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架结构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架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架结构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门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等多种型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在国内许多工程中也曾大量应用过,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门式脚手架的产品质量问题,这种脚手架没有得到大量推广应用。碗扣式脚手架是新型脚手架中推广应用最多的一种脚手架,但使用面还不广,只有部分地区和部分工程中应用;现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架结构加固装置,现有的建筑施工架结构加固装置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建筑施工架主要用于登高施工的装置,而现有的建筑施工架不具备加固结构,从而导致施工架出现松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现有的施工架便于进行安装,有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架结构加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架结构加固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的位置均设置有立柱杆,四个所述立柱杆之间设置有横杆;其中,所述立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架结构加固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角的位置均设置有立柱杆(3),四个所述立柱杆(3)之间设置有横杆(4);/n其中,所述立柱杆(3)的外表面套设有三角连接套(5);/n所述横杆(4)与立柱杆(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8);/n所述第二连接杆(8)为相互对称的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杆(8)的外表面两两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7);/n所述第二连接杆(8)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架(9),且第二连接杆(8)通过第一固定架(9)分别与立柱杆(3)和横杆(4)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架结构加固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角的位置均设置有立柱杆(3),四个所述立柱杆(3)之间设置有横杆(4);
其中,所述立柱杆(3)的外表面套设有三角连接套(5);
所述横杆(4)与立柱杆(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8);
所述第二连接杆(8)为相互对称的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杆(8)的外表面两两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7);
所述第二连接杆(8)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架(9),且第二连接杆(8)通过第一固定架(9)分别与立柱杆(3)和横杆(4)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架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7)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架(11),且第一连接杆(7)通过第二固定架(11)与第二连接杆(8)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架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