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Logo辨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2647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1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Logo辨识方法,所述方法为在手机Logo上覆盖一层感温变色材料,使手机Logo根据手机的温度改变颜色;其中,所述感温变色材料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制备得到:全甲醚化氨基树脂15~25份、感温变色粉30~40份和环烷油5~15份。该方法使手机Logo根据手机的温度改变颜色,或者在黑暗中发出荧光,使手机Logo更易识别;同时,通过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感温变色材料,可以使手机Logo具有更好的保色性和更长的变色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Logo辨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手机Logo辨识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通讯工具。每个手机品牌都有其各自独有的Logo,手机Logo大部分都印在电池的后盖上,所以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其Logo都不会改变,如果在使用过程中Logo颜色可以改变则能够增加手机的时尚感和美感。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后盖往往会出现发热的情况,这会给手机使用过程中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若能在手机使用过程中对温度进行提示,可以避免手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隐患。专利CN204272528U公开了一种Logo变色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单元,其包覆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子器件外部,且所述壳体单元上开设有贯通的嵌设口;Logo单元,其背面嵌设固定至所述嵌设口,正面设置有Logo标识;发热电阻片,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单元内部,由所述电子设备的电子器件中的电源供电,且所述发热电阻片靠近或贴服在所述Logo单元的背面,其中,所述Logo单元采用感温变色材料制成;控制器,其通过导线连接在所述发热电阻片的一端,该设备虽能让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改变电子设备Logo的颜色,但其Logo单元采用的感温变色材料稳定性较差,其在强烈阳光和紫外灯光的照射下易失效,导致Logo的变色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机Logo不好识别尤其是在黑暗中不好识别,手机Logo变色功能不持久,在强烈阳光和紫外灯光的照射下易失效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Logo辨识方法,所述方法为在手机Logo上覆盖一层感温变色材料,使手机Logo根据手机的温度改变颜色,或者在黑暗中发出荧光,使手机Logo更易识别;同时,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感温变色材料,可以使手机Logo具有更好的保色性和更长的变色寿命。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Logo辨识方法,所述方法为在手机Logo上覆盖一层感温变色材料,使手机Logo根据手机的温度改变颜色;其中,所述感温变色材料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制备得到:全甲醚化氨基树脂15~25份感温变色粉30~40份环烷油5~15份。所述全甲醚化氨基树脂的重量份可为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或25份等;感温变色粉的重量份可为30份、31份、32份、33份、34份、35份、36份、37份、38份、39份或40份等;环烷油的重量份可为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等。所述“感温变色粉”是一种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又称温变颜料或感温粉,微胶囊包裹着隐形材料、色形成剂及控温剂,藉由不同的控温因子材料选择,可制成不同温度区间的变色的色料。这种感温微胶囊粉粒径为3~10微米,颗粒呈圆球状,内部是变色物质,外部是一层厚约0.2~0.5微米既不能溶解也不会融化的透明外壳,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发生可逆变色,在不同的温度下显现出不同的颜色。但是,温变变色粉本身是一个不稳定体系,其耐光以及耐热等性能远不及普通颜料,尤其在强烈阳光和紫外灯光的照射下易失效。本专利技术所添加的感温变色粉可以为任意颜色,例如大红色、玫红色、黄色、翠绿色、孔雀蓝、宝石蓝、紫罗兰、黑色或紫色等,其并没有明确的限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全甲醚化氨基树脂和环烷油配合感温变色粉一起,三者协同作用,提高了感温变色粉的保色性,使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感温变色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还包括5~10份的荧光粉,例如5份、6份、7份、8份、9份或10份等,优选为7份荧光粉。上述感温变色材料的原料还包括荧光粉是指在原料中可以添加荧光粉,也可以不添加;应用添加了荧光粉的感温变色材料处理的手机Logo可以在黑暗中发出荧光,使手机在黑暗中容易被识别。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感温变色材料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制备得到:全甲醚化氨基树脂17~23份感温变色粉33~37份环烷油7~13份。