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忆芳专利>正文

防止短路的电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8882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9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短路的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电路板及多个第一绝缘凸部。绝缘本体具有一座体。电路板设置于座体,电路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多个第一接触部,其中各第一接触部成形于第一表面。各第一绝缘凸部分别凸设于任两个第一接触部之间,其中第一绝缘凸部高于各第一接触部。藉此能够防止电连接器结构短路而保护其不受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止短路的电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USB接口已进入USB3.1规格,USB3.1不仅提高了电压、电流的传输量,同时改进了编码损耗,使传输速度大幅提升至每秒钟10GB。此外,相较于过去的USB2.0至USB 3.0规格,USB 3.1中全新发表的USB Type-C接口结构具有正反面插接的优点,且USBType-C接口尺寸小于传统的USB2.0至USB3.0接口。由于USB Type-C接口中各组件间彼此的空间窄小,导致USB Type-C连接器内的导体(如连接端子、接地片及金属壳体等)更接近。此外,使用者插拔方式不正确,极易造成USB Type-C接口的公端连接器插拔母端连接器时,公端连接器的接地弹片会事先接触母端连接器的各接触端子,导致母端连接器传导错误的电气讯号使其发生电气短路(ShortCircuit),不但会造成相关电子组件的损毁,也严重影响到上述两连接器彼此间的电气连接及传输数据的稳定性外,亦会相对地令该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大幅缩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USB Type-C连接器的特殊结构要求,提供一种确保电气讯号传递的稳定性以及防止短路的电连接器结构,避免USB Type-C接口的公母连接器插接时发生电气短路的情况。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防止短路的电连接器结构,供开设有一插接口的一对接插头耦接,其中插接口相对两端的内壁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多个接地弹片。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电路板及多个第一绝缘凸部。绝缘本体具有一座体。电路板凸设于座体,电路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多个第一接触部,其中各第一接触部成形于第一表面。各第一绝缘凸部分别凸设于任两个第一接触部之间,且对应各接地弹片设置,其中第一绝缘凸部高于各第一接触部。—种防止短路的电连接器结构,供开设有一插接口的一对接插头耦接,其中插接口相对两端的内壁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多个接地弹片。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第一排导电端子、一第二排导电端子、多个第一绝缘凸部及多个第二绝缘凸部。绝缘本体包含一座体及凸设于座体的一舌板,舌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各第一排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一焊接部,各第一接触部分别设置于舌板的第一表面。各第二排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及一第二焊接部,各第二接触部分别设置于舌板的第二表面。各第一绝缘凸部分别凸设于任两个第一接触部之间,且对应各接地弹片设置,其中第一绝缘凸部高于各第一接触部。各第二绝缘凸部分别凸设于任两个第二接触部之间,且对应各接地弹片设置,其中第二绝缘凸部高于各第二接触部。【附图说明】图1为绘示本技术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图2为绘示本技术电路板的第一表面的部份放大示意图。图3为绘示本技术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绘示本技术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与对接插头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绘示本技术对接插头的前视图。图6为绘示本技术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与对接插头插接后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绘示本技术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图8为绘示本技术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与对接插头插接后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对接插头20插接口 30、50接地弹片70对接弹性端子100电连接器结构110绝缘本体112座体114舌板116组装口 118容置空间120电路板122第一表面124第二表面130第一排导电端子132第一接触部134第一焊接部136、146差分讯号端子138、148接地端子140第二排导电端子142第二接触部144第二焊接部150第一绝缘凸部152、162导电部154、164绝缘层160第二绝缘凸部200金属壳体202定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防止短路的电连接器结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短路的电连接器结构100,供开设有一插接口 20的一对接插头10耦接,其中插接口 20相对两端的内壁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多个接地弹片30、50及多个对接弹性端子70。如图5所示,各对接弹性端子70相对各接地弹片30,50为远离插接口 20设置。在此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100及对接插头10较佳是指符合USB Type-C接口的公母两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结构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10、一电路板120及一第一绝缘凸部150。绝缘本体I1具有一座体112及从座体112开设的一组装口 116。电路板120组装于组装口116 —端并凸设于座体112之外。电路板12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122、一第二表面124及多个第一接触部132,其中各第一接触部132成形于第一表面122。换言之,在一范例的实施例中,电路板120仅于一表面设置多个接触部122及至少一绝缘凸部150。在一范例的实施例中,电路板120还包含成形于第二表面124的多个第二接触部142及凸设于任两个第二接触部142之间的一第二绝缘凸部160。第二绝缘凸部160对应接地弹片50设置,其中第二绝缘凸部160高于各第二接触部142。然而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凸部150及第二绝缘凸部160分别包含多个个,且对应对接插头10的各接地弹片30、50设置。以下即以多个第一绝缘凸部150及多个第二绝缘凸部160作说明。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含一金属壳体200、多个第一焊接部134及多个第二焊接部144。金属壳体200包覆座体112并遮蔽各第一接触部132及各第二接触部142,使电连接器结构100在电路板120中还形成供与对接插头10插接的一容置空间118。各第一焊接部134与各第二焊接部144分别凸出于金属壳体200之外。本实施例的各第一焊接部134较佳是直立地连接电路板120的一端并分别与各第一接触部132电性耦接,各第二焊接部144则直立地连接电路板120的一端并分别与各第二接触部144电性耦接。此外,金属壳体200两侧还弯折有与各第一焊接部134与各第二焊接部144凸伸方向相同的多个定位部202,以便于固定或焊接在主板(图略)或其他电路板(图略)上。如图3及图6所示,各第一绝缘凸部150分别凸设于任两个第一接触部132之间,且对应各接地弹片30设置,其中第一绝缘凸部150高于各第一接触部132。在如图2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凸部150及第二绝缘凸部160分别包含一导电部152、162及设置于导电部152、162上的一绝缘层154、164。本实施例的导电部152、162较佳是与各第一接触部132及各第二接触部142 —体成型制成,且两者高度相同。此外,第一绝缘凸部150及第二绝缘凸部160的长度较佳相同或小于各第一接触部132及各第二接触部142的长度,视需求或设计而改变。绝缘层154、164则是另以绝缘材料,例如聚氨酯绝缘漆(绿色)或其他适合材料涂布于导电部152、162上。此外,绝缘层154、164涂布高度约0.025至0.05毫米(mm)之间。换言之,各第一绝缘凸部150及各第二绝缘凸部160分别高于各第一接触部132及各第二接触部142约0.025至0.05毫米(mm)。请一并参考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短路的电连接器结构,供开设有一插接口的一对接插头耦接,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插接口相对两端的内壁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多个接地弹片,该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座体;一电路板,设置于该座体,该电路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多个第一接触部,其中各该第一接触部成形于该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一绝缘凸部,凸设于任两个该第一接触部之间,且对应该接地弹片设置,其中该第一绝缘凸部高于各该第一接触部第二绝缘凸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忆芳
申请(专利权)人:庄忆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