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链路不平衡的中继激励方法,可用于协作下行通信链路对参与协作的中继节点进行回报激励。
技术介绍
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以基站为中心实现小区覆盖,网络结构的灵活度和覆盖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随着无线多媒体业务不断增多,仅以基站为中心的业务提供方式将难以满足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业务需求。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5G将大量的中继节点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链路引入蜂窝系统以增强网络结构的灵活性和覆盖范围,设备间的协作将会更加普遍。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固定节点,即中继站和移动节点均可担任中继参与协作通信,通信方式包括放大转发AF和译码转发DF。固定节点只进行数据的转发,移动节点还有自身的通信需求。相对于固定中继,移动中继具有位置更灵活、选择范围更广、对复杂的无线传输环境适应性更好等优点。但在采用移动中继的通信场景中,由于参与协作会消耗中继节点的能量,如果没有合理的资源回报进行补偿,将无法维持良好的协作关系,甚至导致移动中继拒绝参与协作。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协作下行链路中基于链路不平衡的中继激励方法,实现步骤如下:(1)在任意一个目的用户调度的传输时隙t内,蜂窝网络中的基站BS向目的用户MSd发送带有训练序列的信号,目的用户MSd根据接收的信号估计其信道矩阵hs,d,并按公式计算其与基站直接通信时的数据可达速率并将该可达速率反馈给基站BS;(2)将蜂窝网络中除目的用户之外的移动台作为候选中继用户,再按如下步骤从候选中继用户MSl中选择一个中继用户MSl:(2a)计算基站BS到候选中继用户MSl的可达数据速率与候选中继用户MSl到目的用户MSd的可达数据速率rl(x,z)=12log2(1+PT|hs,l|2/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作下行链路中基于链路不平衡的中继激励方法,实现步骤如下:
(1)在任意一个目的用户调度的传输时隙t内,蜂窝网络中的基站BS向目的用
户MSd发送带有训练序列的信号,目的用户MSd根据接收的信号估计其信道矩阵
hs,d,并按公式计算其与基站直接通信时的数据可达速率
并将该可达速率反馈给基站BS;
(2)将蜂窝网络中除目的用户之外的移动台作为候选中继用户,再按如下步骤
从候选中继用户MSl中选择一个中继用户MSl:
(2a)计算基站BS到候选中继用户MSl的可达数据速率与候选中继用户
MSl到目的用户MSd的可达数据速率rl(x,z)=12log2(1+PT|hs,l|2/σn2)]]>rd(x)=log2(1+PR|hl,d|2/σn2)]]>其中,的上标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钊,蔡沈锦,肖丽媛,丁汉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