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不合格奶的标记方法以及原料乳的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5215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不合格奶的标记方法以及原料乳的鉴定方法。标记方法为,在不合格原料乳中按照2~10ug/ml加入藻蓝蛋白,使得不合格原料乳在激发波长560nm,发射波长680nm处具有荧光特征峰。通过添加藻蓝蛋白对不合格原料乳进行标记,检测激发波长560nm,发射波长680nm处作为原料乳品质的鉴定方法之一,防止不合格原料乳经过非法改造后再次流入市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易行,适于实际操作。藻蓝蛋白作为一种天然食品色素,添加于牛奶中对人体无害。利用其防止不合格原料奶的再次销售,可从源头上控制乳制品品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乳品质量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藻蓝蛋白添加到不合格原料乳中, 作为标记,以防止不合格原料乳再销售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乳制品中营养成分丰富且极易吸收,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屡见不鲜的乳制品品 质问题,让消费者对乳制品产品的信任大大降低。从原料乳的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贮藏销 售,每个环节都需要生产商和销售商的严格把关。在利益的驱使下,不良原料乳供应商会将 不合格的原料乳处理后再次送到乳制品生产商处进行销售,从而对后续的乳制品品质造成 严重的影响。。 藻蓝蛋白生产成本低廉,本身对人体无毒无害,是一种天然食品色素。藻蓝蛋白被 广泛的用于食品中,作为食品添加剂,不仅可以使食品呈现吸引人的亮蓝色,还可以增加食 品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藻蓝蛋白是一种水溶性蛋白,可发出强烈而稳定的荧光,本身可作为 荧光探针应用于科研和实际生产。添加少量的藻蓝蛋白于原料乳中,不影响原料乳的色泽、 气味等感官品质。将藻蓝蛋白添加于不合格原料乳中,以防止不良供应商将将不合格产品 处理后再次销售。该检测方法能够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原料乳,从而控制产品质量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不良供应商将已检测的不合格原料乳处理后再次供应,提 供。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不合格奶的标记方法,该方 法为,在不合格原料乳中按照2~lOug/ml加入藻蓝蛋白,使得不合格原料乳在激发波长 560nm,发射波长680nm处具有荧光特征峰。 -种原料乳的鉴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乳的荧光检测:分别检测待测原料乳与标准合格原料乳在激发波长 560nm,发射波长680nm处检测荧光值,若待测原料乳的荧光值大于标准合格原料乳的荧光 值,则判定该待测原料乳为不合格奶;若待测原料乳的荧光值小于或等于标准合格原料乳 的荧光值,则进入步骤(2)。 (2)通过国标GB19301-2010标准鉴定该待测原料乳是否合格;若该待测原料乳为 不合格奶,向该待测原料乳按照2~lOug/ml加入藻蓝蛋白。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不合格原料乳中加入标记物藻蓝蛋白,使 得不合格原料乳在激发波长560nm,发射波长680nm处具有荧光特征峰,杜绝了不合格原料 乳的非法改造,从源头上控制原料乳的品质,从而提高乳制品品质。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 低廉,且对原料乳不会造成食品安全隐患。【附图说明】 图1为质量分数为1%藻蓝蛋白溶液的发射光谱扫描图; 图2为不同含量藻蓝蛋白添加于5ml牛奶中的荧光值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现有的原料乳的检测技术中,通常是按照国标进行检测,针对不合格的原料乳, 供应商往往通过非法改造使得该不合格原料乳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例如,通过检测 后,发现蛋白含量偏低,供应商则向原料乳中加入适量的三聚氰胺。加入三聚氰胺后的不合 格原料乳在二次检测时,各项指标符合标准,使得这种"毒奶"流入市场。 