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冷暖型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65688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冷暖型空调系统。包括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四通阀的四个阀口分别与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连接,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连接,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通过第一管道连通,室外换热器外部上设有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二管道与第三管道均与第一管道连通,室外换热器内设有换热流路和过冷流路,换热流路与第三管道连通,过冷流路与第二管道连通,第二管道上设有节流控制装置,第三管道上设有流量控制装置。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节流控制装置和流量控制装置提高了空调系统运行时的能效,提高运行能力,使得空调制热运行时冷媒均匀分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冷暖型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制冷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时,通过在冷凝器流路中设计单独的过冷流路,适度增加经过冷凝器之后的制冷剂过冷度有利于制冷能力、能效的提升。但是过冷流路的设计在制热运行时,会导致蒸发过程换热器压力损失过大,进而使机组的制热能力和能效变小。而对于北美地区使用的冷暖型空调器产品,其制冷、制热的能力和能效的要求更高。而现有的空调系统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冷暖型空调系统,克服了空调在低温制热运行时冷媒分配不均、空调制冷运行能效低、运行能力差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冷暖型空调系统,包括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所述四通阀的四个阀口分别与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外部上设有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均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内设有换热流路和过冷流路,所述换热流路与所述第三管道连通,所述过冷流路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节流控制装置,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流量控制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连接简单紧凑、设置合理,通过设置节流控制装置和流量控制装置提高了空调系统运行时的能效,提高运行能力,使得空调制热运行时冷媒均匀分配,室外换热器设置独立的换热流路和过冷流路,有利于提高空调系统的机组能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室外换热器内的所述换热流路与所述四通阀的阀口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三管道靠近所述换热流路的一端上设有冷媒分配器,所述冷媒分配器通过多根管道与所述换热流路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冷媒分配器汇集进入换热流路,运行效率高。进一步,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过冷流路通过第四管道连通。进一步,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过冷流路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管道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冷媒分配器和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之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三管道与过冷流路连接,有利于在运行过程中根据需求调节冷媒的流通以及机组运行能力。进一步,所述节流控制装置为单向流通阀或电磁阀。进一步,所述单向流通阀的流通方向为由所述室内换热器流向所述室外换热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节流控制装置减弱过冷流路在制热运行是产生的压力损失,提升空调系统机组制热能力。进一步,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为节流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或节流阀芯中的任意一种。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流量控制装置辅助调节空调系统机组在低温制热运行时制冷剂的偏流,提升机组低温制热运行时的能力、能效,调节方便快速。进一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节流装置。进一步,所述节流装置为阀芯或毛细管或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中的任意一种。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节流装置实现流量调控,操作方便简单,有利于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效冷暖型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室内换热器,2、四通阀,3、气液分离器,4、压缩机,5、节流装置,6、室外换热器,7、节流控制装置,8、冷媒分配器,9、流量控制装置,10、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第三管道,13、第四管道,601、换热流路,602、过冷流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高效冷暖型空调系统包括四通阀2、室外换热器6、室内换热器1、压缩机4、气液分离器3,所述四通阀2的四个阀口分别与所述室外换热器6、所述室内换热器1、所述压缩机4的出气口、所述气液分离器3的入口连接,通过四通阀2实现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6、室内换热器1、压缩机4、气液分离器3之间输送转换流通。所述压缩机4的吸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3的出口连接,制冷剂由气液分离器3进入到压缩机4内。如图1所示,所述室外换热器6与所述室内换热器I通过第一管道10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外部设有第二管道11和第三管道12,所述第二管道11与所述第三管道12均与所述第一管道10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6内设有换热流路601和过冷流路602,室外换热器6内的换热流路601与四通阀2的阀口连接。所述换热流路601与所述第三管道12连通,通过换热流路601进行制冷剂冷凝换热,所述过冷流路602与所述第二管道11连通,通过过冷流路602进行制冷剂过冷。所述第三管道12与所述过冷流路602通过第四管道13连接,所述第四管道13的一端与所述过冷流路602连通,所述第四管道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管道12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冷媒分配器8和所述流量控制装置9之间,设置第四管道13有利于制冷剂的流通和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在制热运行时,制冷剂分两部分流通,其中一部分由第一管道10流入第二管道11内,另一部分由第一管道10流入第三管道12。在制冷运行时,制冷剂由第三管道12流入第四管道13,再由第四管道13流入第二管道11内,最后由第二管道11流入第一管道10。所述第三管道12靠近所述换热流路601的一端上设有冷媒分配器8,所述冷媒分配器8通过多根管道与所述换热流路601连接,制冷剂在由第一管道10流向第三管道12后通过冷媒分配器8汇集之后进入室外换热器6的换热流路601进行冷凝换热。本技术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四通阀2的一个阀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6内的换热流路601通过多个支路连通。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管道11上设有节流控制装置7,所述第三管道12上设有流量控制装置9。所述节流控制装置7为单向流通阀或电磁阀中的一种,节流控制装置7还可以采用其它可以电动控制开启或者关闭的阀体。所述单向流通阀的流通方向为由所述室内换热器I流向所述室外换热器6,以保证制冷剂的流向。所述流量控制装置9为节流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或节流阀芯中的任意一种,流量控制装置9也可以采用其它可以调节冷媒流量的装置。所述第一管道10上设有节流装置5,所述节流装置5可以为阀芯或毛细管或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的节流装置5优选采用阀芯,采用节流装置5实现制冷剂的节流降压。本技术一种高效冷暖型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在制冷运行时,制冷剂通过压缩机4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气体,并由四通阀2进入到室外换热器6的换热流路601进行冷凝换热,经过冷凝换热后的制冷剂由冷媒分配器8汇集进入到第三管道12,制冷剂再由第三管道12流入第四管道13,由第四管道13进入过冷流路602进行过冷,经过过冷后的制冷剂再依次经过节流控制装置7、以及第一管道10上的节流装置5进行节流降压,通过节流降压的制冷剂进入室内换热器I蒸发吸热后回到四通阀2,经过四通阀2后由气液分离器3的入口进入气液分离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冷暖型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四通阀(2)、室外换热器(6)、室内换热器(1)、压缩机(4)、气液分离器(3),所述四通阀(2)的四个阀口分别与所述室外换热器(6)、所述室内换热器(1)、所述压缩机(4)的出气口、所述气液分离器(3)的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4)的吸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3)的出口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6)与所述室内换热器(1)通过第一管道(10)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6)外部设有第二管道(11)和第三管道(12),所述第二管道(11)与所述第三管道(12)均与所述第一管道(10)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6)内设有换热流路(601)和过冷流路(602),所述换热流路(601)与所述第三管道(12)连通,所述过冷流路(602)与所述第二管道(11)连通,所述第二管道(11)上设有节流控制装置(7),所述第三管道(12)上设有流量控制装置(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晓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