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2‑乙基‑3,6‑二甲基吡嗪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0310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3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乙基‑3,6‑二甲基吡嗪的合成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将2,5‑二甲基吡嗪、FeSO4·7H2O按比例投入反应瓶中搅拌,再加入作为溶剂的水,接着滴加浓硫酸和双氧水;滴加完毕后加入部分正丙醛并升温至50~60℃开始反应;反应过程中补加剩余的正丙醛,反应时间为5~6小时;2)、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取水相调碱至pH至7.9~8.1、再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所得有机相再经过浓缩、柱层析,即得2‑乙基‑3,6‑二甲基吡嗪。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合成2‑乙基‑3,6‑二甲基吡嗪,具有成本低、收率高、可操作性强、产物纯度好等特点,能适应科研及产业化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乙基-3, 6-二甲基吡嗪的合成新方 法。
技术介绍
吡嗪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由于其具有特殊的香味,许多吡嗪衍生化 合物在食物中作为调味剂使用。近些年来研究发现,很多吡嗪类化合物存在于昆虫中,其作 为信息素物质作用于昆虫种群内或者种群间,化学信息素是生物个体之间起化学通讯作用 的化合物的统称,其调控着生物个体的各种行为,从而使昆虫能够有效的进行信息传递和 交流。VanderMeer等在2010年鉴定出红火蚁的告警信息素是2-乙基-3, 6-二甲基吡嗪 (结构式见式1 :化合物1),告警信息素能让蚁群免于外敌入侵而遭受侵害,能够在遭到入 侵过程中加强蚂蚁的移动速度和进攻强度。然而,对于蚂蚁这种个体较小,且蚁巢内相互交 流较少的种群,告警信息素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及时疏散成员的作用。 式1、2_乙基-3, 6-二甲基吡嗪的结构式 目前,市场上人工合成的2-乙基-3,5(6)-二甲基吡嗪标准样品为45%的2-乙 基-3, 6-二甲基吡嗪(结构式为式1所示)和55%的其同分异构体2-乙基-3, 5-二甲基 吡嗪(结构式见式2)的混合物,因而市场上没有2-乙基-3, 6-二甲基吡嗪的纯品出售。 但是此化合物在红火蚁这种攻击性很强的蚂蚁研究和防治实践中,通常需要大量的2-乙 基-3, 6-二甲基吡嗪的纯品,因此,如何制备2-乙基-3, 6-二甲基吡嗪的纯品,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式2、2-乙基-3, 5-二甲基吡嗪结构式 文献European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Η:2687_2695, 2〇10利用格氏反 应,通过2-氯-3, 6-二甲基吡嗪(见式3)合成目标产物2-乙基-3, 6-二甲基吡嗪,但是 其原料2-氯-3, 6-二甲基吡嗪价格高昂,成本较高,因此不适合大量的工业化生产。 式3、一种合成化合物1的合成线路文献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 56 (6) : 2147-2153, 2008 ; 合成线路见式4,通过氨基酸和1,3-二羟基丙酮反应,但是此反应得到的目标产物2-乙 基-3, 6-二甲基吡嗪收率很低,且其有多种其它取代基的吡嗪副产物生成,分离难度大。 式4、一种合成化合物1的合成路线 根据文献(Org.Lett.2014, 16, 2787-2789)中的合成方法和原料配比反应,收率 低(仅为45% ),过程中使用大量水和浓硫酸,反应中温度不好控制,后处理需要大量碳酸 钠调碱,且中和反应放热,容易造成产物损失分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2-乙基-3, 6-二甲基吡嗪的合 成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2-乙基-3, 6-二甲基吡嗪的合成工艺新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 5-二甲基吡嗪、FeS04 ·7Η20按比例投入反应瓶中搅拌,再加入作为溶剂的 水,接着滴加浓硫酸和双氧水;滴加完毕后加入部分正丙醛并升温至50~60°C开始反应; 反应过程中补加剩余的正丙醛,反应时间为5~6小时; 所述FeS04 · 7H20与2, 5-二甲基吡嗪的摩尔比为0· 4~0· 8:1 (较佳为0· 4:1), 正丙醛与2, 5-二甲基吡嗪的摩尔比为1. 5~1. 85:1 (较佳为1. 5:1); 所述浓硫酸与2, 5-二甲基吡嗪的摩尔比为5~20:1(较佳为10~18:1); 所述双氧水与2, 5-二甲基吡嗪的摩尔比为2. 0~2. 2 :1 (较佳为2. 2 :1); 2)、反应结束后(停止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取水相调碱至pH至7. 9~8. 1 (较 佳为pH为8)、再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所得有机相再经过浓缩(减压浓缩,从而获得黄色油状 混合物)、柱层析(将黄色混合物通过柱层析分离),即得2-乙基-3, 6-二甲基吡嗪(该目 标产物为黄色油状液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2-乙基-3, 6-二甲基吡嗪的合成方法的改进:所述浓硫酸和双氧水 均于冰浴中依次滴加;且滴加过程中均需保证反应体系的温度< 60°C。