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林祥专利>正文

核磁管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2385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1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磁管清洗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效清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包括真空瓶、瓶塞、闸阀、吸管。通过瓶塞密闭真空瓶口,闸阀关闭出口;通过吸管打开真空瓶内部与大气之间的通道;将需要清洗的核磁管套在吸管的外围,并在瓶塞上端的台阶内置入清洗液封闭吸管,使真空瓶内部与大气隔绝。通过真空泵抽气使真空瓶内形成负压,清洗液则在真空瓶内部与外部大气压差的作用,不断地沿着核磁管口端与瓶塞上端的台阶面缝隙、核磁管内壁与吸管外壁形成的间隙、核磁管管底与吸管头部的空隙并拐入吸管孔进入真空瓶内,以此实现对核磁管内壁及管底进行冲刷清洗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不损伤核磁管管壁、清洗洁净度好、清洗效率高等显著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磁管清洗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效清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设计制造

技术介绍
核磁管是测定核磁共振波谱的必不可少的器材之一,在使用中要求管内外壁干净、管壁无划痕破损。由于它的管壁很薄,使用当中如不特别注意保养极易造成破损,因此,在实验室中核磁管消耗很大。核磁管的破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中清洗核磁管造成管口和底部的破损是一重要方面。目前,核磁管的清洗一般都是人工通过专用的核磁管刷刷洗,由于刷子的刷杆是用铁丝制成的,洗刷时需要特别小心,否则很容易把底捅穿;另夕卜,刷杆要挺直,弯曲的刷子容易把管口搞破;核磁管不仅壁薄,而且又细又长,所以清洗时.自来水既难灌入又难倒出,尤其是当内壁沾满油性的物质时,清洗就更难,需要先用去污粉或有机溶剂清洗,再用水反复冲净。这样的清洗方式,使核磁管的破损量大、清洗难度大且清洗不干净,特别是管端底部更难洗净。因此,人们希望有一种高效的清洗装置运用到核磁管清洗中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磁管清洗装置,实现了清洗无破损、无划痕且清洗洁净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釆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磁管清洗装置,包括真空瓶、瓶塞、闸阀、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瓶上部设有瓶口,侧壁上设有与外部软管相通的竹节式接头,底部设有闸阀;所述瓶塞封闭在真空瓶口上,瓶塞的实体内部设有多个间隔分开的轴向小孔,瓶塞的上端设有内凹的轴向台阶;所述吸管为多根,其分别插入在瓶塞实体内部的多个轴向小孔中,并形成吸管外壁与小孔内壁之间的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瓶的瓶口内壁为内圆锥壁,瓶塞的外壁为外锥壁,真空瓶瓶口中的内锥壁与瓶塞上的外锥壁锥度相等;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瓶塞上端内凹的轴向台阶端面上设有花纹。本专利技术通过真空瓶瓶口内壁上的内锥与瓶塞外壁上的外锥相密封配合,通过瓶底上闸阀的关或闭,并通过侧壁上的竹节式接头与外部软管密封连接,且当瓶底上的闸阀处于关闭状态、外部的软管与真空泵相连接时,真空瓶内部唯一与大气相通的通道就是多根吸管内部的细长孔;当将需要清洗的多个核磁管分别套在瓶塞中的多个吸管外围且在瓶塞内凹的轴向台阶内放入足够的清洗液时,真空瓶内部则与大气完全隔绝;此时只要真空泵工作,真空瓶内部即形成负压。由于本专利技术在瓶塞的轴向台阶的底端面上设有花纹,因此,置放在瓶塞轴向台阶内的清洗液,将受到真空瓶内部与外部大气压差的作用,不断地沿着核磁管口端与花纹之间的缝隙、核磁管内壁与吸管外壁之间形成的间隙、核磁管管底与吸管头部之间的空隙并拐入吸管孔进入真空瓶内,以此实现对核磁管内壁及管底进行冲刷清洗的目的。由于本专利技术是通过空气压力差形成清洗液流动并冲刷清洗核磁管的,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不损伤核磁管管壁、清洗洁净度好、清洗效率高等显著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分移出放大图。