(2)输入端的连接槽(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小玉胡涛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思格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