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管散热器及LED投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6723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片组、铝底板及若干热管,所述散热片组由若干垂直固定于所述铝底板底面上平行间隔设置的散热片组成,所述热管包括热管吸热部和热管散热部,所述铝底板顶面设有沟槽,所述热管吸热部设置在沟槽内,所述热管散热部至少部分的穿过所述散热片组,所述若干热管的热管散热部在散热片上不处于同一圆弧;所述热管的数量为2N,其中N为整数,所述热管对称设置于所述散热片组两侧,所述散热片的数量为热管数量的2到6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新型热管散热器,散热效果好,热管及散热片数量设置合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应用该热管散热器的LED投光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热管散热器以及应用该热管散热器的LED投光灯。
技术介绍
LED投光灯因其具有安全可靠、亮度高、节能、寿命长的特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LED投光灯使用寿命长,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应用广泛,但是LED投光灯工作时产生高热,散热问题严重影响投光灯的光效和使用寿命,LED投光灯散热一般使用热管散热器,现有的热管散热器散热效率低,结构稳定性差,而且在环境复杂的建筑施工场地,需要做好热管散热器安全防护,保护热管散热器不被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至少在散热性能好、组装牢固、安全防护方面更优良的新型热管散热器以及应用该热管散热器的LED投光灯。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涉及: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新型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片组、铝底板及若干热管,所述散热片组由若干垂直固定于所述铝底板底面上平行间隔设置的散热片组成,所述热管包括热管吸热部和热管散热部,所述招底板顶面设有沟槽,所述热管吸热部设置在沟槽内,所述热管散热部至少部分的穿过所述散热片组,所述若干热管的热管散热部在散热片上不处于同一圆弧;所述热管的数量为2N,其中N为整数,所述热管对称设置于所述散热片组两侧,所述散热片的数量为热管数量的2到6倍。作为【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在所述散热片与铝底板底面的接触面上设有若干连接凹槽,铝底板对应设置若干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嵌入于所述连接凹槽内。作为【具体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热管散热器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设置于所述散热片组的两侧面。具体地,可以是,所述保护罩包括第一平面、第一平面两侧与第一平面呈30° -90°夹角向散热片组方向延伸的第二平面以及第一平面上部垂直于第一平面向散热片组延伸的固定支撑架。具体地,可以是,所述热管散热器还包括一个“匚”型提手,所述保护罩上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提手两侧靠近端部的位置对应设有第二通孔,通过固定螺栓将所述提手固定在保护罩上。更具体地,可以是,所述保护罩上与第一通孔同心的圆上设有若干圆形锁定孔,所述提手的对应位置设有锁定通孔,在所述锁定通孔上设有一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固定于任一所述圆形锁定孔。作为【具体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热管散热器还包括固定支架和电源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架一端固定在所述招底板上,另一端固定有电源支撑板。具体地,可以是,所述热管散热器的电源支撑板上设有吊环。作为【具体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散热片组的相邻散热片间距为5mm-20mm。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LED投光灯,所述LED投光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新型热管散热器。采用以上方案,本技术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效果:1、热管散热器的热管散热部在散热片上不处在同一圆弧上,使得热管散热器散热均衡,提高散热效率。2、热管散热器散热片组与铝底板通过卡接方式结合在一起,固定牢固,结构紧凑。3、热管散热器散热片和热管数目设置合理。4、通过在热管散热器的两侧面设置保护罩,更好的保护热管散热器不被损伤破坏。5、热管散热器设有提手,便于固定,同时在保护罩上设有通孔,通过调整投光灯的固定角度,改变光照范围。6、通过固定支架将电源支撑板固定在距离散热片一定距离处,便于散热器散热。7、在电源支撑板上设有吊环,在需要将热管散热器起吊至安装位置时使用吊环作为吊点。