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显常专利>正文

开启后留下永久破损标识的防盗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660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盗瓶,用于防止原装瓶的二次冒用。该瓶在瓶体的上部设置有一保护凸缘3,瓶盖上设有可套入该凸缘的套孔4,瓶子一旦开启,保护凸缘即遭永久破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不改变人们使用习惯,瓶子模具开模简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包装制品,尤其是防止被再次盗用原包装的饮料包装器皿制造领域。为抵制盗用原包装来假冒原饮料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人们在饮料包装上已采取了一些防止措施,如欧洲专利EP0080846,中国专利CN2120775。但这些措施存在两方面的缺点一是需改变人们的使用习惯;二是结构复杂,开模费用高,以致于不能实际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不改变人们的使用习惯,结构简单实用,具有明显防伪标识的防盗瓶,并使之具有开模方便,便于玻璃业,陶瓷业生产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手段实现的在由瓶体、瓶盖组成的防盗瓶中,在瓶体上部设置一保护凸椽,在瓶盖上设置可套入凸椽的套孔。采用如上的设计后,消费者可清晰地观察到保护凸椽的整体。原装瓶一旦开启,保护凸椽随即破损,瓶子无法被盗用。本技术结构简单,开模方便,且不影响人们的一般使用习惯。 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瓶体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瓶体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瓶盖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封装后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帽罩的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述。在图1、图2中可看到,瓶体1上部的平台5上设置一保护凸椽3,7为瓶口螺纹,8为压封槽,9为帽罩螺纹。在图3中,在瓶盖2的裙边6上,设置一可套入凸椽3的套孔4,11为断裂刻纹。图4是封装后的结构图,封装时,将瓶盖2盖在瓶口上,套孔4套入凸椽3,将瓶盖的相应部分压封入瓶口螺纹7中,并将瓶盖裙边的相应部分压嵌于压封槽8中,完成封装;开启时,使用者旋转瓶盖,断裂刻纹断裂,套孔4将易碎的保护凸椽3破损,沿瓶口螺纹向上旋取瓶盖。凸椽3的做法可以多种多样,本实施例中将其做成腰果形(如图2所视)。相应地,套孔4也可做成与之相适的多种外形。考虑到瓶子的整体美观性,也考虑到避免保护凸椽被无谓损坏,可在瓶上增加一透明帽罩12,其结构如图5,将其旋置在瓶体的帽罩螺纹9上。本技术是虽然是以名酒瓶为对象提出的,便其结构方案可应用在更多的其它物料的包装器皿中。权利要求1.一种在开启后留下永久破损标识的防盗瓶,由瓶体1和瓶盖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体上部设置有一保护凸缘3,瓶盖上设有可套入凸缘3的套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防盗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椽设置在平台5上,相应套孔4设置在瓶盖的裙边6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盗瓶,用于防止原装瓶的二次冒用。该瓶在瓶体的上部设置有一保护凸缘3,瓶盖上设有可套入该凸缘的套孔4,瓶子一旦开启,保护凸缘即遭永久破损。本技术具有不改变人们使用习惯,瓶子模具开模简便的优点。文档编号B65D47/00GK2185731SQ9323960公开日1994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尹显常 申请人:尹显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开启后留下永久破损标识的防盗瓶,由瓶体1和瓶盖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体上部设置有一保护凸缘3,瓶盖上设有可套入凸缘3的套孔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显常
申请(专利权)人:尹显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