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2-乙基-3, 6-二甲基吡嗪的合成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与 2, 5-二甲基吡嗪的用量比为2~lOml/lmmol(较佳为3ml/lmmol)。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2-乙基-3, 6-二甲基吡嗪的合成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剩余的正 丙醛占全部正丙醛的4/5,且所述剩余的正丙醛平均分成4份后分别于以下4个时间点进行 补加:反应起始起第lh、第2h、第3h、第4h。 S卩,全部正丙醛平均分成5份后分别于以下5个时间点进行补加:反应起始起第 0h、第lh、第 2h、第 3h、第 4h。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2-乙基-3, 6-二甲基吡嗪的合成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柱层析的流动 相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20体积比的混合液。 备注说明:浓硫酸是指H2S04的质量分数为98%。 本专利技术的合成工艺如下: 本专利技术在前期的文献调研和工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和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关 键反应参数。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案例,其合成工艺如下:〇. 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如下专利技术点: 1、Org.Lett. 2014, 16, 2787-2789中,作为溶剂的水和浓硫酸与2, 5-二甲基吡嗪 的比例分别为30ml/lmmol和3ml:lmmol(50equiv.);而本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水和浓硫酸的用 量,水和浓硫酸的比例分别为3ml/lmmol和lOequiv。 由于浓硫酸和双氧水的加入会大量放热,造成反应瓶中温度过高,从而会使原料 发生碳化而反应失败。因此本专利技术保持在冰浴中滴加浓硫酸,滴加速度缓慢(滴加过程 中需保证反应体系的温度< 60°C),大约lh左右滴加完毕;滴加完浓硫酸后,继续冰浴 中缓慢滴加双氧水(滴加过程中需保证反应体系的温度< 60°C),滴加速度需更慢,大约 40min-60min滴加完毕。 2、0rg.Lett. 2014, 16, 2787-2789中,正丙醛分三次补加,按照三次补加反应,副产 物产生较多。为了减少副产物的生产,本专利技术设定正丙醛分5次加入,分别在反应0h、lh、 2h、3h、4h加入。 3、在双氧水滴加完以后,缓慢升高温度,S卩,温度不得高于60°C(控制在50~ 60°C),否则容易造成反应失败。 4、Org.Lett. 2014, 16, 2787-2789中,后出理采用乙醚进行萃取,用Na2C03进行调 碱;本专利技术的后处理用乙酸乙酯代替乙醚;调碱过程中用稀释过后的NaOH(S卩,质量浓度为 18~22%的NaOH溶液)代替Na2C03。这是因为在Na2C03#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0 2,并且 放出热量,容易造成产物损失;而本专利技术采用稀释过后的NaOH处理时增加了水的量,放出 热量能及时散失掉,不易造成溶液局部温度过高。 5、Org.Lett. 2014, 16,2787-2789中,所用的流动相比例为乙酸乙酯:石油醚= 1:7 (体积比),按照文献操作,极性过大,柱分离不充分,得到的产物较少。本专利技术中柱层析 流动相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20。本专利技术还发现,该比例过大则不利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CN105237486.html" title="2‑乙基‑3,6‑二甲基吡嗪的合成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2‑乙基‑3,6‑二甲基吡嗪的合成方法</a>

【技术保护点】
2‑乙基‑3,6‑二甲基吡嗪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包含以下步骤:1)、将2,5‑二甲基吡嗪、FeSO4·7H2O按比例投入反应瓶中搅拌,再加入作为溶剂的水,接着滴加浓硫酸和双氧水;滴加完毕后加入部分正丙醛并升温至50~60℃开始反应;反应过程中补加剩余的正丙醛,反应时间为5~6小时;所述FeSO4·7H2O与2,5‑二甲基吡嗪的摩尔比为0.4~0.8:1,正丙醛与2,5‑二甲基吡嗪的摩尔比为1.5~1.85:1;所述浓硫酸与2,5‑二甲基吡嗪的摩尔比为5~20:1;所述双氧水与2,5‑二甲基吡嗪的摩尔比为2.0~2.2:1;2)、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取水相调碱至pH至7.9~8.1、再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所得有机相再经过浓缩、柱层析,即得2‑乙基‑3,6‑二甲基吡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敬丽王丽坤赵洋赵金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