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秀明专利>正文

微型密封自卸式垃圾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094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动力机构配置、传动、控制领域。其特征是:车箱前为空载区,后为负载区,尾部为档板,负载区的上方嵌扣具有配重块安装在车箱顶部的凸瓦状旋转式密封盖;取力装置的主轴上装有端面传力皮带轮,它置于线圈座上,并与发动机曲轴相连;车箱大梁两侧装有可调式自动开闭器,由滚轮经摆动臂拉杆卡铁的锁栓,控制后档板的开闭;车箱的底部装有与液压缸活塞杆相连的控制车箱升降的铰座。它适应条件较差的小城镇使用;成本低,操作维修简便。是适于市场需求、有竞争力的环保运输车。(*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微型密封自卸式垃圾运输车属车辆的动力机械配置、传动、控制
申请人系《顶益平移密封式自卸垃圾车》(专利号95225537.5,申请日951019)的设计人之一,实践证明该车密封性能好,能减少了污染;结构简单,缩小了作业区域范围;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价格便宜,市场广阔。因此,目前已广泛应用与环保行业中。但这种车型不适于在道路狭窄的小区、小街、小巷内收集、运送垃圾,目前这些地方常用人力推车和没有密封的微型车辆收集、运送垃圾,因此,劳动强度大、工效低,易对环境造成再次污染。另外《顶盖平移密封式自卸垃圾车》体积大、成本仍较高,不易为小城镇所接受。因此,设计一种微型轻便式、成本造价更低的密封自卸垃圾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适应广阔的环保装备设施市场需求的。这就是研究开发设计本项目的出发点。申请人曾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检索,未发现有与之相同技术方案向社会公开或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申请。市场上也设有此类产品在生产、销售或使用。设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道路狭窄的地区或小城镇、乡村提供一种微型密封自卸式垃圾运输车,以改变这类地区收集运输垃圾作业中的落后状态,并与其它大型压缩式垃圾运输车相配套,构成系列产品。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整体技术方案如下车箱呈长方体,车箱前部为空载区,后部为负载区,在负载区的下方装有车箱底横梁,在空载区的下部设有工具箱,车箱和工具箱均固定在底盘的上方,在负载区的后端面设有车箱后档板;在车箱负载区上方嵌扣有呈凸瓦状的旋转式车箱密封盖,它通过一对轴承铰座被安装固定在车箱上;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取力驱动装置的主轴上装有端面传力皮带轮,它通过皮带与发动机曲轴同轴的主皮带轮相连;在车箱两侧装有可调式自动开闭器,该器在车架副梁上装有一对呈三角形的斜面铁,其斜面与滚轮相触,滚轮铰接在摆动臂顶端上,后者又被铰接在锁口支撑铁上,支撑铁被焊固在车箱的横梁上,摆动臂的另一端与拉杆的顶端相联,后者的另一端与开闭卡铁相联,开闭卡铁嵌扣在后档板锁栓上,它位于车箱后档板的下沿两侧,且焊接在车箱后挡板上;位于车底盘上方的车箱体的底部装有与液压缸活塞杆相连的铰座。另外,还附加了以下技术措施第一,在凸瓦状旋转式车箱密封盖(4)的转轴处通过一对轴承座铰(2)连固在车箱上;在车箱空载区(9)的上部装有一呈长方体的配重块(1),其顶面与凸瓦状车箱密封盖的顶面固定在相同的水平面上,两配重块的横向间距小于两轴承座铰的间距;并以两轴承座铰中心的联线为轴线两者同步逆转93°。第二,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取力驱动装置的传动部件的形状、配置、连接关系如下主皮带轮(20)为具有不同直径的双槽形,直径小的槽通过皮带与端面传力皮带轮(13)相连;直径大的槽通过皮带与接在发动机上的发电机前呈圆盘状的发电机皮带轮(18)、呈圆盘状的风扇皮带轮(19)相连接,并构成三角形配置。第三,端面传力皮带轮(13)呈圆盘形,内孔配有轴承,经其内孔安装在线圈座(15)上,线圈座是圆盘与圆筒的组合件;电磁离合器杆(11)为圆板圆杆合一的组件,圆杆插入线圈座的内孔,其终端以凹凸啮合方式与齿轮泵(16)相连,圆盘与端面传力皮带轮的圆面相平行,圆板位于线圈座圆筒之外,两者之间夹有橡皮弹簧(12);在线圈座圆筒的外周包绕着电磁线圈(14);线圈座和齿轮泵经离合器支架(17)将之固接在车底盘上。第四,在车箱两侧的可调式自动开闭器中的拉杆(26)上装有圆杆形调整器(27),其两端制有正反丝杆;在圆杆形调整器的两侧分别装有圆孔形调整器(28)、(29),它们的圆孔内分别制有正、反螺纹。第五、在车箱后档的下方两侧焊接有固定卡铁(33),开闭卡铁(30)通过转轴被固定在其上;在固定卡铁与拉杆尾部之间接有一为圆形复位弹簧(34)。