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1855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0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冷却塔,包括塔体、电机,所述塔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集水池、填料层、喷淋方向朝向于填料层的喷淋装置、收水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风机转动;所述塔体上还设置有位于填料层下方并位于集水池上方的支撑梁,所述填料层与支撑梁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面的面积小于支撑梁的顶面的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填料层与支撑梁之间设置有支撑架,可减少支撑梁对填料层的配风的影响,还可使配风更为均匀,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喷头的排列方式,还可使配水更为均匀;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提高了冷却塔的热交换性能,并起到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冷却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冷却塔。
技术介绍
传统冷却塔一般包括塔体、安装在塔体内的填料层、喷淋装置。在现有的冷却塔中,填料层置于支撑梁上,以便于减少填料量,便于施工。但支撑梁较为粗大,而填料层对应于支撑梁的区域基本上处于无气流状态,从而造成大量的水未经过冷却而从支撑梁表面留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冷却塔,其通过在填料层与支撑梁之间设置有支撑架,并通过合理设置支撑架,可减少未经冷却的水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改进冷却塔,包括塔体、电机,所述塔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集水池、填料层、喷淋方向朝向于填料层的喷淋装置、收水器;所述集水池与填料层之间形成有间隙区,所述塔体的侧壁在对应于该间隙区处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塔体的顶部上设置有与塔体内部连通并位于收水器上方的出风口,该出风口内安装有风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风机转动;所述塔体上还设置有位于填料层下方并位于集水池上方的支撑梁,所述填料层与支撑梁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面的面积小于支撑梁的顶面的面积。所述支撑架的垂直于塔体高度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小于支撑梁的垂直于塔体高度方向的截面的面积。所述支撑架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有若干个用于支撑填料层的支撑方管;所述支撑方管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支撑架的宽度。所述风机通过传动轴枢接在塔体上,所述传动轴采用环氧树脂制成。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沿塔体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列喷头,各列喷头均包括沿塔体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喷头。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填料层与支撑梁之间设置有支撑架,并通过合理设置支撑架,可减少支撑梁对填料层的配风的影响,增大有效的配风区域,从而可有效减少未经冷却的水量,而且,还可使配风更为均匀,并可使从填料层中流下的水流分布均匀,间隙区的高度更高,从而可增大间隙区的换热性能;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喷头的排列方式,还可使配水更为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其中,1、塔体;11、间隙区;12、出风口;2、集水池;3、填料层;4、喷淋装置;41、喷头;5、收水器;6、风机;7、支撑梁;8、支撑架;9、支撑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冷却塔,包括塔体1、电机,所述塔体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集水池2、填料层3、喷淋方向朝向于填料层3的喷淋装置4、收水器5;所述集水池2与填料层3之间形成有间隙区11,所述塔体1的侧壁在对应于该间隙区11处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塔体1的顶部上设置有与塔体1内部连通并位于收水器5上方的出风口12,该出风口12内安装有风机6,所述电机用于驱动风机6转动;所述塔体1上还设置有位于填料层3下方并位于集水池2上方的支撑梁7,所述填料层3与支撑梁7之间设置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的顶面的面积小于支撑梁7的顶面的面积。具体的,支撑架8的垂直于塔体1高度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小于支撑梁7的垂直于塔体1高度方向的截面的面积,以减少风阻,方便于气流从填料层3的下方向上运动,可进一步提高配风效果,减少未经冷却的水量。在使用时,开启喷淋装置4并朝向填料层3喷淋热水,此时,冷却塔外的干冷气流从进气口流入并经间隙区11流向填料层3,填料层3内的热水与干冷气流进行热交换,从而可对热水进行冷却,之后,气流继续向上流动,并经过收水器5,然后在风机6的驱使作用下从出风口12排出,而所述收水器5用于收集飘滴。而由于所述支撑架8的顶面的面积小于支撑梁7的顶面的面积,则填料层3与支撑架8接触的面积小于填料层3与支撑梁7接触的面积,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增大有效的配风区域,减少粗大的支撑梁7对填料层3的配风的影响,以减少未经冷却的水量,而且,通过增加支撑架8,还可提高填料层3的高度位置,可使从填料层中流下的水流分布均匀,间隙区11(也就是水从填料层3朝下喷淋的区域)的高度更高,从而可增大间隙区11的换热性能。优选的,所述支撑架8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有若干个用于支撑填料层3的支撑方管9;所述支撑方管9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支撑架8的宽度。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进一步增大配风区域,并可使配风更为均匀。优选的,所述喷淋装置4包括沿塔体1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列喷头41,各列喷头41均包括沿塔体1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喷头41。而通过将喷头41形成矩形排布,可使得配水更为均匀。其中,所述填料层3可由薄膜填料片制成。而具体的,所述填料层3的薄膜填料片的片间距为17.5mm或25mm的薄膜填料,以使换热面积最大化,并可起到防堵作用。优选的,所述风机6通过传动轴枢接在塔体1上,所述传动轴采用环氧树脂制成,以提高其强度。其中,所述风机6可采用效率高的风机6,以提高出风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而所述风机6的风叶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制成,并可采用迎风面积小的轮毂。具体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与风机6连接。而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优化支撑结构、填料层3、喷淋装置、风机,可显著提高了冷却塔的热交换性能,并起到节能效果。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改进冷却塔

【技术保护点】
改进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电机,所述塔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集水池、填料层、喷淋方向朝向于填料层的喷淋装置、收水器;所述集水池与填料层之间形成有间隙区,所述塔体的侧壁在对应于该间隙区处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塔体的顶部上设置有与塔体内部连通并位于收水器上方的出风口,该出风口内安装有风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风机转动;所述塔体上还设置有位于填料层下方并位于集水池上方的支撑梁,所述填料层与支撑梁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面的面积小于支撑梁的顶面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电机,所述塔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集水池、填料层、喷淋方向朝向于填料层的喷淋装置、收水器;所述集水池与填料层之间形成有间隙区,所述塔体的侧壁在对应于该间隙区处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塔体的顶部上设置有与塔体内部连通并位于收水器上方的出风口,该出风口内安装有风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风机转动;所述塔体上还设置有位于填料层下方并位于集水池上方的支撑梁,所述填料层与支撑梁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面的面积小于支撑梁的顶面的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冷却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颂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