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圈式喇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3103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圈式喇叭,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包括振动组件和磁路组件,还包括一导磁支架,所述导磁支架包括环形的边座,所述边座的内边缘处设有一环形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的内侧设有一中心座;所述边座上固定有环形的第一磁路组件,以及两侧边缘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磁路组件与所述支撑壁上的环形的第一振动组件,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音圈位于所述第一磁路组件与所述支撑壁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中心座上固定有第二磁路组件,所述支撑壁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二振动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组件的音圈位于所述第二磁路组件与所述支撑壁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边座与所述中心座上均设有用于平衡声压的泄露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声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动圈式喇叭
技术介绍
动圈式喇叭是喇叭中的一种,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传出,是一种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喇叭。目前的动圈式喇叭通常包括外壳及收容在外壳内的振动组件和磁路组件,振动组件包括结合在一起的振膜和音圈,磁路组件包括磁铁和华司。此种仅有单个振动组件的动圈式喇叭很难满足同时响应高低频信号的要求,工作频带较窄,严重的制约了其声学性能的提升。为了使得喇叭能同时响应高低频信号,现有的方式是将一个低频喇叭与一个高频喇叭简单的组合在一起,如普通动圈式喇叭与压电陶瓷喇叭、动铁喇叭或高频发声动圈喇叭等的组合。此种由两个喇叭简单的组合在一起的喇叭虽然能够同时响应高低频信号,但其结构复杂,体积大,从而导致其组装难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同时难以满足安装其的电子产品向轻薄、小巧方向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圈式喇叭,此动圈式喇叭能够同时响应高低频信号,工作频带宽,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组装难度低,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动圈式喇叭,包括振动组件和磁路组件,还包括一导磁支架,所述导磁支架包括环形的边座,所述边座的内边缘处设有一环形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的内侧设有一中心座;所述边座上固定有环形的第一磁路组件,以及两侧边缘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磁路组件与所述支撑壁上的环形的第一振动组件,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音圈位于所述第一磁路组件与所述支撑壁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中心座上固定有第二磁路组件,所述支撑壁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二振动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组件的音圈位于所述第二磁路组件与所述支撑壁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边座与所述中心座上分别设有用于平衡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振动组件两侧声压的泄露孔。其中,所述中心座与所述边座平行,且所述中心座的位置高于所述边座的位置,所述中心座所处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振动组件所处的高度相一致。其中,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边座上的第一磁铁及固定在所述第一磁铁上的盆架;位于所述边座上的所述泄露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支撑壁之间的所述边座上。其中,所述盆架的外侧设有一与所述盆架垂直并分别向所述盆架的上方和下方延伸的环壁,所述第一磁铁卡在所述盆架的下表面与所述环壁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包括一环形的第一振膜,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振膜下侧的第一音圈,所述第一振膜的外边缘通过第一垫环固定在所述盆架的上表面与所述环壁之间,所述第一振膜的内边缘固定在所述支撑壁上。其中,所述支撑壁的外侧设有一外环台,所述第一振膜的内边缘固定在所述外环台上。其中,所述第二磁路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中心座中部的环形的第二磁铁,及固定在所述第二磁铁上的环形的华司;位于所述中心座上的所述泄露孔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磁铁内侧的所述中心座上。其中,所述第二振动组件包括边缘部固定在所述支撑壁端面上的第二振膜,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振膜下侧的第二音圈;所述支撑壁的端面上设有一下陷的内环台,所述第二振膜的边缘部通过第二垫环固定在所述内环台上。其中,所述动圈式喇叭还包括一 PCB,所述PCB固定在所述边座的下侧且其尺寸及形状与所述边座相一致,所述PCB上对应所述边座上的所述泄露孔的位置设有通孔。其中,所述第一磁铁、所述边座及所述PCB的边缘部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一缺口,三个所述缺口共同形成供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导线通过的过线槽;所述第二振动组件的导线从位于所述中心座上的所述泄露孔处通过。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动圈式喇叭通过一个导磁支架将两个发声单元集成到了一个喇叭上,其中第一个发声单元位于外侧,为环形结构,采用外磁式设计;第二发声单元位于内侦牝为圆形结构,采用内磁式设计。位于外侧的第一振动单元由于振膜面积较大,单位面积的振动能量较小,其低频响应较好。位于内侧的第二振动单元由于振膜面积较小,单位面积振动能量较大,其高频响应较好。从而本技术动圈式喇叭能够同时具有高低频响应的性能,拓宽了工作频带,提升了声学性能;且集成度高,结构紧凑,体积小巧,能够满足电子设备向轻薄、小巧方向发展的要求;同时结构简单,组装难度低,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由于用于承托第二振动单元的中心座在水平方向上高于用于承托第一振动单元的边座,且中心座的高度与第一振动单元的振动组件高度一致。此种第一振动单元(即高频发声单元)采用凸起的设计,更加突显了喇叭的高频音效,更适用于耳塞喇叭对高频的要求,且便于与耳塞配合;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两个振动单元的磁路组件相互干扰,有效的提尚了喇机的声首质量。综上所述,本技术动圈式喇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普通动圈式喇叭工作频带窄,及宽频喇叭结构复杂,体积大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动圈式喇叭工作频带宽,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且组装难度低,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动圈式喇叭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动圈式喇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第二振动组件,100、第二振膜,102、第二音圈,104、第二垫环,12、华司,14、第二磁铁,20、第一振动组件,200、第一振膜,202、第一音圈,204、第一垫环,22、盆架,220、环壁,24、第一磁铁,30、导磁支架,320、第一泄露孔,322、第二泄露孔,34、边座,36、支撑壁,360、外环台,362、内环台,38、中心座,40、PCB,42、通孔,44、焊盘,50、过线槽,52、缺□ O【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上均指第二振动单元所处的方向,方位下均指第一振动单元所处的方向。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内侧均指靠近动圈式喇叭中心的一侧。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一种动圈式喇叭,包括导磁支架30及固定在导磁支架30上的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导磁支架30包括环形的边座34,边座34的内边缘处设有一环形的支撑壁36,支撑壁36为圆筒结构,竖直设置在边座34上,支撑壁36的内侧设有一圆形的中心座38,中心座38与边座34平行,均水平设置,中心座38的位置高于边座34的位置,且边座34、支撑壁36和中心座38为一体结构,由导磁材料制成。支撑壁36的外侧设有一外环台360,外环台360的高度与中心座38的高度相一致,支撑壁36的上端面为阶梯结构,位于内侧的阶梯面位置较低,形成一下陷的内环台362。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第一振动单元包括第一磁路组件和第一振动组件20。第一磁路组件包括固定在边座34边缘部的环形的第一磁铁24,及固定在第一磁铁24上的盆架22。第一振动组件20包括环形的第一振膜200,及固定在第一振膜200下侧的第一音圈202,第一振膜200的外边缘通过第一垫环204固定在盆架22上,第一振膜200的内边缘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动圈式喇叭,包括振动组件和磁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磁支架,所述导磁支架包括环形的边座,所述边座的内边缘处设有一环形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的内侧设有一中心座;所述边座上固定有环形的第一磁路组件,以及两侧边缘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磁路组件与所述支撑壁上的环形的第一振动组件,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音圈位于所述第一磁路组件与所述支撑壁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中心座上固定有第二磁路组件,所述支撑壁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二振动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组件的音圈位于所述第二磁路组件与所述支撑壁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边座与所述中心座上分别设有用于平衡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振动组件两侧声压的泄露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晓斐张献春李中宇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