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再作进一步地描述。附图说明图1,微型密封自卸式垃圾运输车主要特征部位结构示意图。图2,微型密封自卸式垃圾运输车俯视图。图3,微型密封自卸式垃圾运输车车箱结构示意图。图4,发动机曲轴前段取力电磁离合器机构示意图。图5,自卸装置、箱板开闭器机构示意图。图6,自卸装置、箱板开闭器机构动态结构示意图。上述各图中的零部件标号的定义如下;1--配重块,为长方体,位于车箱空载区的上部,其顶平面与凸瓦状车箱密封盖的顶平面相近在同一水平面上,其横向宽度小于两轴承座铰的间距。2--轴承座铰,为上圆下方形,有两只,位于车箱密封盖底边沿线上,以盖的中轴线为对称轴配置,车箱密封盖与其相铰连。3--推盖手柄,圆杆形,配置在密封盖的两侧,借助此件以人工方式举起箱盖。4--车箱密封盖,呈凸瓦形状,嵌扣在车箱负载区的上方,其顶部为矩形,两侧为直角梯形。5--车箱,为长方体,安装在车底盘的上方,箱的底部配有横梁,车箱内设有空载区和负载区,负载区的上方有一凸形缺口,上方嵌有车箱密封盖,在负载区的后端面设有车箱后档板。6--车箱后档板,长方,位于车箱的后端面,其下方焊固有圆杆形锁栓。7--车箱负载区,是车辆承载物料的空间,呈长方体。8--工具箱,长方体,位于车箱的空载区的下方。9--车箱空载区,呈长方体,是车箱密封盖逆向旋转时,容纳随之同步旋转的配重块的空间。10--车箱铰座,为方圆形,构成车箱与车大梁之间的连接机构,11--电磁离合器杆,为圆板圆杆的组合件,是离合器的中心位,圆杆插入线圈座的内孔,杆的终端以凹凸方式与齿轮泵相连;圆板与端面传力皮带轮的圆面相平行,圆板位于线圈座圆筒之外,两者之间夹有橡胶弹簧。12--橡胶弹簧,圆圈形,安装在电磁离合杆与端面传力皮带轮之间。13--端面传力皮带轮,圆盘形,中间为凹槽,内孔配有轴承,后者被固定在线圈架上,具有传递径向皮带力和端面磁吸力的功能。14--电磁线圈,圆圈形,套装在线圈座上。15--线圈座,圆座形,因接在离合器的支架上,是线圈和皮带轮的支撑件。16--齿轮泵,为标准的动力器件,固接在离合器的支架上。17--离合器支架,为异形板状,是离合器机构与车底盘之间的连接紧固件。18--发电机皮带轮,圆盘凹槽状,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发电机的前方。19--风扇皮带轮,为圆盘状,接在发动机风扇轴前。20--主皮带轮,为具有不同直径的双槽形,两槽分别通过皮带与发电机皮带轮、风扇皮带轮相连接,它们构成三角形配置。21、22、23--车箱底横梁,为矩形管状,配置在车箱的负载区的下方,具有支托车箱和固定开闭器的功能。24--车架副梁,为槽形钢,安装在车大梁的上部。25--支托架,槽形钢,焊接在车副架上,是斜面铁的支托件。26--拉杆,圆杆形,其前后两端分别与摆动臂、开闭卡铁相联,中间装有调整器,是对车箱后档板传递力的机构。27--调整装置,圆杆形,两端制有正反丝杆,安装在拉杆上。28、29--调整器,圆孔形,它们的圆孔内分别制有正或反螺纹,分头安装在调整器(27)前后方,(27)、(28)、(29)均为调整摆动臂与开闭卡铁间距的零件。30--开闭卡铁,两个,异形曲面板,它们通过转轴被固定在卡铁(33)上,其作用是锁定车箱的后档板。31--车箱底板,平板形,构成车箱的底部,支承载物。32--后档板锁栓,圆杆形,焊在后档板的下方,通过开闭卡铁对车箱后档板进行锁定。33--固定卡铁、角铁形,焊接在车箱的底部,通过转轴对开闭卡铁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密封自卸式垃圾运输车,它包括车箱、车箱盖、发动机曲轴前端取力驱动装置、后车箱板开闭器,其特征是:〈1〉车箱(5)呈长方体,车箱前部为空载区(9),后部为负载区(7),在负载区的下方装有车箱底横梁(21、22、23),在空载区的下 部设有工具箱(8),车箱和工具箱均固定在底盘的上方,负载区的后端面设有车箱后档板(6);〈2〉在车箱负载区上方嵌扣有呈凸瓦状的旋转式车箱密封盖(4),它通过一对轴承铰座(2)被安装固定在车箱上;〈3〉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取力驱动装置的主 轴上装有端面传力皮带轮(13),它通过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相连的主皮带轮(20)相连;〈4〉在车箱两侧装有可调式自动开闭器,该器在车架副梁(24)上装有一对呈三角形的斜面铁(38),其斜面与滚轮(37)相触,滚轮铰接在摆动臂(36)顶端上, 后者又被铰接在锁口支撑铁(35)上,支撑铁被焊固在车箱的横梁(23)上,摆动臂(36)的另一端与拉杆(26)的顶端相联,后者的另一端与开闭卡铁(30)相联,开闭卡铁嵌扣在后档板锁栓(32)上,它位于车箱后档板的下沿两侧,且焊接在车箱后档板上;〈5〉位于车底盘上方的车箱体的底部装有与液压缸活塞杆相连的铰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刘秀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