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1302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器,包括上盖、底座和设置于底座内的漏电保护器主体,漏电保护器主体上设置有一能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手动分合闸操作的手动分合闸机构,漏电保护器主体上还设置有能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远程分合闸操作的自动合闸机构,自动合闸机构包括控制部、驱动部以及操作手柄,控制部通过一通信接口接收远程上位机的分合闸命令并控制驱动部运行,驱动部与操作手柄连接用于驱动操作手柄进行分合闸操作。漏电保护器内部的机电装置实现了漏电保护器的自动重合闸功能,漏电保护器还具有通信接口使其具有通讯功能,能够实现远程通信、远程监测、远程参数设置、远程遥控功能,便于实施电网自动化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电保护器
技术介绍
漏电保护器,简称漏电开关,又叫漏电断路器,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电动机的过载和短路,亦可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启动之用。漏电保护器在反应触电和漏电保护方面具有高灵敏性和动作快速性,这是其他保护电器,如熔断器、自动开关等无法比拟的。自动开关和熔断器正常时要通过负荷电流,他们的动作保护值要避越正常负荷电流来整定,因此他们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切断系统的相间短路故障。而漏电保护器是利用系统的剩余电流反应和动作,正常运行时系统的剩余电流几乎为零,故它的动作整定值可以整定得很小(一般为mA级),当系统发生人身触电或设备外壳带电时,出现较大的剩余电流,漏电保护器则通过检测和处理这个剩余电流后可靠地动作,切断电源。电气设备漏电时,将呈现异常的电流或电压信号,漏电保护器通过检测、处理此异常电流或电压信号,促使执行机构动作。我们把根据故障电流动作的漏电保护器叫电流型漏电保护器,根据故障电压动作的漏电保护器叫电压型漏电保护器。由于电压型漏电保护器结构复杂,受外界干扰动作特性稳定性差,制造成本高,现已基本淘汰。国内外漏电保护器的研究和应用均以电流型漏电保护器为主导地位。电流型漏电保护器是以电路中零序电流的一部分(通常称为残余电流)作为动作信号,且多以电子元件作为中间机构,灵敏度高,功能齐全,因此这种保护装置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现有的漏电保护器中大多不带有自动重合闸装置,当漏电保护器由于多种原因切断电源后,并不能由其内部的机电装置实现自动重合闸功能。另外,现有的漏电保护器大多并不具备远距离通讯功能,无法通过上位机对线路的电流、电压、漏电流等运行数据远距离采集,更无法远距离控制漏电保护器的分闸与合闸和远距离设置漏电保护器的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电保护器,不仅能够实现对漏电保护器的自动分闸与合闸,而且还能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远距离通讯和控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漏电保护器,包括上盖、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漏电保护器主体,所述漏电保护器主体上设置有一能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手动分合闸操作的手动分合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主体上还设置有能够对所述漏电保护器进行远程分合闸操作的自动合闸机构,所述自动合闸机构包括控制部、驱动部以及操作手柄,所述控制部通过一通信接口接收远程上位机的分合闸命令并控制所述驱动部运行,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操作手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操作手柄进行分合闸操作。作为优选,所述通信接口为RS485标准通信接口。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和凸轮连杆机构,所述凸轮连杆机构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并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驱动所述操作手柄动作。作为优选,所述凸轮连杆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凸轮和与所述凸轮连接的连杆,所述连杆通过一拉簧与所述操作手柄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手动分合闸机构包括手动分合闸开关和分合闸叶轮,所述手动分合闸开关与所述分合闸叶轮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分合闸叶轮一体转动,所述分合闸叶轮与所述连杆相接且在转动时驱动所述连杆动作。作为优选,所述手动分合闸开关为一内六角螺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漏电保护器内部的机电装置实现了漏电保护器的自动重合闸功能,漏电保护器还具有通信接口使其具有通讯功能,能够实现远程通信、远程监测、远程参数设置、远程遥控功能,便于实施电网自动化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漏电保护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漏电保护器的前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漏电保护器主体2-上盖3-底座4-手动分合闸机构5-控制部6-驱动部7-操作手柄8-电机9-输出轴10-轴套11-单向轴承12-凸轮13-平垫14-沉头螺钉15-自锁螺母16-拉簧17-连杆18-分合闸指示弹簧19-分合闸指示杆20-通信接口21-电路板22-分合闸叶轮23-手动分合闸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漏电保护器,如图1所示,包括:上盖2、底座3和设置于底座3内的漏电保护器主体1,漏电保护器主体1上设置有一能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手动分合闸操作的手动分合闸机构4,手动分合闸机构4有多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手动分合闸机构4包括手动分合闸开关23(实际运用当中可采用内六角螺钉作为开关使用)和分合闸叶轮22,其中手动分合闸开关23设于上盖2外部便于手动进行分合闸(如图1和图2所示),漏电保护器主体1上还设置有能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远程分合闸操作的自动合闸机构,自动合闸机构通过电力驱动能够自行完成分合闸动作,自动合闸机构包括控制部5、驱动部6以及操作手柄7,其中操作手柄7的位置变化决定了该漏电保护器是分闸还是合闸,控制部5通过一通信接口20接收远程上位机(图中未示出)的分合闸命令并控制驱动部6运行,驱动部6与操作手柄7连接用于驱动操作手柄7进行分合闸操作。在电力系统中,上位机是指可以直接发出操控命令的计算机,上述控制部5包括电路板21,通信接口20优选安装在电路板21上,在通信接口20和电路板21的配合下,上位机不仅可以通过通信接口20与漏电保护器进行远距离通讯,还可以通过通信接口20对漏电保护器进行电流、电压、漏电流等运行数据远距离采集,远距离控制漏电保护器的分闸与合闸,远距离设置漏电保护器的参数,即实现对漏电保护器进行远距离操控,通信接口20可以为RS232或RS485等多种标准接口,本实施例中通信接口20优选为RS485标准通信接口。如图1所示,自动合闸机构的驱动部6包括:电机8和凸轮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连接在电机8的输出轴上并在电机8的带动下驱动操作手柄7动作,进而进行分合闸操作。凸轮连杆机构包括设置于电机8上的凸轮12和与凸轮12连接的连杆17,连杆17通过一拉簧16与操作手柄7连接,为了实现驱动效果最佳,优选拉簧16的一端通过自锁螺母15使之与操作手柄7连接。凸轮连杆机构是整个漏电保护器中的重要部件,可以为多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整个漏电保护器的稳定运行,凸轮连杆机构除了包括凸轮12和连杆17以外还包括:轴套10、单向轴承11、平垫13、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电保护器,包括上盖、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漏电保护器主体,所述漏电保护器主体上设置有一能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手动分合闸操作的手动分合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主体上还设置有能够对所述漏电保护器进行远程分合闸操作的自动合闸机构,所述自动合闸机构包括控制部、驱动部以及操作手柄,所述控制部通过一通信接口接收远程上位机的分合闸命令并控制所述驱动部运行,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操作手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操作手柄进行分合闸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保护器,包括上盖、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漏电保护器
主体,所述漏电保护器主体上设置有一能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手动分合闸操
作的手动分合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主体上还设置有能够对
所述漏电保护器进行远程分合闸操作的自动合闸机构,所述自动合闸机构包
括控制部、驱动部以及操作手柄,所述控制部通过一通信接口接收远程上位
机的分合闸命令并控制所述驱动部运行,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操作手柄连接用
于驱动所述操作手柄进行分合闸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为
RS485标准通信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峰郑忠明王士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临安亿安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