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不合格原料乳中加入标记物藻蓝蛋白,使得不合格原料乳在激发波 长560nm,发射波长680nm处具有荧光特征峰(如图1所示),构成了对不合格奶的长期稳 定标记,能快速检测出改造的不合格奶,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乳的荧光检测:分别检测待测原料乳与标准合格原料乳在激发波长 560nm,发射波长680nm处检测荧光值,若待测原料乳的荧光值大于标准合格原料乳的荧光 值,则判定该待测原料乳为不合格奶;若待测原料乳的荧光值小于或等于标准合格原料乳 的荧光值,则进入步骤(2)。 (2)通过GB19301-2010标准鉴定该待测原料乳是否合格;若该待测原料乳为不 合格奶,向该待测原料乳为初测检测出的不合格乳,按照2~lOug/ml加入藻蓝蛋白(即每 毫升奶中加入2~IOug藻蓝蛋白),加入藻蓝蛋白的不合格乳若是通过非法改造,欲流入市 场,则可以通过检测其荧光值进行判定。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1 取 0yg、2yg、5yg、10yg、20yg、30yg、40yg、50yg、60yg的藻蓝蛋白分别加 入到5ml的牛奶中。分别测量其在激发波长560nm,发射波长680nm处检测荧光值。测得结 果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未添加藻蓝蛋白的牛奶具有较低的荧光相应值,随着藻蓝 蛋白的添加量的增大,荧光值随之增大。当浓度低于2ug/ml,相比于未添加藻蓝蛋白的牛 奶,荧光响应效果不明显。表1为根据GB19301-2010标准得出的不同含量藻蓝蛋白添加 于牛奶中的色泽感官评价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当浓度大于l〇ug/ml,与未添加藻蓝蛋白的 牛奶的颜色差异较大,能够察觉到藻蓝蛋白特有的蓝色,导致色泽感官评价值较低。 表1 :不同含量藻蓝蛋白添加于牛奶中的色泽感官评价表 下述表格为根据国家标准牛奶色泽制定的色泽感官评价指标: 表2 :藻蓝蛋白添加于牛奶中的色泽感官指标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 一种不合格奶的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在不合格原料乳中按照2~ lOug/ml加入藻蓝蛋白,使得不合格原料乳在激发波长560nm,发射波长680nm处具有荧光 特征峰。2. -种原料乳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原料乳的荧光检测:分别检测待测原料乳与标准合格原料乳在激发波长560nm, 发射波长680nm处检测荧光值,若待测原料乳的荧光值大于标准合格原料乳的荧光值,则 判定该待测原料乳为不合格奶;若待测原料乳的荧光值小于或等于标准合格原料乳的荧光 值,则进入步骤(2)。 (2) 通过国标GB19301-2010标准鉴定该待测原料乳是否合格;若该待测原料乳为不合 格奶,向该待测原料乳按照2~lOug/ml加入藻蓝蛋白。【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不合格奶的标记方法以及原料乳的鉴定方法。标记方法为,在不合格原料乳中按照2~10ug/ml加入藻蓝蛋白,使得不合格原料乳在激发波长560nm,发射波长680nm处具有荧光特征峰。通过添加藻蓝蛋白对不合格原料乳进行标记,检测激发波长560nm,发射波长680nm处作为原料乳品质的鉴定方法之一,防止不合格原料乳经过非法改造后再次流入市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易行,适于实际操作。藻蓝蛋白作为一种天然食品色素,添加于牛奶中对人体无害。利用其防止不合格原料奶的再次销售,可从源头上控制乳制品品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IPC分类】G01N21/64【公开号】CN105223180【申请号】CN201510703116【专利技术人】陈士国, 李珊, 李俊慧, 叶兴乾, 胡亚芹 【申请人】浙江大学【公开日】2016年1月6日【申请日】2015年10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不合格奶的标记方法以及原料乳的鉴定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合格奶的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在不合格原料乳中按照2~10ug/ml加入藻蓝蛋白,使得不合格原料乳在激发波长560nm,发射波长680nm处具有荧光特征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士国李珊李俊慧叶兴乾胡亚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