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标准梁及防护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31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标准梁及防护通道,所述标准梁包括六面体梁架、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六面体梁架为长方体,所述第一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中部,所述第二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顶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繁华街区临街建筑、窄小街巷建筑的外装修和改造的支撑体系,通过此支撑体系实现安装简单化、占地最小化,解决了在施工作业的同时,不妨碍街区、巷道的正常通行。替代了当前脚手架、门式架,占地面积大,安装复杂费工费时,运输成本和维修保养成本高。确保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成本。为施工质量提供了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标准梁及防护通道
本技术涉及装配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标准梁及防护通道。
技术介绍
当前临街房屋、窄小街巷房屋外装修、改造或人行通道防护,一般均采用落地脚手架或门式架支撑体系,安装费工费时,施工现场占地面积大等存在诸多不便。还有现场使用材料多,增加材料费用和运输成本。脚手架杆件和门式架使用后和运输装卸易变形,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清理、校正、维修保养。整体来看与标准梁框架支撑体系相比,当前所使用的支撑、防护体系,占用材料多,运输成本高,特别是在窄小街巷施工作业,带来车辆和人员通行的诸多不便。另外在有的实际施工现场,是正处于繁华街道,能利用的施工面积非常有限,装修施工占地不能影响相邻单位正常工作,如果不采用标准梁框架支撑体系,将大大增加施工周期和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针对以上问题,开发出本标准梁框架支撑体系。将有限规格的、易安装拆卸的标准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解决了当前支撑体系的种种弊端,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施工现场空间狭小、施工难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标准梁及防护通道来应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或减轻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标准梁及防护通道,适用于繁华街区临街建筑、窄小街巷建筑的外装修和改造的支撑体系,通过此支撑体系实现安装简单化、占地最小化,解决了在施工作业的同时,不妨碍街区、巷道的正常通行。替代了当前脚手架、门式架,占地面积大,安装复杂费工费时,运输成本和维修保养成本高。确保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成本。为施工质量提供了保障。一方面,本技术提供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标准梁,所述标准梁包括六面体梁架、至少一个第一腔体和至少四个第二腔体,所述六面体梁架为长方体,所述第一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中部,所述第二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四个顶角。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腔体共有三个,三个第一腔体分别贯穿长方体三组不同的相对表面。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腔体共有十二个,每四个第二腔体为一组,每组第二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顶角,三组第二腔体分别贯穿长方体三组不同的相对表面。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防护通道,所述防护通道包括框架立柱、横向标准梁、纵向标准梁、可调底座和可调拉杆,所述框架立柱、横向标准梁和纵向标准梁均由若干标准梁依次连接组成,所述框架立柱一端设置在可调底座上,另一端同时连接横向标准梁和纵向标准梁,所述横向标准梁和纵向标准梁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可调拉杆一端连接框架立柱中部,另一端连接横向标准梁或纵向标准梁中部。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框架立柱为4n个,所述横向标准梁和纵向标准梁均为2n个,两个框架立柱之间通过横向标准梁连接,组成门式框架,两个门式框架之间通过两个纵向标准梁连接,其中n为正整数。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框架立柱由若干标准梁沿Z方向叠加组成,所述横向标准梁由若干标准梁沿X方向叠加组成,所述纵向标准梁由若干标准梁沿Y方向叠加组成。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防护通道还包括六面体十字连接头,所述六面体十字连接头包括一个中间部和六个可套设于第一腔体内的连接部,六个连接部分别连接在中间部的六个表面,每个连接部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相对应的第三腔体,任意两个相邻的标准梁均通过六面体十字连接头连接,所述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防护通道还包括施工板,所述施工板为钢脚手板或木脚手板,所述施工板平行于横向标准梁设置,所述施工板两端分别设置在两根平行的纵向标准梁上方,所述施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腔体相对应的第四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第四腔体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防护通道还包括纵向次梁和次梁连接座,所述纵向次梁平行于纵向标准梁设置,所述纵向次梁两端分别连接两根横向标准梁,所述纵向次梁通过次梁连接座连接纵向标准梁。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可调底座一端固定设置在地面,另一端设有顶托,所述框架立柱设置在顶托上,所述顶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腔体相对应的第五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第五腔体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1、承载力强,安全可靠,占地面积小,安装拆卸方便;2、构件均标准化、系列化,占用空间小,易于贮存、运输,节约了运输成本;3、构件实现标准化、系列化,易于生产管理、加工质量稳定,降低生产成本;4、适用范围广,根据施工需要,可搭设不同支撑跨距,不同高度、大小的平台和防护架,可灵活拼装使用;5、构件标准化程度高,所有构件均可以周转使用,利用率高,摊销成本低。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防护通道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防护通道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防护通道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次梁连接座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横向标准梁的三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纵向标准梁的三视图;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底座的三视图;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六面体十字连接头的三视图;图9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调拉杆的三视图;图10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板的三视图;图1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纵向次梁的三视图;图1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次梁连接座的三视图。其中,图中:1-框架立柱;2-横向标准梁;3-纵向标准梁;4-纵向次梁;5-可调底座;6-可调拉杆;7-次梁连接座;8-施工板;9-六面体十字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标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梁包括六面体梁架、至少一个第一腔体和至少四个第二腔体,所述六面体梁架为长方体,所述第一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中部,所述第二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四个顶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标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梁包括六面体梁架、至少一个第一腔体和至少四个第二腔体,所述六面体梁架为长方体,所述第一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中部,所述第二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四个顶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共有三个,三个第一腔体分别贯穿长方体三组不同的相对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共有十二个,每四个第二腔体为一组,每组第二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顶角,三组第二腔体分别贯穿长方体三组不同的相对表面。


4.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防护通道,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标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通道包括框架立柱、横向标准梁、纵向标准梁、可调底座和可调拉杆,所述框架立柱、横向标准梁和纵向标准梁均由若干所述的标准梁依次连接组成,所述框架立柱一端设置在可调底座上,另一端同时连接横向标准梁和纵向标准梁,所述横向标准梁和纵向标准梁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可调拉杆一端连接框架立柱中部,另一端连接横向标准梁或纵向标准梁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立柱为4n个,所述横向标准梁和纵向标准梁均为2n个,两个框架立柱之间通过横向标准梁连接,组成门式框架,两个门式框架之间通过两个纵向标准梁连接,其中n为正整数。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传库杨忠玉刘建国刘太峰高世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河模板脚手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