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红外检测碰撞的吸尘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4416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红外检测碰撞的吸尘器装置,包括底座、前碰撞壳、红外模块以及反射挡板,所述前碰撞壳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前端,所述红外模块安装在底座中,所述红外模块的前端还设有反射挡板,所述反射挡板安装在所述前碰撞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红外模块和反射挡板的结合,使得更红外快速反应,效率高,这样大大提高了吸尘器的红外碰撞灵敏度,同时简单的结构设计也大大降低了吸尘器排传统结构弊端,避免了碰撞反应慢、碰撞噪音大的问题,且保证了日后维修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吸尘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红外检测碰撞的吸尘器装置
技术介绍
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吸尘器电机高速旋转,从吸入口吸入空气,使尘箱产生一定的真空,灰尘通过地刷、接管、手柄、软管、主吸管进入尘箱中的滤尘袋,灰尘被留在滤尘袋内,过滤后的空气再经过一层过滤片进入电机,这层过滤片是防止尘袋破裂灰尘吸入电机的一道保护屏障,进入电机的空气经电机流出,由于电机运行中碳刷不断的磨损,因此流出吸尘器前又加了一道过滤。目前,现有吸尘器的碰撞装置主要采用一个机械力臂与微动开关,当碰撞就是会出现机械力臂与微动开关两者相碰产生噪音,或是造成无反应,在进行碰撞作时无法避免机械力臂准确性,造成碰撞延迟,碰撞可靠性不准,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机械力臂磨损严重带来碰撞灵敏度下降,影响用户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响应速度快、效率高的具有红外检测碰撞的吸尘器装置。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方案是:一种具有红外检测碰撞的吸尘器装置,包括底座、前碰撞壳、红外模块以及反射挡板,所述前碰撞壳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前端,所述红外模块安装在底座中,所述红外模块的前端还设有反射挡板,所述反射挡板安装在所述前碰撞壳上。作为优选,为了更加提升吸尘器的防碰撞效率,所述底座前端的两侧都设有所述红外模块。作为优选,为了能够保证吸尘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前碰撞壳上固定设有挡板支架,所述反射挡板通过固定在所述挡板支架。作为优选,为了保证红外模块的效率,所述红外模块包括红外模块上盖、红外模块下盖以及红外模块支柱,所述红外模块上盖与所述红外模块下盖是固定在所述红外模块支柱上,所述红外模块支柱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红外模块内含有发射管与接收管,所述发射管与接收管引脚弯折过渡连接,且所述发射管与接收管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PCB板。作为优选,为了让信号有更好的传输效果,所述红外模块、所述反射挡板及所述挡板支架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本技术主要是通过红外模块和反射挡板的结合,使得更红外快速反应,效率高,这样大大提高了吸尘器的红外碰撞灵敏度,同时简单的结构设计也大大降低了吸尘器排传统结构弊端,避免了碰撞反应慢、碰撞噪音大的问题,且保证了日后维修起来更加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红外模块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前碰撞壳,3.红外模块,4.反射挡板,5.挡板支架,6.发射管与接收管,3a.红外模块上盖,3b.红外模块支柱,3c.红外模块下盖,6a.引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最佳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具有红外检测碰撞的吸尘器装置,包括底座1、前碰撞壳2、红外模块3以及反射挡板4,所述前碰撞壳2安装在所述底座I的前端,所述红外模块3安装在底座I中,所述红外模块3的前端还设有反射挡板4,所述反射挡板4安装在所述前碰撞壳2上。作为优选,为了更加提升吸尘器的防碰撞效率,所述底座I前端的两侧都设有所述红外模块2。作为优选,为了能够保证吸尘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前碰撞壳2上固定设有挡板支架5,所述反射挡板4通过固定在所述挡板支架5,通过把反射挡板固定装置在挡板支架上来达到紧固在前碰撞壳上。作为优选,为了保证红外模块的效率,所述红外模块3包括红外模块上盖3a、红外模块下盖3c以及红外模块支柱3b,所述红外模块上盖3a与所述红外模块下盖3c是固定在所述红外模块支柱3b上,所述红外模块支柱3b固定在所述底座I上,所述红外模块3内含有发射管与接收管6,所述发射管与接收管6的引脚6a弯折过渡连接,且所述发射管与接收管6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PCB板。作为优选,为了让信号有更好的传输效果,所述红外模块3、所述反射挡板4及所述挡板支架5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本技术主要是通过红外模块和反射挡板的结合,使得更红外快速反应,效率高,这样大大提高了吸尘器的红外碰撞灵敏度,同时简单的结构设计也大大降低了吸尘器排传统结构弊端,避免了碰撞反应慢、碰撞噪音大的问题,且保证了日后维修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具有红外检测碰撞的吸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前碰撞壳、红外模块以及反射挡板,所述前碰撞壳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前端,所述红外模块安装在底座中,所述红外模块的前端还设有反射挡板,所述反射挡板安装在所述前碰撞壳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红外检测碰撞的吸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前端的两侧都设有所述红外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红外检测碰撞的吸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碰撞壳上固定设有挡板支架,所述反射挡板通过固定在所述挡板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红外检测碰撞的吸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模块包括红外模块上盖、红外模块下盖以及红外模块支柱,所述红外模块上盖与所述红外模块下盖是固定在所述红外模块支柱上,所述红外模块支柱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红外模块内含有发射管与接收管,所述发射管与接收管引脚弯折过渡连接,且所述发射管与接收管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PCB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红外检测碰撞的吸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模块、所述反射挡板及所述挡板支架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红外检测碰撞的吸尘器装置,包括底座、前碰撞壳、红外模块以及反射挡板,所述前碰撞壳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前端,所述红外模块安装在底座中,所述红外模块的前端还设有反射挡板,所述反射挡板安装在所述前碰撞壳上。本技术主要是通过红外模块和反射挡板的结合,使得更红外快速反应,效率高,这样大大提高了吸尘器的红外碰撞灵敏度,同时简单的结构设计也大大降低了吸尘器排传统结构弊端,避免了碰撞反应慢、碰撞噪音大的问题,且保证了日后维修起来更加方便快捷。【IPC分类】A47L9/00【公开号】CN204909300【申请号】CN201520521945【专利技术人】高新忠, 甘嵩, 凡海洋, 吴定云 【申请人】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申请日】2015年7月1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红外检测碰撞的吸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前碰撞壳、红外模块以及反射挡板,所述前碰撞壳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前端,所述红外模块安装在底座中,所述红外模块的前端还设有反射挡板,所述反射挡板安装在所述前碰撞壳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忠甘嵩凡海洋吴定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