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武超专利>正文

一种盖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391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盖子,它包括主体和与主体相连的帽状盖。盖子的主体主要由一封闭面及相连在封闭面上的内环壁和拉环所组成。所述的内环壁为一侧开口状,且内环壁环绕的封闭面上还设有一圈撕开印痕,拉环的固定端与靠近内环壁开口一侧的撕开印痕相连;整个封闭面位于盖沿下方,且呈一逐渐向内环壁开口一侧下凹的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洁卫生的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盖子。技术背景各式各样的容器盖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但是,现有市场上这些容器盖子,特别是用于盛放油类液体的容器的盖子,在打开盖子倾倒时,粘稠液体往往容易残留在盖子或容器口,顺着容器外壁流淌,污染容器外壁,进而也会污染放置容器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产品的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洁卫生的容器盖子。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盖子,它包括主体和与主体相连的帽状盖。盖子的主体主要由一封闭面及相连在封闭面上的内环壁所组成内环壁为一侧开口,且内环壁外口沿呈外翻状;整个封闭面位于盖沿下方,且呈一逐渐向内环壁开口一侧下凹的面。进一步的所述的盖子主体上内环壁环绕的封闭面上设有一圈撕开印痕,靠近内环壁开口一侧的撕开印痕段上还固定有一拉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盖子,在需要开盖时只需用力拉掉拉环,即可沿着印痕将封闭面撕开,出现一可倾倒液体的开口。当停止倾倒时,部分液体可能会残留在内环壁上口沿上,由于内环壁直径小于盖子,残余液体即会流入预留的封闭面上,而该封闭面呈下凹状,由于重力作用液体回流至内环壁的开口侧,进而再次落入容器中,最后将帽状盖扣上,保持主体内部清洁卫生。这样,在倾倒液体时就不会污染到容器壁,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卫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盖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盖子,它包括主体1和与主体1相连的帽状盖6,盖子的主体1主要由一封闭面7及相连在封闭面7上的内环壁2和拉环3所组成内环壁2为一侧开口状。且内环壁2环绕的封闭面上还设有一圈撕开印痕5,拉环3的固定端4与靠近内环壁2开口一侧的撕开印痕段相连;整个封闭面7位于盖沿下方,且呈一逐渐向内环壁2开口一侧下凹的面。进一步的内环壁2外口沿呈外翻状。在使用时只需用力拉掉拉环3,即可沿着撕开印痕5将封闭面撕开,出现一可倾倒液体的开口。当倾倒时,由于内环壁2外口沿呈外翻状,液体向外流淌过程中不易残留在外口沿上,即使有少量液体可能会残留,也会流入预留的封闭面上。而该封闭面呈下凹状,由于重力作用液体回流至内环壁2的开口侧,进而再次落入容器中。倾倒完毕后将帽状盖6扣上,保持主体1内部清洁卫生。本技术的盖子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盛放液体的容器,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卫生。权利要求1.一种盖子,它包括主体(1)和与主体相连的帽状盖(6),其特征在于,盖子的主体主要由一封闭面(7)及相连在封闭面上的内环壁(2)所组成内环壁为一侧开口状;整个封闭面位于盖沿下方,且呈一逐渐向内环壁开口一侧下凹的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主体上内环壁环绕的封闭面上设有一圈撕开印痕(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封闭面上设有拉环,拉环的固定端与靠近内环壁开口一侧的撕开印痕段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内环壁外口沿呈外翻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盖子,它包括主体和与主体相连的帽状盖。盖子的主体主要由一封闭面及相连在封闭面上的内环壁和拉环所组成。所述的内环壁为一侧开口状,且内环壁环绕的封闭面上还设有一圈撕开印痕,拉环的固定端与靠近内环壁开口一侧的撕开印痕相连;整个封闭面位于盖沿下方,且呈一逐渐向内环壁开口一侧下凹的面。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洁卫生的优点。文档编号B65D47/40GK2868890SQ20052011696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朱武超 申请人:朱武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盖子,它包括主体(1)和与主体相连的帽状盖(6),其特征在于,盖子的主体主要由一封闭面(7)及相连在封闭面上的内环壁(2)所组成:内环壁为一侧开口状;整个封闭面位于盖沿下方,且呈一逐渐向内环壁开口一侧下凹的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武超
申请(专利权)人:朱武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