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笼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3956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5:48
一种旋转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笼梯结构由多个笼梯单元顺次拼接组成,所述笼梯单元包括:外框、加强件、第一楼梯梁、第二楼梯梁、楼梯板、平台、平台支撑杆、钢板网、插接配合板和吊耳,所述第一楼梯梁、第二楼梯梁、楼梯板、平台设置于所述外框内,所述加强件、平台支撑杆、钢板网、插接配合板和吊耳设置于所述外框上。现场使用这种旋转笼梯后,人和工具及材料分别单独运作,人的现场施工安全得到很好的保证,同时笼梯单元内设有休息或转身用的平台,楼梯坡度较缓,人在笼梯内行走方便,不用担心高空坠物,也有效避免恐高,到顶上也能全面的看风景,更可观看现场作业的全貌,在笼梯内不影响现场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旋转笼梯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场高空作业中,特别是现在经常使用的转体梁施工,周围有些重要的建筑不能干涉,施工场地非常的有限,人员施工通道有时需要吊车将施工人员送到工作岗位以高大的墩柱为基点,现场墩柱四周有支撑架体,脚手架已经不能满足架设人工通道,人员需要在转体梁上施工,而且时间长,在高层独立的建筑结构施工中,传统钢管扣件及碗扣式脚手架等搭设的梯子使用零件多、支拆用工量大、安拆空间狭小、施工工效低,搭设后有安全隐患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元化旋转笼梯结构,采用多个标准的笼梯单元拼接组成,笼梯单元在工厂直接制作完成,在施工现场快速组装即可使用,施工效率高,同时结构稳固,安全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笼梯结构由多个笼梯单元顺次拼接组成,所述笼梯单元包括:外框、加强件、第一楼梯梁、第二楼梯梁、楼梯板、平台、平台支撑杆、钢板网、插接配合板和吊耳,所述第一楼梯梁、第二楼梯梁、楼梯板、平台设置于所述外框内,所述加强件、平台支撑杆、钢板网、插接配合板和吊耳设置于所述外框上。进一步的,所述外框内部一侧有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楼梯梁,其中一根所述第一楼梯梁靠近所述外框侧面,另一根所述第一楼梯梁设置于靠近所述外框中部位置;所述外框内部对应第一楼梯梁一侧的另一侧有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二楼梯梁,其中一根所述第二楼梯梁靠近所述外框侧面,另一根所述第二楼梯梁设置于靠近所述外框中部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楼梯梁位置高于所述第一楼梯梁,所述两第一楼梯梁、第二楼梯梁之间设置所述楼梯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楼梯梁与所述第二楼梯梁之间及外框顶部各设置一平台,所述第一楼梯梁与所述第二楼梯梁之间的平台连接所述第一楼梯梁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楼梯梁的底部且该平台底部设有平台支撑杆,所述第一楼梯梁的底部与所述外框底部连接,所述外框顶部的平台连接所述第二楼梯梁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外框为长方体立体框架结构,所述外框的四个侧面框体内均设有所述加强件。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包括一加强横杆及对称布置于加强横杆上下两侧的剪刀撑,所述加强横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外框侧面框架的中部位置,所述剪刀撑两端固定在由所述加强横杆与所述外框构成的矩形框的两个对角。进一步的,所述外框四个侧面均设有钢板网。进一步的,所述外框的上、下面的四个边角外部均设有插接配合板。进一步的,所述外框一侧面上端还设有吊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现场使用这种旋转笼梯后,人和工具及材料分别单独运作,人的现场施工安全得到很好的保证,同时笼梯单元内设有休息或转身用的平台,楼梯坡度较缓,人在笼梯内行走方便,不用担心高空坠物,也有效避免恐高,到顶上也能全面的看风景,更可观看现场作业的全貌,在笼梯内不影响现场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旋转笼梯结构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旋转笼梯单元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旋转笼梯单元的左