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媛媛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筛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63371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2:13
一种水稻筛选系统,包括底板、收料箱、框体、集料装置、分料装置及风机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架,收料箱内设有隔板,框体上设有第一通孔、过滤板,集料装置包括集料斗、支撑板、气缸、推动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过滤网及固定块,分料装置包括分料板、第二过滤网、三角块、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风机装置包括第二支架、管道及风机,第二过滤网的一端与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过滤网的另一端与分料板的侧面固定连接,三角块的下表面与分料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水稻中好的水稻与不好的水稻区分开,从而可以提高水稻的经济价值,并且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筛选系统
技术介绍
在水稻加工过程中,水稻筛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序,水稻筛选可以将水稻按照大小筛分开,把好的水稻放在一起有助于提高水稻的经济价值,一般的水稻筛选装置都只有一个单独的筛选功能,不利于规模化生产,水稻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烘干、杀虫等处理,否则会使水稻的质量大幅下降。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水稻筛选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水稻筛选系统,所述水稻筛选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收料箱、位于所述收料箱上方的框体、位于所述框体内部的集料装置、位于所述集料装置下方的分料装置及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风机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架,所述收料箱内设有若干隔板,所述框体上设有位于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过滤板,所述集料装置包括集料斗、位于所述集料斗下方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下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气缸一侧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气缸另一侧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推动杆下方的第二竖杆、位于所述第二竖杆下方的第一过滤网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一端的固定块,所述分料装置包括分料板、位于所述分料板左右两侧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分料板上方的三角块、位于所述分料板下方的第一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撑杆,所述风机装置包括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管道上的风机,所述分料板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分料板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料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分料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分料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顶靠在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分料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顶靠在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隔板呈长方体,所述隔板竖直放置,所述隔板的侧面与所述收料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呈长方体,所述过滤板的侧面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集料斗的侧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料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集料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表面与所述气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竖直放置,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推动杆的下端轴转连接,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水平放置,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一过滤网轴转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水稻筛选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水稻中好的水稻与不好的水稻区分开,从而可以提高水稻的经济价值,并且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水稻筛选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水稻筛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水稻筛选系统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I上方的收料箱2、位于所述收料箱2上方的框体3、位于所述框体3内部的集料装置4位于所述集料装置4下方的分料装置5及设置于所述框体3上的风机装置6。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I呈长方体,所述底板I水平放置,所述底板I上设有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一支架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一端与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1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3的侧面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收料箱2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收料箱2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收料箱2内设有若干隔板21,所述隔板21呈长方体,所述隔板21竖直放置,所述隔板21的侧面与所述收料箱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收料箱2的内部空间平均分成若干份。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3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收料箱2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3的下表面接触,所述框体3上设有位于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31、位于所述第一通孔31内的过滤板32。所述第一通孔3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通孔31使得所述框体3的外部与其内部空间相通。所述过滤板32呈长方体状,所述过滤板32的侧面与所述框体3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穿过第一通孔31的空气需要经过过滤板32的过滤。如图1所示,所述集料装置4包括集料斗41、位于所述集料斗41下方的支撑板42、位于所述支撑板42下方的气缸43、位于所述气缸43下方的推动杆46、位于所述气缸43 —侧的第一连接杆4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4下方的第二连接杆45、位于所述气缸43另一侧的第一竖杆47、位于所述推动杆46下方的第二竖杆48、位于所述第二竖杆48下方的第一过滤网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一端的固定块40。所述集料斗41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集料斗41的侧面与所述框体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2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42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42的一端与所述框体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2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料斗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43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4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44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44的一端与所述框体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4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4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47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47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47的上端与所述集料斗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43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竖杆4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5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杆45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45的一端与所述框体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5的上表面与所述气缸4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46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46竖直放置,所述推动杆46的上端与所述气缸43连接,使得所述推动杆46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竖杆48的上端与所述推动杆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筛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筛选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收料箱、位于所述收料箱上方的框体、位于所述框体内部的集料装置、位于所述集料装置下方的分料装置及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风机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架,所述收料箱内设有若干隔板,所述框体上设有位于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过滤板,所述集料装置包括集料斗、位于所述集料斗下方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下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气缸一侧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气缸另一侧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推动杆下方的第二竖杆、位于所述第二竖杆下方的第一过滤网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一端的固定块,所述分料装置包括分料板、位于所述分料板左右两侧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分料板上方的三角块、位于所述分料板下方的第一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撑杆,所述风机装置包括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管道上的风机,所述分料板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分料板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料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分料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分料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顶靠在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分料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顶靠在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赵媛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