8、使用本技术所述热管散热器的LED投光灯散热效率高,光照效果更好,使用寿命延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热管散热器整体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热管散热器整体示意图二。图3本技术热管散热器的热管和散热片组组装后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热管散热器的散热片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热管散热器的散热片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热管散热器的热管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热管散热器的铝底板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热管散热器的铝底板左视图。图9为本技术热管散热器的保护罩主视图。图10为本技术热管散热器的铝底板俯视图。图11为本技术热管散热器的固定支架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热管散热器的电源支撑板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热管散热器的“匚”型提手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热管散热器的支架固定板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热管散热器的固定支架连接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15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一种新型热管散热器,主要包括热管1、铝底板2、散热片组3和保护罩4,散热片组3由若干垂直固定在铝底板2上平行间隔设置的散热片5组成,所述散热片5上设有若干供热管I穿过的热管孔6。如图6所不,热管包括热管吸热部7和热管散热部8,如图7和图8所不,招底板2上设有沟槽9,热管吸热部7通过挤压并排设置在沟槽9内,热管散热部8在散热片5上不在同一个圆弧上。如图4所示,在散热片5上设有放置凹槽10,铝底板2容纳于放置凹槽10内。在散热片5的放置凹槽10与铝底板2接触面上设有若干连接凹槽11,在铝底板2对应并排设置若干连接凸台12,连接凸台12嵌入于连接凹槽11内,使得散热片5与铝底板2通过卡接固定成一体。如图5所示,在散热片5的一侧面垂直于散热片方向设置有若干插件13,如图4所示,在相邻散热片对应位置设有插孔14,每相邻两散热片通过插接固定,通过设置插件13长度即可以调整散热片的间距。本技术热管散热器的相邻散热片之间的距离间隔优选为5mm-20mmo所述热管I的数量为2N,其中N为整数,如图1所示,所述热管I对称设置于所述散热片组3两侧,所述散热片组3的散热片5的数量为热管I数量的2到6倍,更具体地,可以是,所述散热片5的数量与热管I数量的比值随着热管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现在工业上使用的热管根据热管长度的变化热管散热效率也会发生改变,具体为:在热管长度小于200_时,随着热管长度的增加,热管的散热效率提升;当热管长度超过200mm时,随着热管长度增加,热管的散热效率降低;当热管长度大于650mm时,热管的散热效率就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所以现在使用的热管长度一般不超过650_。由于大功率LED投光灯的热管散热器,体积较大,若在铝底板的沟槽内设置一根热管,就会进一步增加散热器的体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热管散热器的铝底板的每个槽沟内对称设置两根热管,使得热管的吸热部更加集中从而增强散热效果,还可以减小热管散热器的体积和重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整热管与散热片的数量比较散热效果时发现,本技术的热管散热器在应用到投光灯散热时,若投光灯发光组件温度过高,会影响投光灯的使用寿命和发光效率,为保证投光灯的正常使用寿命,发光组件工作时的恒定温度应不大于70°C ο随着投光灯功率增大,光源组件发热量增加,需要增加热管和散热片的数量,提高热管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实际生产应用中,根据热管散热器的适用于不同的投光灯,在兼顾热管散热器的工作效率和制造成本的情况下,选择合适数量的热管和散热片。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以200w投光灯为例,选择热管数量为4根,散热片面积为34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片组(3)、铝底板(2)及若干热管(1),所述散热片组(3)由若干垂直固定于所述铝底板(2)底面上平行间隔设置的散热片(5)组成,所述热管(1)包括热管吸热部(7)和热管散热部(8),所述铝底板(2)顶面设有沟槽(9),所述热管吸热部(7)设置在沟槽(9)内,所述热管散热部(8)至少部分的穿过所述散热片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热管(1)的热管散热部(8)在散热片(5)上不处于同一圆弧;所述热管(1)的数量为2N,其中N为整数,所述热管(1)对称设置于所述散热片组(3)两侧,所述散热片(5)的数量为热管(1)数量的2到6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杨兆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合立星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