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M抗冲击耐低温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0011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3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VC管材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PVC-M抗冲击耐低温管材,所述管材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PVC树脂100份,氯化聚乙烯2-6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8份,硬脂酸1-3份,粉煤灰1-10份,聚乙烯蜡1-8份,复合铅盐稳定剂1-8份。通过对原料配方和工艺的改进,从而提高了管材的柔韧性、拉伸强度、抗冲击性和耐低温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生产工艺简单,同时又对粉煤灰废物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VC管材,特别是一种PVC-M抗冲击耐低温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PVC-Μ即改性聚氯乙烯管是PVC类管材产品的改性产品,PVC-Μ管是目前常用的塑 料给水管材,其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水流阻力小、施工安装方便、维护能耗低的优点,并且 价格较低。但是PVC-Μ管件的脆性较大、抗破裂冲击性能差,在埋地安装施工后受冲击时易 受伤,冲击强度较低,致使其长期使用中易出现管道漏水,渗水,破裂,同时普通聚氯乙烯管 也不具备低温使用性。所以,如何提高抗冲击性、克服脆性、具备低温使用性,对于PVC-Μ管 材来讲是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主要通过加入CPE(氯化聚乙烯)、MBS(丁二烯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 聚物)来改善制品冲击强度,但是CPE产品的抗冲击性能提高有限,单纯的添加CPE或MBS 仍无法满足PVC-M管材及管件高强度、高抗冲的要求。 本公司以前用的传统碳酸钙配方是由PVC树脂,氯化聚乙烯,硬脂酸,800目碳酸 钙,聚乙烯蜡,复合铅盐稳定剂组成。由于碳酸钙及氯化聚乙烯本身的物理性能,制备得 管材只具备常温下普通抗冲击性能,并不能满足高抗冲击耐低温管的使用需要。在专利 CN103834123A中,一种PVC-Μ管材料配方是使用PVC树脂、钙锌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偶 联剂,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PVC管的韧性和伸张率,并没有解决PVC-Μ管的高抗冲击耐 低温管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抗冲击性、耐低温的 PVC-Μ管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在原有配方基础上,加入粉煤灰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通过粉煤灰替代碳酸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替代部分的CPE(氯化聚乙烯),在一定的配 方配比和工艺条件下,制得PVC-Μ高抗冲耐低温管。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PVC-Μ抗冲击耐低温管,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PVC树脂100份,氯化聚乙烯2-6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8份,硬脂酸1-3份,粉 煤灰1-10份,聚乙稀錯1-8份,复合铅盐稳定剂1-8份。 所述的粉煤灰中Si02占粉煤灰总质量的55%~60%,A1 203占粉煤灰总质量的 25%-30%,其中SiO#A1 203的质量配比为1. 8~2.4。 作为优选:所述的粉煤灰中Si02占粉煤灰总质量的58%,A1 203占粉煤灰总质量的 27%,3丨02与A1 203的质量配比为2. 0。 所述的粉煤灰选自800~1000目的粉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粉煤灰选自800目的粉体。 -种制备PVC-Μ抗冲击耐低温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PVC树脂100份,氯 化聚乙烯2-6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8份,硬脂酸1-3份,800~1000目粉煤灰1-10 份,聚乙烯蜡1-8份,复合铅盐稳定剂1-8份,使用高速捏合机将上述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得 混合物,再将混合物加热至115-125Γ,保持120~180秒,再冷却至40~60°C,冷却的混合物 在常温18-25°C下放置8~12h,再用挤出机在160~210°C的挤出温度下,转速28-40r/min,挤 出成型,挤出成型后在10~22°C下冷却,制得该管。 所述的挤出温度为:螺杆1段温度160-180摄氏度,螺杆2段温度160-190摄氏 度,螺杆3段温度160-190摄氏度,螺杆4段温度170-190摄氏度,合流芯温度180-200摄 氏度,口模温度180-210摄氏度。所述的螺杆是使用长径比为33~36:1的锥形双螺杆。 本文中所述的耐低温是指该PVC-M管可以在-10°C_0°C的低温环境下使用。 所述的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 的主要固体废物,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Si02、A1203、FeO、Fe203、CaO、Ti02 等。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 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 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 PVC树脂是一种极性非结晶性高聚物,分子之间有较强的作用力,是一个坚硬而脆的材 料,抗冲击强度较低。由于粉煤灰中主要成分为Si02、Al203,其中Si02占总质量的55%~60%, A1203占总质量的25%-30%,A1 203的硬度为8. 8,SiO2的硬度7,而碳酸钙硬度一般小于7,粉 煤灰在塑料制品中能起到一种骨架作用,对塑料制品尺寸的稳定性有很大的作用,还能提 高制品的硬度、表面光泽和表面平整性。一般来说,填料颗粒的粒径越小,分散均匀,则填充 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但由于颗粒的粒径越小,使其均匀分散就越困难,本专利技术通过分级选 取其中目数为800至1000目的粉体,在此颗粒条件下,通过高速捏合混料工艺能够保证混 配均匀,达到最优效果,起到高抗冲的效果。 本配方同时加入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抗冲 击韧性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从而提高了整个体系的柔韧性、抗冲击性、填料相溶性和热密 封性能,由于该组分的加入,使本专利技术的生产的PVC-Μ管具有能在-10°C_0°C的低温环境下 使用性,具有普通PVC管所不具备的低温性能。 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配方和工艺的改进,在原有配方基础上加入一定配比的粉煤灰和乙 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由于粉煤灰中Si02、Al203的硬度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本身的物理 性能,从而提高了管材的抗冲击性能、拉伸强度、韧性和低温使用性,有效的解决了PVC管 材冲击强度低、易出现渗水、漏水、破裂,耐低温的问题。由于材料力学强度是由刚性和柔性 的结合而成的,聚氯乙烯材料本身有着较强的刚性,加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可以起到 增加柔性的作用,但是过度的柔性会造成管道变形,而过度的刚性则会造成管材易脆。本发 明通过加入合适配比的粉煤灰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优化配方体系和工艺参数,从而 使PVC-Μ管达到最优性能。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工艺简单,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VC‑M抗冲击耐低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PVC树脂100份,氯化聚乙烯2‑6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8份,硬脂酸1‑3份,粉煤灰1‑10份,聚乙烯蜡1‑8份,复合铅盐稳定剂1‑8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峰欧阳司晨宋华斌常勇熊磊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