在图1和2中:1真空瓶、101竹节式接头、102内锥壁、2吸管、3瓶塞、301外锥壁、302花纹槽、4核磁管、5闸阀、6清洗液。【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真空瓶I的上部设有瓶口,瓶口内壁设有内锥壁102,真空瓶I的侧壁上设有与外部软管相通的竹节式接头101,底部设有闸阀5 ;瓶塞3的外径上设有外锥壁301,外锥壁301与真空瓶口内锥壁相密塞偶合;瓶塞3的实体内部设有五个间隔分开的轴向小孔,瓶塞3的上端设有内凹的轴向台阶,轴向台阶端面上设有花纹槽302 ;五根吸管分别插入瓶塞3实体内部的多个轴向小孔,形成吸管3外壁与小孔内壁之间的过盈配合。本专利技术通过真空瓶I瓶口内壁上的内锥壁102与瓶塞3外壁上的外锥壁301相密封配合,通过瓶底上闸阀5的开或闭,并通过侧壁上的竹节式接头101与外部软管密封连接,且当瓶底上的闸阀5处于关闭状态、外部的软管与真空泵相连接时,真空瓶I内部唯一与大气相通的通道就是多根吸管2内部的细长孔;当将需要清洗的五个核磁管4分别套在瓶塞3中的五个吸管2外围且在瓶塞3内凹的轴向台阶内放入足够的清洗液6时,真空瓶I内部则与大气完全隔绝;此时只要真空泵工作,真空瓶I内部即形成负压。由于本专利技术在瓶塞3的轴向台阶的底端面上设置了花纹302,因此,置放在瓶塞3轴向台阶内的清洗液6,将受到真空瓶I内部与外部大气压差的作用,不断地沿着核磁管4 口端与花纹302之间的缝隙、核磁管4内壁与吸管2外壁形成的间隙、核磁管4管底与吸管2头部的空隙并拐入吸管2中的孔进入真空瓶I内。清洗液6从瓶塞3轴向台阶进入真空瓶I内部的全部过程,就是本专利技术对核磁管4内壁及管底进行冲刷清洗的全过程。旋转闸阀5上的手柄,使阀处于打开状态时,可将清洗残液流出。【主权项】1.一种核磁管清洗装置,包括真空瓶、瓶塞、闸阀、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瓶上部设有瓶口,侧壁上设有与外部软管相通的竹节式接头,底部设有闸阀;所述瓶塞封闭在真空瓶口上,瓶塞的实体内部设有多个间隔分开的轴向小孔,瓶塞的上端设有内凹的轴向台阶;所述吸管为多根,其分别插入在瓶塞实体内部的多个轴向小孔中,并形成吸管外壁与小孔内壁之间的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瓶的瓶口内壁为内圆锥壁,瓶塞的外壁为外锥壁,真空瓶瓶口中的内锥壁与瓶塞上的外锥壁锥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管清洗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瓶塞上端内凹的轴向台阶端面上设有花纹。【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磁管清洗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效清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设计制造
包括真空瓶、瓶塞、闸阀、吸管。通过瓶塞密闭真空瓶口,闸阀关闭出口;通过吸管打开真空瓶内部与大气之间的通道;将需要清洗的核磁管套在吸管的外围,并在瓶塞上端的台阶内置入清洗液封闭吸管,使真空瓶内部与大气隔绝。通过真空泵抽气使真空瓶内形成负压,清洗液则在真空瓶内部与外部大气压差的作用,不断地沿着核磁管口端与瓶塞上端的台阶面缝隙、核磁管内壁与吸管外壁形成的间隙、核磁管管底与吸管头部的空隙并拐入吸管孔进入真空瓶内,以此实现对核磁管内壁及管底进行冲刷清洗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不损伤核磁管管壁、清洗洁净度好、清洗效率高等显著优点。【IPC分类】B08B9/032【公开号】CN105195473【申请号】CN201410251878【专利技术人】不公告专利技术人 【申请人】董林祥【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申请日】2014年6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磁管清洗装置,包括真空瓶、瓶塞、闸阀、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瓶上部设有瓶口,侧壁上设有与外部软管相通的竹节式接头,底部设有闸阀;所述瓶塞封闭在真空瓶口上,瓶塞的实体内部设有多个间隔分开的轴向小孔,瓶塞的上端设有内凹的轴向台阶;所述吸管为多根,其分别插入在瓶塞实体内部的多个轴向小孔中,并形成吸管外壁与小孔内壁之间的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董林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