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旋转笼梯单元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相反,本技术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技术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技术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旋转笼梯结构,所述旋转笼梯结构由多个笼梯单元100顺次拼接组成,所述笼梯单元100包括:外框1、加强件2、第一楼梯梁3、第二楼梯梁4、楼梯板5、平台6、平台支撑杆7、钢板网8、插接配合板9和吊耳10,所述第一楼梯梁3、第二楼梯梁4、楼梯板5、平台6设置于所述外框I内,所述加强件2、平台支撑杆7、钢板网8、插接配合板9和吊耳10设置于所述外框I上,所述外框I为长方体立体框架结构,所述外框I的四个侧面框体内均设有所述加强件2,所述加强件2包括一加强横杆及对称布置于加强横杆上下两侧的剪刀撑,所述加强横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外框I侧面框架的中部位置,所述剪刀撑两端固定在由所述加强横杆与所述外框I构成的矩形框的两个对角,使所述外框I侧面形成多个结构稳固的三角型结构,所述外框I内部一侧有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楼梯梁3,其中一根所述第一楼梯梁3靠近所述外框I侧面,另一根所述第一楼梯梁3设置于靠近所述外框I中部位置,所述外框I内部对应第一楼梯梁3 —侧的另一侧有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二楼梯梁4,其中一根所述第二楼梯梁4靠近所述外框I侧面,另一根所述第二楼梯梁4设置于靠近所述外框I中部位置,所述第二楼梯梁4位置高于所述第一楼梯梁3,所述两第一楼梯梁3、第二楼梯梁4之间设置所述楼梯板5,所述楼梯板5为花纹钢板,保证刚度和防滑性,所述第一楼梯梁3与所述第二楼梯梁4上还设有扶手,提高安全性,所述第一楼梯梁3与所述第二楼梯梁4之间及外框I顶部各设置一平台6,所述平台6长度与所述外框I横截面长度相等,所述平台6宽度小于所述外框I横截面宽度的1/3,所述第一楼梯梁3与所述第二楼梯梁4之间的平台6连接所述第一楼梯梁3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楼梯梁6的底部且该平台6底部设有平台支撑杆7,提高平台6的承载能力,所述第一楼梯梁3的底部与所述外框I底部连接,所述外框I顶部的平台6连接所述第二楼梯梁4的顶部,所述第一楼梯梁3、第二楼梯梁4以每走6步楼梯到达一个休息和转身的平台为准(按照人体行走最优设计),坡度较缓,每两个平台6制作为一个整体单元,笼梯单元内所述两平台高度差1.2米,人在内部行走,即使人在笼梯内不小心摔倒,也可以平稳的倒在休息平台内,安全有保证。所述外框I四个侧面均设有钢板网8,防止高空坠物,同时防止施工人员从笼梯单元100中跌落,所述外框I的上、下面的四个边角外部均设有插接配合板9,方便笼梯单元100之间的配合定位,确保装配正确,使其安装更加快捷方便,所述笼梯单元100之间通过高强螺栓连接,确保单元之间的整体刚度,所述外框I 一侧面上端还设有吊耳10,方便起重装置吊装笼梯单元10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现场使用这种旋转笼梯后,人和工具及材料分别单独运作,人的现场施工安全得到很好的保证,同时笼梯单元内设有休息或转身用的平台,楼梯坡度较缓,人在笼梯内行走方便,不用担心高空坠物,也有效避免恐高,到顶上也能全面的看风景,更可观看现场作业的全貌,在笼梯内不影响现场作业。【主权项】1.一种旋转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笼梯结构由多个笼梯单元(100)顺次拼接组成,所述笼梯单元(100)包括:外框(1)、加强件(2)、第一楼梯梁(3)、第二楼梯梁(4)、楼梯板(5)、平台(6)、平台支撑杆(7)、钢板网(8)、插接配合板(9)和吊耳(10),所述第一楼梯梁(3 )、第二楼梯梁(4 )、楼梯板(5 )、平台(6 )设置于所述外框(I)内,所述加强件(2 )、平台支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笼梯结构由多个笼梯单元(100)顺次拼接组成,所述笼梯单元(100)包括:外框(1)、加强件(2)、第一楼梯梁(3)、第二楼梯梁(4)、楼梯板(5)、平台(6)、平台支撑杆(7)、钢板网(8)、插接配合板(9)和吊耳(10),所述第一楼梯梁(3)、第二楼梯梁(4)、楼梯板(5)、平台(6)设置于所述外框(1)内,所述加强件(2)、平台支撑杆(7)、钢板网(8)、插接配合板(9)和吊耳(10)设置于所述外框(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智勇刘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河模板脚手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