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感温变色材料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制备得到:全甲醚化氨基树脂21份感温变色粉36份环烷油10份。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感温变色材料的原料还包括抗氧化剂、润滑剂或协效剂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实例有:抗氧化剂和润滑剂的组合,润滑剂和协效剂的组合,抗氧化剂、润滑剂和协效剂的组合等。上述的“还包括抗氧化剂、润滑剂或协效剂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是指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在制备感温变色材料的过程中可选择不添加,也可根据需要添加抗氧化剂、润滑剂或协效剂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264、抗氧剂CA、抗氧剂2246、抗氧剂3114或抗氧剂3125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例有: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076的组合,抗氧剂264和抗氧剂CA的组合,抗氧剂2246和抗氧剂3114的组合,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和抗氧剂264的组合等。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芥酸酰胺、油酸酰胺或硬脂酸酰胺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实例有:芥酸酰胺和油酸酰胺的组合,油酸酰胺和硬脂酸酰胺的组合,芥酸酰胺、油酸酰胺和硬脂酸酰胺的组合等。优选地,所述协效剂为二氧化硅、碳化硅、氧化锆、氧化锌、二氧化钛或氧化铝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实例有:二氧化硅和碳化硅的组合,碳化硅、氧化锆和氧化锌的组合,氧化锆、氧化锌、二氧化钛和氧化铝的组合等。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感温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方量的原料混合均匀后60~80℃熟化10~15h,即制得所述感温变色材料。其中,熟化温度可为60℃、62℃、64℃、66℃、68℃、70℃、72℃、74℃、76℃、78℃或80℃等;熟化时间可为10h、11h、12h、13h、14h或15h等。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手机Logo根据手机的温度可改变颜色。优选地,所述手机Logo根据手机的温度改变颜色包括至少两种不同温度感应范围的颜色变化,例如两种不同温度感应范围的颜色变化,三种不同温度感应范围的颜色变化,四种不同温度感应范围的颜色变化或更多不同温度感应范围的颜色变化。本专利技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感温变色粉,是感温变色材料根据需要调整颜色,即当温度达到预定值时,感温变色材料发生颜色变化。例如可从15~65℃内均有对应的颜色变化。通过需要选用添加不同感温变色粉的材料,当手机Logo所感知的温度在预定温度范围例如25℃以内时颜色不变;当手机Logo所感知的温度超过25℃时,其由黑色变为紫色;当手机Logo所感知的温度超过35℃时,其由紫色变为宝蓝色;当手机Logo所感知的温度超过45℃时,其有宝蓝色变为玫红等。以上颜色变化过程均为可逆过程,当手机Logo所感知的温度恢复为预定温度范围以内后,所述材料的颜色也恢复成改变前的颜色,即所述材料包括至少两种不同温度感应范围的颜色变化。优选地,所述手机Logo根据手机的温度改变颜色包括至少三种不同温度感应范围的颜色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在手机Logo上覆盖一层感温变色材料,使手机Logo根据手机的温度改变颜色,增加手机识别度的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手机Logo辨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Logo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在手机Logo上覆盖一层感温变色材料,使手机Logo根据手机的温度改变颜色;其中,所述感温变色材料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制备得到:全甲醚化氨基树脂   15~25份感温变色粉         30~40份环烷油             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Logo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在手机Logo上覆盖一层感温变色材料,使手机Logo根据手机的温度改变颜色;所述手机Logo根据手机的温度改变颜色包括至少两种不同温度感应范围的颜色变化;其中,所述感温变色材料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制备得到:全甲醚化氨基树脂15~25份感温变色粉30~40份环烷油5~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还包括5~10份的荧光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还包括7份荧光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材料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制备得到:全甲醚化氨基树脂17~23份感温变色粉33~37份环烷油7~13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材料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制备得到:全甲醚化氨基树脂21份感温变色粉36份环烷油10份。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